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学者 》 正說魯迅 》
第17節:改造民族魂(3)
孔慶東 Kong Qingdong
對於敵人魯迅是另外的態度。對敵人,魯迅可以說是嚴打的,但同時又是輕衊的,這個嚴打不是說用專政手段來嚴打,因為他是弱者,衹有對方對他采取嚴打的措施。對方一嚴打,他衹好針鋒相對,但是在戰略上他又是藐視的,就像恩格斯贊頌馬剋思一樣,像拂去身上那個蛛絲一樣輕輕一抹就抹掉的,他在戰術上是重視的,對於那些支持反動政府屠殺愛國學生的人(段祺瑞政府開槍射擊請願的愛國學生,很多文人寫文章來支持說那些學生該死,因為他們認為給政府搗亂)他們是毫不留情的,對這些人是毫無心肝的。對那些叛變革命,然後又來污衊他的人,對這些人他是憤怒的、輕衊的揭露,魯迅有這樣一句話叫"痛打落水狗",這個話讓人理解為"魯迅是不寬容的",狗都落水了,為什麽還要痛打?魯迅有專門的文章解釋為什麽要痛打。說因為它爬上岸來還會繼續咬人,當然這都是比喻了。他舉了一個例子:辛亥革命的時候,紹興的革命領袖叫王金發,他抓住了一個壞蛋,這個壞蛋就是殺害秋瑾烈士的壞蛋,抓住之後本來應該槍斃,鎮壓反革命。但是因為說革命勝利了,革命勝利了應該寬容,所以王金發放就把壞蛋掉了,但是正因為放掉了千千萬萬這樣的壞蛋,所以辛亥革命很快就失敗了。那個人就幫助袁世凱最後殺了王金發,革命又重新失敗。魯迅一生經歷過太多太多這樣的事件,所以他知道對什麽人應該寬容,對什麽人不能寬容。
魯迅有他旗幟鮮明的例子,他認為思想上的敵人、文化上的敵人、政治上的敵人不能放過,他對這些人是旗幟鮮明。這些敵手對於魯迅是又恨他,又怕他。恨他不用說了,立場完全不一樣,怕他是因為鬥不過他,魯迅的文章太厲害了,他有思想的力量、邏輯的力量,三言兩語就把真理講得清楚又通俗。通過魯迅的文章,可以發現,他就像我們講的那個武林高手一樣,舉重若輕,又可以舉輕若重,我看了一下魯迅一生中所經歷過的大大小小的文化戰鬥,最後可以總結為魯迅一生沒有遇到真正的敵手,他是現代中國文化界真正的獨孤求敗。如果說現實生活中有獨孤求敗的話那就是魯迅,一生中沒有對手,這個也是他的寂寞和痛苦之因,魯迅多麽希望有一個對手跟自己學問、思想差不多,真正能夠對他形成威脅,兩個人可以打來打去,沒有,他三招二式就打敗一夥,全不是對手,全被打得唏哩嘩啦,然後前赴後繼涌上來,又三下兩下打敗,打多了就感到很寂寞。魯迅到了後期,到了爐火純青的階段,這像我講的那個獨孤求敗的境界一樣,飛花摘葉,皆可傷人。三言兩語就打敗一批,這也可能就是他的痛苦,像魯迅隨便給那些人起個名目,都成了專有名詞了。什麽"洋場惡少",什麽"革命小販",三言兩語大傢一說這個人就是這樣,什麽"資本傢的乏走狗",都成了特有的名詞,所以有人就惋惜魯迅,一輩子都把時間耗費在打這些小狗小貓身上,一輩子沒有遇到過真正的老虎,說一輩子像武鬆那樣能打老虎,那也是很有價值的,可魯迅一輩子把精力都放在那小狗小貓身上了,但是魯迅他認為這就是他要做的工作。
由於他前後受敵,前面有敵人,後面有奴隸總管的皮鞭,旁邊都還是麻木的群衆,所以魯迅發明了一個詞叫"橫站",橫着站,他說我要采取橫站的姿態,要防備來自四面八方的槍林彈雨,在這個四面八方的槍林彈雨中,他在那個身體不好的情況下,在被誤解的情況下,他是東擋西殺。現在通過教育,我們知道魯迅是一個很高大的形象,好像一開始就是這樣,其實不是,那是我們後來幾十年的教育形成的,魯迅活着的時候,不是這樣的一個單純的畫面,一方面他很智慧、很休閑,同時又在忙着戰鬥,又很忙活,他是這樣的一個人,生活密度極高,雖然活得不太長,但是他的一年等於我們十年八年的那樣的價值。
魯迅是一個充滿戰鬥色彩的人,因此在許多人的感覺和印象中魯迅是一個不寬容的人,而魯迅去世前在悼文詞中也說過"我一個也不寬恕"的話,這更給人一種魯迅不能容人的感覺,那麽真實的魯迅到底是什麽樣的人呢?面對敵人的污衊和迫害,面對革命陣營內部的摩擦與壓迫,面對群衆的麻木與冷漠,魯迅又該如何轉化他內心的痛苦與思考呢?這些對於我們今天的人來說又有着怎樣的現實意義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我們為什麽需要魯迅(1) | 第2節:我們為什麽需要魯迅(2) | 第3節:愛恨情仇(1) | 第4節:愛恨情仇(2) | 第5節:母親娶媳婦"(1) | 第6節:母親娶媳婦"(2) | 第7節:手足失和,相煎何急(1) | 第8節:手足失和,相煎何急(2) | 第9節:棄醫從文(1) | 第10節:棄醫從文(2) | 第11節:鐵屋中的吶喊(1) | 第12節:鐵屋中的吶喊(2) | 第13節:吟罷低眉無寫處 | 第14節:陣營內的矛盾 | 第15節:改造民族魂(1) | 第16節:改造民族魂(2) | 第17節:改造民族魂(3) | 第18節:革命與金錢(1) | 第19節:革命與金錢(2) | 第20節:戰士"鬥智不鬥力"(1) | 第21節:戰士"鬥智不鬥力"(2) | 第22節:懂得休閑,懂得放鬆 | 第23節:人生觀與生存哲學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