|
中国经典 》 三國志通俗演義嘉靖壬午本 》
先主夜走白帝城
羅貫中 Luo Guanzhong
章武二年夏六月,天氣亢炎無雨。韓當、周泰探知先主傳旨,令蜀軍移營以避暑就涼,急來報知陸遜。遜大喜,遂引兵先來觀看動靜,衹見平地一屯,不及萬餘,太半皆是老弱之衆,中軍大書“先鋒吳班”旗號。周泰曰:“吾視此等之兵,如兒戲耳。”言訖,乃與陸遜曰:“吾願同韓將軍分兩路兵擊之,如其不勝者斬。”遜觀看良久,以鞭指之曰:“隱隱前面山𠔌中,殺氣衝日而出,其下必有伏兵也。故平地設吳班之兵,乃誘敵耳。諸公切不可出。衹三日之內,山𠔌中之兵必然出矣。”衆將聽畢,皆以為懦,各守隘口去訖。
次日,吳班引軍到關前搦戰,耀武揚威大叫,辱駡不絶;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體,或睡或坐。徐盛、丁奉入帳來請陸遜曰:“蜀兵欺辱至甚,某等願出擊之!”遜笑曰:“汝等但知血氣之勇耳,豈知孫、吳玄妙處?汝等後日必見其詐也。”徐盛曰:“三日移營已定,安能擊之矣?”遜曰:“吾正欲令彼移營也。”諸將哂笑而退。過三日後,會諸將於關上看之,見吳班兵退去。遜指之曰:“殺氣起矣!劉備必從山𠔌中出也。”言訖,衹見八千精兵皆全裝慣束,護先主而過。吳兵見之,盡皆膽裂。遜曰:“吾之不聽諸公擊班者,正所為此計也。今伏兵已出,旬日之內,將破蜀矣。”諸將皆曰:“破蜀當在初,今入五六百裏,相守經七八月,其諸要害已固守,擊之必無利矣。”遜曰:“諸公不知兵法。備乃世之梟雄,更多思慮,其兵始集,法度精專。今守之久矣,不得我便,兵疲意阻,計不復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諸將方纔嘆服。後人有詩曰:
坐帳談兵按《六韜》,安排香餌釣鯨鰲。
三分自是多英俊,又顯江南陸遜高。
卻說陸遜已决了破蜀之策,遂修箋遣使奏於吳王。箋曰:
竊以夷陵要害之地,乃國傢之關防也,雖為易得,亦復易失;若一失之,非損一郡之地,則荊州可憂矣。臣今日爭之,必令事諧。劉備幹冒天常,不守窟穴,而自送死。臣雖不纔,憑奉威靈,以順討逆,破敵在於即今。論備於前後,多敗少成,不足為憂。臣初疑水陸俱進,今棄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佈置,必無良策。伏願至尊高枕無憂,指日報勝捷也!臣陸遜百拜。
吳王覽畢,大喜曰:“江東復有此異人,孤何憂哉!諸將皆上書,盡言其懦,孤獨不信。今觀斯言,真妙論也。”於是大起吳兵來接應。
卻說先主於猇亭盡驅水軍順流而下,沿江屯紮水寨,深入吳境。黃權諫曰:“水軍沿江而下,進則容易,退則實難。臣願為前驅,以當其寇。陛下宜在後陣,此則萬無一失也。”先主曰:“既吳賊膽落,朕長驅大進,有何礙乎?今遷延歲月,何日成功耶?”衆官苦諫,先主不從,遂分兵兩路,命黃權督江北之兵,以防魏寇;先主自督江南諸軍,夾江分投結營,以圖進取。
細作探知,連夜報入許都來。近臣入內奏知魏主曰:“今蜀兵樹柵連營,縱橫七百餘裏,分四十餘屯,皆傍山林下寨。今黃權督兵在江北岸,每日出哨百餘裏,不知何意?”魏主聞之,仰面笑曰:“劉備死限至矣!”群臣請問其故,魏主曰:“劉玄德不曉兵法也!豈有七百裏營寨而可拒敵乎?包原隰音洗險阻屯兵者,此兵法之大忌也。玄德必遭東吳陸遜之手,聯故知其死也。旬日之內,必消息至矣。”群臣猶未信,皆請撥兵備之。魏主曰:“陸遜若勝,必盡舉吳兵去取西川矣。吳兵遠去,國中空虛,朕虛托以兵助戰,令三路一齊進兵,東吳唾手而可取也。”衆賀曰:“神妙之算!”魏主下旨,命曹仁督一軍出濡須,曹休督一軍取洞口,曹真督一軍出南郡:“三路軍馬會合日期,暗襲東吳。朕後自來接應。”調遣已定。
不說魏兵襲吳。且說馬良至東川見孔明,呈上圖本而言曰:“今移營夾江,橫占七百裏,下四十餘屯,皆依溪傍澗、林木茂盛之處。陛下令良將圖本來與丞相看之。”孔明觀訖,拍案叫苦曰:“是何人教主上如此下寨?可斬此人!”馬良曰:“皆主上自為,非他人之謀。”孔明嘆曰:“漢朝氣數休矣!”良問其故,孔明曰:“包原隰險阻而結營,此兵傢之大忌。倘或舉火,何以解之?又豈有連營七百裏而可以拒敵乎?禍不遠矣!陸遜拒守不出,正為此也。汝當速去,以諫天子,改屯諸營,不可如此。若遙遠,則難以救應。”良曰:“倘吳兵取勝,如之奈何?”孔明曰:“陸遜不敢來追也,成都無虞。”良曰:“遜何故不追?”孔明曰:“恐魏兵襲之。主上若有失,當投白帝城避之。吾入川時,已伏下十萬兵在魚腹浦也。陸遜若來,吾必擒之。”良大驚曰:“某於魚腹浦往來數次,未嘗見一卒,丞相何故詐也?”孔明曰:“後來必見,不勞多問。”馬良求了表章,火速投禦營前來。孔明復回成都,令軍救應。
卻說陸遜見蜀兵懈怠,不復提防,升帳聚大小將士聽令,曰:“吾自受命以來,未嘗出戰;今觀蜀兵,足知動靜。今欲先取江南岸一營,誰敢去取?”言未盡,韓當、周泰、凌統等應聲而言曰:“某等願往。”遜教皆退不用,獨喚階前末將淳於丹曰:“吾與汝五千軍,去取江南第四營,蜀將傅彤所守。今晚就要成功。吾自提兵救應。”淳於丹引兵去了。又喚徐盛、丁奉曰:“汝等各領兵三千,屯於寨外五裏。如淳於丹敗回,有兵趕來,當以救之,卻不可趕去。”二將受令,引軍去了。
卻說淳於丹領軍,黃昏時分而進,到蜀寨前,時已三更之後。丹令鼓噪而入。蜀營內一彪軍出,為首蜀將傅彤,挺槍出馬,直取淳於丹。丹敵不住,撥馬而走。忽然喊聲大震,一彪軍攔住去路,為首大將趙融。丹奪路而走,折兵太半。正走之間,山後一彪蠻兵攔住,為首番王沙摩柯。丹死戰得脫,止剩百餘騎敗殘兵而逃,背後三路軍趕來。比及離營五裏,吳將徐盛、丁奉二人兩下殺來,蜀兵退去,救了淳於丹回營。
丹帶箭入見陸遜請罪。遜曰:“非汝之過也,吾欲試敵人之虛實耳。破蜀之法,吾自曉矣。”徐盛、丁奉曰:“蜀兵勢大,難以破之。似此論之,空殺兵耳。”遜笑曰:“吾這計策,但瞞不過諸葛亮耳。天幸此人不在,使吾成大功也!”遂集大小將士聽令,使朱然於水路進兵,來日午後東南風大作,用船裝載茅草,依計而行;韓當引一軍攻江北岸,周泰引一軍攻江南岸,每人手執茅草一束,內藏硫黃焰硝,各帶火種,各執槍刀,一齊而上。但到蜀營,順風舉火,蜀兵四十屯,衹燒二十屯,每間一屯而燒一屯也。各軍預帶幹糧,不許暫退,晝夜追襲,衹擒了劉備方止。衆將聽了軍令,各受計而去。
卻說先主正在禦營尋思破吳之計,忽見帳前中軍旗旙,無風自倒。先主問程畿曰:“此為何兆?”畿曰:“今夜莫非吳兵劫營也?”先主曰:“昨夜殺盡,安敢再來?”畿曰:“倘是陸遜試敵耳。”先主不信。忽報說:“山上遠遠望見吳兵,盡沿山望東去了。”先主曰:“此是疑兵,皆令休動。”命關興、張苞各引五百騎出巡。黃昏時分,關興回奏曰:“江北營中火起。”先主教再探去。張苞亦回奏曰:“南邊營內火起。”先主聽畢,令關興親往江北,張苞親往江南,各看虛實:“倘吳兵到時,可急回報。”二將領命去了。
初更時分,東南風驟起,衹見禦營左屯火發。方欲救時,禦營右屯火起。風緊火急,樹木皆着,喊聲大震。兩屯軍馬齊出,奔雜禦營中,禦林軍自相踐踏,死者無數。後面吳兵殺到,又不知多少軍馬。先主急上馬去,奔先鋒馮習營時,習營中火光連天而起。江南、江北,照耀如同白日。馮習慌上馬,引數十騎而走,正逢吳將徐盛軍到,圍住馮習,亂箭射死。徐盛引軍來追先主。
卻說先主見火遍起,往西奔走,為首一軍攔住,是吳將丁奉;急欲回時,後面徐盛追至,兩下夾攻。先主大驚,四面無路。忽然喊聲大震,一彪軍殺入重圍,乃是張苞,救了先主,引禦林軍奔走。正行之間,前面一軍又到,張苞出迎,乃是蜀將傅彤,合兵一處而行。背後吳兵追至。先主前到一山,名為馬鞍山。張苞、傅彤請先主上的山時,山下喊聲又起,乃是陸遜大隊人馬,早將馬鞍山圍住。先主在山上,令張苞、傅彤死據山口。先主遙望遍野火光不絶,死屍重疊,塞江而下。
次日,吳兵愈加,四下放火燒山,軍士亂竄,先主驚慌。忽然火光中一將,引數騎殺上山來,先主視之,乃是關興。興伏地請曰:“四下火光逼近,不可久停。陛下速奔白帝城,再收軍馬可也。”先主曰:“誰敢斷後?”傅彤奏曰:“臣願以死當之!”
當日黃昏,關興在前,張苞在後,留傅彤斷後,保着先主殺下山來。吳兵見先主奔走,皆要爭功,各引大軍遮天蓋地往西追趕。先主令軍士盡脫袍鎧,塞道而焚,以斷後軍。正行之間,喊聲大震,吳將朱然引一軍從江岸上殺來,截住去路。先主叫曰:“朕死於此處矣!”關興、張苞驟馬衝突,被亂箭射回,各帶重傷,不能殺出。背後喊聲又起,陸遜引大軍從山𠔌中殺來。先主正慌急之間,衹見前面喊聲大震,朱然軍紛紛落澗,滾滾投岩,一彪軍殺入,前來救駕。先主聽知,大喜曰:“朕復生矣!”畢竟是誰,且聽下回分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話說三國 |
|
|
前言 | 序 | 引 | 三國志宗僚 | 捲之一: 祭天地桃園結義 | 劉玄德斬寇立功 | 安喜張飛鞭督郵 | 何進謀殺十常侍 | 董卓議立陳留王 | 呂布刺殺丁建陽 | 廢漢君董卓弄權 | 曹孟德謀殺董卓 | 曹操起兵伐董卓 | 虎牢關三戰呂布 | 捲之二: 董卓火燒長樂宮 | 袁紹孫堅奪玉璽 | 趙子竜磐河大戰 | 孫堅跨江戰劉表 | 司徒王允說貂蟬 | 鳳儀亭布戲貂蟬 | 王允授計誅董卓 | 李傕郭汜寇長安 | 李傕郭汜殺樊稠 | 曹操興兵報父仇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