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视评论 》 法律與影像的結合:影像中的司法 》
第17節:評《他不壞,他是我爸爸》(2)
徐昕 Xu Xin
在司法的視野中,追捕是那麽合情合理。人證,物證,所有一切都指嚮哈洛綁架的事實。妻子言之確
鑿,血衣鐵證如山,沒有人願意相信一個曾經被指控的人,沒有人願意去分析深深隱藏於這些所謂的證據
背後的真實。先入為主的印象,除暴安良的衝動,保護小孩的吶喊,早已給哈洛打上了罪惡的烙印。一切
都印證了韋伯的話:“正義感具有明顯的感情色彩,因而不足以保持規範的穩定性。可以說,它是導致非
合理性判决的諸因素之一。”於是,在警察眼裏,哈洛係犯罪嫌疑人幾乎是確信無疑的;在社會公衆眼裏
,哈洛是十惡不赦反道德、反倫理的魔鬼代言人;在妻子眼裏,哈洛是爭奪女兒的敵人。而在女兒眼裏,
哈洛會是怎樣的呢?
起初,7歲的孩子遭遇了哈洛的強製,表現出的是一種對於暴力的恐懼,她尖叫、哭泣,以致倉皇而
逃時摔傷了腿——也正是不慎摔傷所浸染的血衣,成為指證父親綁架的有力武器。親情能否消除憤怒?錯
誤的開始能否走嚮美好的結局?隨着情節的推進,我們看到的是沿着漫長麯折的挪威公路,父女之間從不
信任的對立,逐漸開始了真情凸現的牽手,到最後,車廂裏父女的相互倚靠讓哈洛體會到了身為人父的幸
福。
看到這裏,我不能不為這至真至純的父女之情而感動。較之成人,麗莎缺乏理性的智慧去引導她作出
某些判斷。然而,在孩子純真的心裏,沒有諸多規則的羈絆,沒有公義和秩序的投影,沒有法律和制度帶
來的先驗。她所能體會到的,衹是純粹的親情和淳厚的父愛。警察的追蹤,報紙對父親的負面評價,在女
兒的心裏,濃縮為一句發自肺腑的抗議:“他不壞,他是我爸爸!”
我不知道罪惡的綁架犯和慈愛的父親之間,能否劃上等號。同樣的行動,同樣的人物,不同的人在各
自的立場上所看到的卻是全然迥異的情節。更讓我疑惑的是,司法的視野下和孩子的眼睛裏,究竟哪個答
案更接近正義,哪個判斷更符合真相,哪個結論更貼近人性?我不敢想象沒有法律的現代社會將會如何,
灰暗,暴力,荒蕪,混沌……是的,現代社會不能沒有法律。但我們能否過度地依靠法律?沒有萬能的法
律,也沒有完美的司法程序。合法的背後,隱藏着的也許是與真善美絶對背離的不正義。而合理的司法程
序,帶來的更有可能是與真相完全相悖的“法律事實”。我們的社會離不開法律,但如若一切都僅僅依靠
法律,除了冷冰冰的規則和貌似井然的秩序,我們還能擁有什麽?
作為父親的對立面,麗莎的母親,此時卻陷入了迷惘與矛盾之中:對女兒的牽挂,對前夫的猜忌,對
過往的懊惱……也正是這個時候,麗莎的外婆揭開了事情的真相。原來,所謂的家庭暴力,衹是夫妻間的
一次爭鬥;而對女兒的“性騷擾”,也衹是在傢暴治理中心官員的誤導下,母親為了捍衛自己對女兒的監
護權,給父親加上的“莫須有”的罪名。不可否認,母愛是無私的偉大的,是人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
支柱。但沒有人會承認,母愛有剝奪和驅逐父愛的權利;更沒有人願意承認,在標榜着正義和公平的現代
司法秩序之下,一個謊言,竟會帶來如此沉重的“誤會”。如果,沒有傢暴中心的調停,也許這個世界上
又多了一個溫馨美滿的家庭;沒有司法的介入,也許這個世界上又少了一個看似罪惡難贖的嫌疑犯;沒有
警笛的響徹,也許這個世界又多了一段快樂簡單的挪威假日;沒有法律的尾隨,也許這個世界又少了一場
尷尬的逃亡。是的,這是一場親情的逃亡,一場關於暴力的謊言。
和哈洛、麗莎一起經歷了親情的逃亡之後,被影片感動之餘,作為一個法律人,我不禁開始用慣常的
思維來思考整個事件的變故:面對情與法的碰撞,法律要做的,是保護人之為人最起碼的自由、權利和尊
嚴,還是假藉正義理性之手,扼住親情的喉嚨,給父愛畫地為牢?當法律已成為保護正義、維係秩序所不
可缺少的利劍時,我們是否需要不斷地自省,在探究善與正義的蹉跎徵途上,我們是否過多地依賴於法律
,而喪失了對人性的尊重;我們是否死守制度,卻漠視了制度背後那鮮活的生命;我們是否堅持用國傢暴
力來維係秩序,卻遺忘了人類本身對溫情的渴望。
正義是什麽?一千個人,也許會有一千種不同的答案,但我所體會到的,卻是第一千零一種:正義所
指代的,絶不僅僅是法律;正義所需要的,也同樣不僅僅是警察和手銬。如果我們一味地妄想僅僅依靠法
律來獲取正義,那麽我們是否需要捫心自問,除了信仰,法律還能帶給我們什麽?
劇情落幕,女兒的笑容和父親的眼淚,在我心中依舊沉重得無法揮去。法律的確是指嚮正義的,但它
終歸是在人的控製下運作;在人為的情境中法律又變得如此不確定,離它預設的價值是那麽的遙遠!當謊
言和假象在司法的框架內,藉助法治的力量勾勒出合法公正的“美麗麯綫”時,我們是否依然需要法律製
度背後的真、善、美?如果說,舔犢之情本應是人的天性,那麽法律留給我們的,究竟是對正義的保護,
對秩序的維護,還是對人性的桎梏?
也許,有一種正義,是無需法律的。也許,它就在我們的身邊,觸手可及……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清華大學出版社 |
|
|
第1節:目錄 | 第2節:評《聖皮埃爾的寡婦》(1)(圖) | 第3節:評《聖皮埃爾的寡婦》(2)(圖) | 第4節:評《聖皮埃爾的寡婦》(3) | 第5節:評《暴劫梨花》(1)(圖) | 第6節:評《暴劫梨花》(2) | 第7節:評《因父之名》(1)(圖) | 第8節:評《因父之名》(2) | 第9節:評《失控的陪審團》(1)(圖) | 第10節:評《失控的陪審團》(2) | 第11節:評《完美世界》(1)(圖) | 第12節:評《完美世界》(2) | 第13節:評《少數派報告》(1)(圖) | 第14節:評《少數派報告》(2) | 第15節:評《少數派報告》(3) | 第16節:評《他不壞,他是我爸爸》(1) | 第17節:評《他不壞,他是我爸爸》(2) | 第18節:評《律政俏佳人》(圖) | 第19節:評《亞當的肋骨》(圖) | 第20節:評《永不妥協》(1)(圖) | 第21節:評《永不妥協》(2) | 第22節:評《陌路人》(1)(圖) | 第23節:評《陌路人》(2) | 第24節:評《魔鬼代言人》(1)(圖)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