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細述金瓶梅 》
二 作者之謎(3)
楊鴻儒 Yang Hongru
(九)賈夢竜說
近年來,山東學者查閱了《兗州府志》、《嶧縣志》以及有關蘭陵的史志和文學作品,尋蹤躡跡,追根求源,結果發現,《金瓶梅》的作者不是兒子賈三近,而是老子賈夢竜。
1. 從賈夢竜的生卒年代看。
賈夢竜(公元1512—1597年),字應乾,號柱山。自幼隨其父賈宗魯在安蕭縣(今河北省)、高淳縣(明代屬應天府,今江蘇南部)和南陽府生活讀書,前後達二十餘年。其父南陽病逝後,賈夢竜纔從外地回到故鄉嶧縣。賈夢竜才思敏捷,“題詠詩文詞賦,咳唾立成”,後來以貢為河北內邱訓導,直至1571年60歲誕辰時,纔在兒子賈三近的陪侍下解甲歸田。從此,直到1597年86歲病逝,賈夢竜又度過26年的閑居生活。他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歷四個時期。從其生活時代觀察,是同《金瓶梅》成書的時代相吻合的。
2. 從賈夢竜的經歷看。
3. 從賈夢竜的文學修養看。
4. 從賈夢竜的思想心態看。
5. 從賈夢竜的名字和稱號看。
6. 從賈夢竜對佛教、道教的興趣看。
7. 從賈夢竜的寫作內容看。
8. 從《詠永怡堂落成》、劉伶墳、平康巷之證看。
賈夢竜有時間、有能力寫出《金瓶梅》。
(十)屠隆說
首倡此說者是黃霖教授,20世紀80年代黃霖教授在《復旦學報》上連續發表了《〈金瓶梅〉作者屠隆考》、《〈金瓶梅〉作者屠隆續考》,引起了海內外學者的廣泛重視。
屠隆(公元1542—1605年),明代文學家,字長卿,號赤水,鴻苞居士,浙江鄞縣人。萬歷進士,曾任青浦知縣、禮部郎中。論者從考察小說的幹支年月和人物生肖入手,認定《金瓶梅詞話》的創作時間約為萬歷二十年左右,再從小說中反映的生活習俗來看,作者乃江南人。特別是黃霖教授發現第五十六回的一詩一文(《哀頭巾詩》、《祭頭巾文》)均出自《開捲一笑》(後稱《山中一夕話》)。而“此書捲一題‘卓吾先生編次,笑笑先生增訂,哈哈道士校閱’”;捲三題作“卓吾先生編次,一衲道人屠隆參閱”;又一捲前無大題,衹有‘一衲道人屠隆參閱’”。因此黃霖教授認為:“據此,可以認定,笑笑先生、哈哈道士、一衲道人、屠隆都是同一個人。”其次,屠隆為人“佻蕩不檢”、“放誕風流”,以“淫縱”而罷官,並認為文學作品為了達到“示勸懲、備觀省”的目的,可以“善惡並存,淫雅雜陳”,而不必回避對“淫”的描寫。這種情欲觀正是産生《金瓶梅》的一個特殊思想基礎。第三,屠隆參與《金瓶梅》的最初流傳用屠隆與萬歷年間收藏有《金瓶梅》全本的兩個人——劉承禧與王世貞之間“非同一般的關係”,來說明屠隆有可能是《金瓶梅》的作者,頗能給人以啓迪。然海內外學者有支持者,亦有反對者。
(十一)盧楠說
此說見《金瓶梅》滿文譯本序。該書捲首有康熙四十七年五月𠔌旦序:“此書乃明朝閑散儒生盧楠斥嚴嵩、嚴世蕃父子所著之說,不知確否?”
盧楠,明代文學家,字少楩,大名瀎縣人。太學生,明末廣五子之一,著有《蠛蠓集》等。他是王世貞的高足,富有才華,極為熟悉瀎縣、臨清一帶的社會風情、市民生活,具有創作《金瓶梅》的條件。王汝梅教授在《談滿文本金瓶梅序》一文中,申述了盧楠說,然無確證。
(十二)馮夢竜說
首倡此說者為陳毓羆教授,他於1986年在《〈金瓶梅〉抄本的流傳付刻與作者問題新探》一文中提出。1987年臺灣魏子云先生亦發表《馮夢竜與金瓶梅》,兩氏觀點不謀而合,對馮夢竜與《金瓶梅》的關係做了探討。之後,陳昌恆教授撰寫《金瓶梅作者馮夢竜考述》和《金瓶梅作者馮夢竜考補》兩文,進一步肯定“《金瓶梅》的作者應為馮夢竜”。1987年,吳紅、鬍邦煒兩先生在“巴蜀書社”出版的《金瓶梅的思想和藝術》一書中,亦以大量篇幅考訂馮夢竜應為《金瓶梅》的整理者,或最後寫定者。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千古一奇梅 |
|
|
序 言 | 一 關於《金瓶梅》創作之傳說(1) | 一 關於《金瓶梅》創作之傳說(2) | 二 《金瓶梅》是一部偉大的寫實小說(1) | 二 《金瓶梅》是一部偉大的寫實小說(2) | 二 《金瓶梅》是一部偉大的寫實小說(3) | 三 新中國成立後《金瓶梅》之際遇(1) | 三 新中國成立後《金瓶梅》之際遇(2) | 三 新中國成立後《金瓶梅》之際遇(3) | 三 新中國成立後《金瓶梅》之際遇(4) | 四 《金瓶梅》是比較難以研究的小說 | 一 版本流傳(1) | 一 版本流傳(2) | 一 版本流傳(3) | 二 作者之謎(1) | 二 作者之謎(2) | 二 作者之謎(3) | 二 作者之謎(4) | 二 作者之謎(5) | 一 西門慶 | 二 潘金蓮(1) | 二 潘金蓮(2) | 三 李瓶兒(1) | 三 李瓶兒(2)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