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 万里长城纵横谈   》 第二编 建筑遗存(4)      董耀会 Dong Yaohui

  在旧长城线上,原来是有砖石小台。不过这种小台彼此之间毫无联系,既不能掩蔽兵士,又没有地方储存军火器具,敌军只要登高发矢,台上守军就很难固守,所以这种台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用处。过去修补宣、大一带边墙时,曾有人建议改变那种砖石小台的作法,而在墙上“筑高台,建庐以栖火器”。戚继光参考了这个意见,提出了新的修筑敌台的具体建议:
  紧要地区数十步或一百步筑一台,较次要地区一百四、五十步或二百步筑一台,两台呼应,互相配合。根据地形决定修筑的地点和形式。敌台一般高三四丈,周围为十二丈到十七八丈。以巨石或砖筑台基,和边墙一样高,而向边墙外突出一丈四五尺有余,向边墙内突出五尺有余;台分三层,中间虚空,四面有箭窗,上层有垛口。每台可驻兵三、五十人,并储备必要的器械、食粮。一台设百总一人,专管调度攻打;台头、台副二名,专管台内军器、辎重。敌军来攻时,即举烽火报警,并登台迎战,铳炮矢石居高临下,使敌军不能近台,即令敌军突入边墙,敌台守军依然可以据台固守,邀击敌人的侧翼和后方。敌台之下,另有驻屯军队,和台上守军配合作战,不令敌军拆墙内犯。士兵平日可在敌台附近屯田,以解决军食问题。
  戚继光的建议被明政府采纳了,不过明政府把应修的敌台数目从三千座减到一千多座。自1569年起,戚继光就调配士卒,开始了艰巨的筑台、修墙工程。1571年全部完工。从此以后,在东起山海关西到镇边(今昌平县西)的千里长城防线上,矗立着1017座雄伟的敌台,随着地势,高下相间,突兀参差,蔚为壮观。
  塞的含义是什么?
  在我国古代北方经常受到匈奴干扰的险要地段或出入口,筑城设防,以阻塞匈奴袭扰,故称为塞。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用以表示关口要隘,平时据以稽查行旅,战时用以防御来犯之敌。有的就设置在长城之上,有的则在离长城很远的地方。另一个意义是用以表示长城。如塞北、塞外,均指长城以北;塞内则指长城以南。
  长城关隘处为什么要建关城?
  关城通常建于关津要隘之处。从地形上说,关城所处位置都控制着内外通路,而且地势险峻,凭险筑关,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敌。它通常选择和构筑在具有重要战略、战术价值和敌我必争的高山峻岭之上,深沟峡谷之中,依山傍水的咽喉之地;或构筑在能控制江河海湾的要地,能以较少兵力抗击较多敌人的进攻。关隘上所构筑的关城,是长城防线上起支撑骨干作用的守御要点,是和长城防线在某一地区的安危直接相关的。关隘的关城,能驻扎和部署较多的兵力,储备足够的兵器、粮食和军用物资,直接供应和支援关城所管辖范围内长城线上的防御作战,它又是封锁突破口、保障纵深内控制的兵力反击入侵之敌和堵塞突破口的有力支撑。明代长城防线在九边的各个镇内,这种关城、关塞、关堡等很多,其中著名的关城,如山海关、居庸关和八达岭、雁门关和嘉峪关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秦汉时的城障指的是什么?
  城障是长城险要处所修筑的供官兵驻守的小城,一般指秦汉时期沿长城建造的用以阻挡匈奴进犯的小城堡,也作障。《汉书·匈奴传》记载有“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这里所提到的“城障”指的就是这种戍边的小城。近年在内蒙古巴音诺洛、苏亥等地发现有4座类似的小城遗址,大小相似、形制相同,平面为正方形,边长约45米,仅一面设门,四角有斜出的墙台。有人认为,城和障是有区别的,城的大小不一,城为军民同住;障则尺寸差别不大,只住官兵。
  什么叫烽火台?
  烽火台又称墩台、烽堠、狼烟墩等,体有圆、方数种,圆者上盖圆屋。烽台由来已久,汉代叫做烽燧,多筑于远距城体之外的高山之巅或平川地高亢之处,俯控交通要地,专作瞭望和报警之用。有的烽台和长城支脉相连,在建造上多土石合筑,圆形者下大上小,内侧筑有台阶以通上下。烽台外有的加方形围墙设施,《太白阴经》卷五《烽燧台篇第四十六》云明烽燧“下筑羊马城,高下任便,常山三五为准,台高五丈,下阔三丈,上阔一丈”。其尺寸和实际调查情况相符,但因台子多毁,设置情况已不清楚。据记载台上小屋以板为之,上覆下栈,屋上置三灶,台上亦置三所。流火绳三条,举烽烟用。台内备旗、鼓、弩、炮石、垒木、水瓮、乾粮、火钻、火箭、蒿艾、狼粪、牛羊粪等,每烽六人,五人值班,一人传递文书符牒。有的烽台基制和敌台基本相同,一般下部以石为基,有门。上部以砖为台体,中空,周设箭窗,这种烽台可上可下。台顶可以举烽火,或派遣付堠到敌区寻探消息,迂警回报,古北口卧虎山西编号29的烽火台,位于山顶,西北和墙体相接,平面为圆形,东西开门,门为圆拱形,门前有高3.8米宽2.1米的墙体,显然是进入烽火台的踏道。门为青砖砌筑,拱券式,高1.8米,宽1.03米,进门后为深2米、宽1米的拱券洞,成直角南拐,有台阶八层可达台顶。台子为圆形,下部用毛石砌起,高8.2米,再上为高1.5米的砖墙,通高9.7米。台顶直径10.2米,周围砖砌高1.5米的短墙,台西南有一宽约1米的门道可通向城墙体,短墙上布满了望孔,今存12个,孔长30厘米、宽20厘米。烽火台往往数个相连,在险要高山之巅,用信号构成了一个为防御体系服务的联络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编 历史沿革(1)第一编 历史沿革(2)第一编 历史沿革(3)第一编 历史沿革(4)
第一编 历史沿革(5)第一编 历史沿革(6)第一编 历史沿革(7)第一编 历史沿革(8)
第一编 历史沿革(9)第一编 历史沿革(10)第一编 历史沿革(11)第一编 历史沿革(12)
第一编 历史沿革(13)第二编 建筑遗存(1)第二编 建筑遗存(2)第二编 建筑遗存(3)
第二编 建筑遗存(4)第二编 建筑遗存(5)第二编 建筑遗存(6)第二编 建筑遗存(7)
第二编 建筑遗存(8)第二编 建筑遗存(9)第二编 建筑遗存(10)第二编 建筑遗存(11)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