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论 王維   返回  唐詩鑒賞辭典歸嵩山作      劉學鍇 Liu Xuekai

  王維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這首詩寫作者辭官歸隱途中所見的景色和心情。嵩山,古稱“中嶽”,在今河南登封縣北。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首聯描寫歸隱出發時的情景,扣題目中的“歸”字。清澈的河川環繞着一片長長的草木叢生的草澤地,離歸的車馬緩緩前進,顯得那樣從容不迫。這裏所寫望中景色和車馬動態,都反映出詩人歸山出發時一種安詳閑適的心境。
  中間四句進一步描摹歸隱路途中的景色。第三句“流水如有意”承“清川”,第四句“暮禽相與還”承“長北,這兩句又由“車馬去閑閑”直接發展而來。這裏移情及物,把“流水”和“暮禽”都擬人化了,仿佛它們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鳥兒飛回林木茂盛的長薄中去棲息,它們好像在和詩人結伴而歸。兩句表面上是寫“水”和“鳥”有情,其實還是寫作者自己有情:一是體現詩人歸山開始時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者的寄托。“流水”句比喻一去不返的意思,表示自己歸隱的堅决態度;“暮禽”句包含“鳥倦飛而知還”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隱的原因是對現實政治的失望厭倦。所以此聯也不是泛泛的寫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這一聯運用的還是寓情於景的手法。兩句十個字,寫了四種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構成了一幅具有季節、時間、地點特徵而又色彩鮮明的圖畫:荒涼的城池臨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餘暉灑滿了蕭颯的秋山。這是傍晚野外的秋景圖,是詩人在歸隱途中所看到的充滿黯淡凄涼色彩的景物,對此加以渲染,正反映了詩人感情上的波折變化,襯托出作者越接近歸隱地就越發感到凄清的心境。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迢遞”是形容山高遠的樣子,對山勢作了簡練而又形象的描寫。“嵩高”,即嵩山。前句交待歸隱的地點,點出題目中的“嵩山”二字。“歸來”,寫明歸山過程的終結,點出題目中的“歸”字。“閉關”,不僅指關門的動作,而且含有閉門謝客的意思。後句寫歸隱後的心情,表示要與世隔絶,不再過問社會人事,最終點明辭官歸隱的宗旨,這時感情又趨嚮衝淡平和。
  整首詩寫得很有層次。隨着詩人的筆端,既可領略歸山途中的景色移換,也可隱約觸摸到作者感情的細微變化:由安詳從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靜澹泊。說明作者對辭官歸隱既有閑適自得,積極嚮往的一面,也有憤激不平,無可奈何而求之的一面。詩人隨意寫來,不加雕琢,可是寫得真切生動,含蓄雋永,不見斧鑿的痕跡,卻又有精巧藴藉之妙。瀋德潛說:“寫人情物性,每在有意無意間。”方回說:“不求工而未嘗不工。”正道出了這首詩不工而工,恬淡清新的特點。
  (吳小林)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隴西行送別青溪渭川田傢
春中田園作新晴野望夷門歌隴頭吟
老將行桃源行輞川閑居贈裴秀纔迪酬張少府
送梓州李使君過香積寺山居秋暝終南別業
歸嵩山作終南山觀獵漢江臨泛
使至塞上秋夜獨坐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奉和聖製從蓬萊嚮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製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