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民国春秋   》 第一卷·第十七章 新瓶装旧酒      刘凤舞 Liu Fengwu

  广西省会在桂林,广西提督府在南宁。桂林的革命党比较活跃,南宁的旧军事力量较强大。
  在广西的同盟会会员,一部分是在谘议局、政法学堂、中学、师范学堂等单位的知识分子,这些人大都是到东京、香港、广州、上海等地求学时,加入同盟会,毕业后回到广西工作,进行革命活动的本地人;另一部分人在新军、兵备处、陆军小学、陆军干部学堂等部门的外省籍人士。兵备处的帮办钮永建字惕生,是上海人,原是留日的同盟会会员,他到日本考察军事时,找到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的李书城,要他毕业后到广西去,并代为聘请可靠同志去广西。1908年,士官毕业生、同盟会会员李书城、王孝缜、孙孟戟一起从东京来到广西。王孝缜的祖父做过工部尚书,父亲做过四川粮道,叔父中过状元。广西巡抚便派他去北京邀集更多人才。他到北京后,又邀请留日士官毕业生孔庚、赵恒锡、尹昌衡和保定军官速成学堂毕业的革命党人耿毅、何遂、冷韻、陈之骥、刘建藩、吕公望等,于1910年来到桂林,分配到陆军小学堂、陆军干部学堂、学兵营等处工作。李书城先后担任陆军干部学堂监督和陆军小学堂监督。
  一天,广西巡抚请王孝缜和几位新来的人吃饭,酒过耳热之际,尹昌衡失口道:
  “要想中国复兴,满清是不能存的。”
  王孝缜急忙用脚踢尹,被那巡抚察觉,笑道:
  “大家不用顾虑,畅所欲言好了。”他还拿出几支新购的手枪让众人传看。
  王孝缜酒后兴起,接过枪来连放数响,把天花板打了好几个洞。巡抚连称:
  “壮士!壮士!”
  不久,巡抚先将钮永建、李书城调离桂林,后以浮躁成性,遇事生风为由,将王孝缜、孙孟戟、尹昌衡、吕公望、陈之骥撤差,并将孔庚拘捕起来。
  耿毅与刘建藩、杨明远等20余人商量,过去人虽然多,但没有组织和计划,乱说乱闹,反把事情搞坏,便决定组织广西同盟支部。推耿毅为支部长,何遂为总参议,赵正平为秘书长,刘建藩为学兵营分部长,杨明远为陆学干部学堂分部长,梁史为陆军小学堂分部长,荣经为谘议局分部长。制定会规,发展组织。入会者要填具志愿书。志愿书上写着:“誓同生死,志共恢复,此心可表,天实鉴之。”入盟人、主盟人和介绍人都须刺破手指,压上血印,然后把志愿书烧成灰烬,和入酒中,众人分饮,表示歃血为盟,永无反悔。
  同盟会广西支部慢慢地发展会员,在学兵营、陆军小学堂、以及谘议局的议员中,共发展会员200余人。陆军小学堂的学生李宗仁也在这时加入了同盟会。耿毅又去运动巡防营,联络绿林会党,同广西天地会首领刘古香建立密切联系。同盟会支部发行《南报》,后改为《南风报》,鼓吹民族革命,扩大政治影响。
  1911年4月,桂林新军学兵营改为混成协,到广西担任巡抚不到1年的沈秉坤的亲信胡景伊任协统,但实际兵力只有步兵两营,马炮工辎各1队,约2000人,大多数人拥护革命。新军枪炮装备很好,就是没有子弹,同盟会在新军中的分部长刘建藩对协统胡景伊说:
  “外面风声不好,土匪很多,旧军防营靠不住,新军没有子弹是不行的。请赶快发下子弹,以备万一。”
  胡景伊是个官僚,信以为真,便下发了子弹。
  刘建藩同耿毅在一个星期日通知新军中的同盟会会员,分散到郊外集合,耿毅对众人说:
  “现在武昌已经起义,湖南就要响应,我们广西要积极准备,革命要流血,你们大家愿不愿流血?”
  80余人齐声道:“愿!”
  耿毅又问:“现在预备好了没有?”
  众人道:“预备好了。”
  刘建藩道:“支部长的话大家要好好记住,齐心努力,共图大事。”于是抬出一坛酒来,众人举杯痛饮。
  耿毅又分别到陆军干部学堂、陆军小学堂处作了动员。作了准备之后,耿毅、刘建藩、冷飏等便决定在10月30日起义。具体计划是:30日晚9时,刘建藩率领新军出发,12时到达桂林南门,耿毅率一部分人开南门接应;陆军小学提调冷玑开文昌门迎接陆军小学队伍入城。起义军队入城后会攻抚台、藩台、巡警道,以及旧军。
  30日下午,忽然下起倾盆大雨,新军在滂沱大雨中出发,到了将军桥,平地积水达6尺深,桥被水淹没,无法徒步过去。起义被迫延期,风声却已外漏。
  31日,广西东部的重要城市梧州宣告独立。起义的领导人,是在日本东京担任过同盟会广西分会长兼主盟人的刘崛。刘崛依靠当地的绿林2000余人攻下梧州城,在全省引起很大震动。
  桂林城内人心浮动,起义和攻城风声不绝于耳。桂林商界怕发生战事,自己利益受损失,开会请求独立。
  11月6日,谘议局代表劝巡抚沈秉坤、藩台王芝祥宣布独立:“广西协饷全靠湖南、广东等省协饷补助,现在湖南已宣布独立,倘广西不宣布独立,则湖南、广东的协饷定不会来,财政方面怎能支持?梧州已经独立,省内各处都在酝酿行动,桂林将成为一座孤城,如何能守?新军、民军、会党都准备起事,万一发生战事必致地方糜烂,怎对得起地方父老和各界人士?”
  沈秉坤、王芝祥无言以对。
  耿毅也先后两次去见王芝祥,陈明利害,并宣称:“广西只要独立,我们这一班人决不会呆在广西,我们将率领新军北上援鄂。广西的都督,你们愿意给谁就给谁。”
  王芝祥最后说:“我已和抚台商量好了,我们广西宣布独立。”
  王芝祥当晚令人将桂林市面上的黄布、黄纸和天然墨一起买下,连夜动员许多人赶写黄色三角旗标语。旗上写着:
  “广西全省人民恭请沈大都督领导广西独立。”
  第二天早上,桂林市全市大街上插满黄旗标语,每隔十步左右就是一面。上午10时,在谘议局召开独立大会,到会的有1000余人,全副武装、上起刺刀的新军最多,他们从头门口列队赶到会场,情绪激昂。
  沈秉坤和一班旧官戴着红顶子花翎,穿着旧行装,仅仅免了袍褂,来到会场。新军士兵十分不满,认为他们是假革命,有两连士兵子弹上膛,准备冲进会场。耿毅生怕出事,忙劝士兵退出枪内子弹,没有命令,不准行动。他又跑去找王芝祥,低声道:“铁老,赶快开会,快点散会,时间长了,会出乱子。”
  沈秉坤、王芝祥等慌忙讲了几句话,推举沈秉坤为都督,王芝祥和广西提督陆荣廷为副都督,宣布散会,命令军队回防。
  广西新军官兵都主张立即援鄂,耿毅、赵恒惕、冷昉等率领新军北上,陆军小学学生组织敢死队,从军北伐,学校无形停闭。
  不料那王芝祥乘新军离开桂林之机,统率巡防营两个大队士兵突然叛变,枪声大作。叛兵先抢劫藩库未成,即转攻谘议局及电报局,机器部件全行毁坏。一时仓猝,沈秉坤不知所为,避匿无踪,各官亦大半逃避。
  王芝祥赶走了沈秉坤,想自己充当都督,哪知谘议局改造都督时,陆荣廷当选为都督,王芝祥见势不妙,便借口出师援鄂为名,离开广西,去南京。
  陆荣廷字干卿,僮族,广西武鸣人。早年曾操舟贩盐。中法战争时,投唐景崧部当兵。战后被裁,与游勇秘密结伙,投入绿林。1893年,受广西提督苏元春招抚,所部编为一营,任管带。1905年升为荣字各营统领,同济字各营统领龙济光齐名,号济、荣二军。由于他是绿林出身,便经东京广西籍同盟会会员介绍加入了同盟会。当时有人不同意陆荣廷参加同盟会,孙中山说:“允许他吧!”担任同盟会广西分会会长兼主盟人的刘崛经孙中山的同意,发给了他入会证。但是,陆荣廷在孙中山1907年发动广西镇南关起义时,却和龙济光一起镇压了这次起义。他以“功德”升广西左江镇总兵,龙济光得升广西提督,不久,龙济光调往广东,陆荣廷又升为广西提督。他驻节南宁,归他节制的新、旧军队有数万人。
  同盟会在南宁也有支部,支部长是当地商界人士雷鲲池。在南宁新军工作的同盟会会员有从日本归来的谭昌、王金波等,他们负责新军的联络工作。武昌首义后,南宁支部经过缜密研究,决定争取陆荣廷宣布独立,响应武昌起义。不久,陆荣廷又收到省城谘议局推举他为副都督的电报。当同盟会的代表又来找陆荣廷时,陆当即将桂林的电报给他们传观,并说明他完全赞同独立,于是南宁于11月9日宣布独立。当时官绅商民均不知中华民国的旗帜是什么样子,只是用白布写“独立”、“光复”等字挂外,独有恒益、公益两商行挂起青天白日旗。新军中的一些革命党人认为这是假独立,当晚又想发难。陆荣廷派兵把新军驻地包围,架起大炮对向新军,下令逮捕谭昌,强迫新军缴械。陆荣廷完全控制了南宁局势。
  广西谘议局再推举陆荣廷为都督时,陆荣廷便率精兵数千来到桂林,就任都督。以后又将省会迁至南宁。
  革命策源地广东,竟远落他省之后,粤同志莫不耻之。在香港主持同盟会南方支部的胡汉民、朱执信、胡毅生等,对于粤省发难策略,独重视绿林会党方面,初令陆领、陆常等在顺德乐墟起事,两广总督张鸣岐派粤绅江孔殷率防营攻之。
  陆领等竟为所败,党军声势因之顿挫。
  朱执信、胡毅生便潜入内地。他们名声虽大,但事实上掌握的力量有限,运动军队未见多大成效,着重致力的只是各路民军。
  1911年10月24日,革命党人彭瑞海在广东化州发难,接着南海、顺德、三水等地民军联袂而起,迅速出现民军数千挺进佛山、直取广州的声势。
  负责策划东江地区起义的陈炯明,与邓铿等在惠州淡水发动了具有较大影响的起义。
  惠州长期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争夺的地区。在淡水起义前,同盟会员严德明等已在这里作再度举义准备。严被迫离惠后,陈炯明接替了他的工作。为使东江地区形成革命大火燎原之势,陈炯明召集东江的同盟会员于香港,对起义作了周密的军事部署。命曾国琮入陆丰,邓伊臣、刘定叔进海丰,赖仲璧、周锋、游克桢、赵紫金、李子先、欧阳俊往河源、龙川,廖容、廖肃入连平、河平,丘耀西、梁镜球、林虢真、陈洁入博罗,陈炯明和邓铿到淡水。推陈炯明为总司令。
  陈炯明、邓铿于11月1日入淡水,集合当地农民和手工业者约百余人,攻占淡水警署,队伍随即扩大到500余人。严德明、陈经、丘耀西等亦率师来会,起义军共约3000人。陈炯明把这支起义军编成7个大队,即向惠州进发。
  陈炯明事先已在惠州清军内部进行策反工作,与巡防营管带洪兆麟达成协议,约定革命军到达时,洪部即投诚。那洪兆麟又是清军驻守惠州的陆路提督秦炳直的外甥,洪部素为秦倚重。
  授命驻佛子凹的洪兆麟巡防营反戈,终于迫使秦炳直献城投降。11月9日,惠州光复。
  陈炯明光复惠州后,布告剪发和安民,归善县易名惠阳县。随后陆丰、海丰、紫金、河源、龙川、连平、河平,亦相继光复,并派队到惠州城会合。进城队伍不下万人,不少系会党、绿林改编而来,但由于陈炯明等约束较严,对居民商店均丝毫无犯,受到时人称赞。
  陈炯明将民军大队补充整编,连同秦炳直降军,改编为七个旅,任命严德明、洪兆麟、陈月桥、丘耀西、陈焯廷、谢子瑜、黄德修为旅长。陈炯明自任总司令,邓铿为参谋长;并采用“井”字旗号,寓古代井田之意,表示对中国社会及土地问题的关心。这支军队在惠州编成,惠州古称循州,故此军称“循军”。
  陈炯明准备西下,光复省垣。
  惠州之捷,先声夺人,西江、韩江诸路起义军,同时响应。高剑父、莫纪彭、任鹤年、林君复等以驻香山钱山之新军反正,自称香军。黄明堂起于高州,自称都督。此外,陆兰清、李福林、陈逸川、何克夫、周之贞、王兴中、梁金鳌、杨万夫、石锦泉、刘肇愧等亦揭竿而起,各树一帜。
  两广总督张鸣岐甚是顽固。他素以办事干练见称。广东设有水师提督和陆路提督,水师提督李准所率巡防营,战斗力较强。以后又增调广西提督龙济光所部济军来广东。清廷在广东将大约1万人的军队扩编配成陆军第25镇,任命龙济光为统制官。龙济光为从速编成陆军第25镇,派员赴滇省募兵,其用意是须编成有心腹可靠的部队。广东省的反动军事力量在南方各省中位居前列。
  同盟会会员在新军中虽然有一定影响,但远不能同1910年新军起义失败前相比,控制不了整个部队。
  自鄂事发生后,粤垣官吏异常戒严,民间谣言尤多,无日不宣传党人将于某日举事。粤督大恐,因邀集省中大绅江孔殷、梁鼎芬等商解息之策。
  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革命党人声威大振,整个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张鸣岐、李准等深感孤立难支。广东各地民军纷纷举义,又使他们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境地。10月24日,刚往广东赴任的广州将军凤山被革命党人李沛基用炸弹炸死,官吏无不为之丧胆。
  那些广东省的士绅巨贾看到大势所趋,提出和平独立。10月25日,粤绅、在籍翰林、清乡总办江孔殷召集省内各大团体开会。他在会上发言道:
  “广东提倡独立,不如利用官府改良独立,当求完全,不可糜烂。……”
  言罢,人人鼓掌。接着。广东10大善堂,72行商总商会各团体,又举行集会,作出决议:旧日专制政府,政治势力已失,共和政府势力已成,应即承认共和政府。合力举办商团,公举代表赴港,与共和政府机关直接宣达意见。
  10月29日下午,各团体集议于文澜书院,有人拿出上书“广东独立”四字白旗一面,由工人温东用竹竿挑起,旗帜招展,大呼:“广东独立万岁!”应和之声震瓦壁。温东将旗负诸肩上,先行出院,众人尾随其后,以为拥护,从西关起巡行城内各街,至督署时,已聚众2万余人,要求张鸣岐立即宣布独立,与清廷脱离关系。爆竹声起,各店户皆以为广东果独立矣,也纷纷燃放爆仗,或树独立旗灯于市面,一时城厢内外,及附城各处皆起而响应,爆竹声不绝于耳,自黄昏以至三鼓后,爆声始歇。
  两广总督张鸣岐背人意愿,贴出告示:
  本晚西关河南,纷竖独立旗帜,显有匪徒主谋。希图扰乱人心。良民误受煽惑,无知愚蠢可矜,本应立即剿办,诚恐玉石俱焚。用特先行示谕,准其悔过自新,所有居民商店,立即掷去旗灯。倘仍不知悔悟,有意拒抗不遵,甚或聚众滋扰,则是冥顽不灵,惟有严加剿办,彼时良莠难分。各有身家性命,务宜一律懔遵。
  告示贴出,广州一片混乱,路上行人稀少,米价、菜价上涨,各种船舶、火车都异常拥挤。督署防范森严,除将卫边街华宁里的街口用砖石堆塞、只能容一人往来外,又将新丰街的街石掘出,筑成炮台。全城只开大南、小东两门。重要街道,开铺者,百中一二,各铺宅多以铁链锁门,或用木板钉盖,街上满目荒凉,天愁地惨,有令人不忍游视者。
  香港代表上书要求张鸣岐宣布独立,张初云时机未到,上书人道:“今日各省不独立,中国必肇瓜分。广东当先树立风声为各省望。”
  张不答,使人运动上书人,如不解散,即开枪击之。上书人退后扬言:
  “张鸣岐如不愿独立,广东人当自为之。”
  香港革命机关报宣告:“限二日内宣布,否则当以大炮敬之。”
  手握重兵而一向忠于清朝的水师提督李准,本与革命党结下怨仇,他是镇压广州“三·二九”起义的主要责任者,革命党人对他恨之入骨,许多人要得他而后甘心。随着革命党人声势日增,使李准内心感到十分恐慌,促使他力图以功赎罪。革命党人陈敬岳潜往广州,同广州的林冠慈携炸弹行刺李准,结果只伤了李准的脚。陈敬岳被张鸣岐派人捉拿。李淮即手书致张鸣岐,戒勿害陈君,勿兴党狱。以后关于党事嫌疑者,李准俱不问,好象他已与革命党相通了。
  李准感到,民心思汉,大势所趋,非人力所能维持,纵报私恩,徒伤公义,无裨于国,贻祸生灵。利害相权,宜审轻重,于是应乎天而顺乎人,立意反正广东,藉消兵祸。
  张鸣岐对李准失信。广州“三·二九”革命党人起义,张鸣岐只身走匿李准处。李颇挟功凌之,张不能堪,而惧夺其位,则奏调龙济光部到粤,龙为张鸣岐旧部将,龙兼为广东新军镇统,位势在李上,李渐不平。胡汉民等人洞知其情,则使人离间之。李被陈敬岳刺伤,不敢更与结怨,故为陈求免死,护送但懋辛等回里;中路清乡之任务,李亦以让之他人。张更疑其与革命党人通,遂夺其中路所统30营,且收取虎门要塞大炮撞针,李益不安。然虑革命党不能容赦之也,则托其幕友谢义谦至港,征探革命党意旨。
  谢义谦是在香港的同盟会骨干分子谢良牧的叔父。11月5日,谢良牧陪同谢义谦来见胡汉民,胡汉民便作书至李准,正告之以大义,若能番然改悔,舍昔日之助满政府者而助国民,则去敌而为友。
  胡汉民要求李准亲书降表,并立即逐走张鸣岐,逼迫龙济光投降,同时,去掉清朝旗帜,改用青天白日旗帜,通电反正,将全部要塞、兵舰、军队交出,由革命党人处理。
  李准立刻表明当尽力为民国,革命党人可直取广州,张鸣岐并不足虑。
  李准立即行动,派周子文、陈了明等往说龙济光,动以至诚,使之勿启兵祸,殃及生灵。龙遂感动,愿表同情。李准复遣水师营务处刘冠雄往见张鸣岐,告以他决意反正,劝其勿恋虚荣,贻害地方。张鸣岐仍犹豫,欲窥各省成败,不肯早决。李准以龙济光既归心,新军均表同情,遂传谕所部水陆各军,沿海炮台,由吴宗雷、吴占高督饬各营队约期同举义旗,各部悉受命令。
  李准部署完毕,便以电话告张鸣岐,谓己已通款于革命军,四江兵舰之炮,实比他部队为利,即他舰亦集中省城,请张好自为计。张得电,召龙济光谋。张问龙,能即扑灭李否?龙告以不能。张鸣岐见大势已去,于是逃往沙面英国租界,由那里乘船逃往香港。
  11月9日清晨,李准下令各炮队军舰一律升起国民军旗,并电邀胡汉民来广州。
  谘议局和各界代表开会举定胡汉民为都督,因胡未到省,又举新军协统、同盟会会员蒋尊簋为临时都督,陈景华为民政部长。
  蒋尊簋在广州大东门外谘议局旧址,组设广东省军政府,主持政事,调新军进城维持治安。五羊城中,焕然一新。
  次日,胡汉民率谢良牧、李君佩、李郁堂等从香港来广州。蒋尊簋宣布解除代理临时都督责任。胡汉民当即着手组织都督府。
  然而,胡汉民面临的却是荆棘遍布的局面,尤其是诸军林立于广州,秩序混乱,而胡汉民素不谙军事,亦未直接掌握过军队。因此,准备进城履任时,在港同志有劝他不即上省者,以为李固新降,龙济光叵测,新军在省只有两营,且朱执信、胡毅生尚未到省,手无一兵,不如且待。
  胡汉民虽来广州主持工作,但很快认识到:急需一位掌握军事实力的革命党人来协助。陈炯明已据惠州,拥有七旅民军,是广东革命党人中最有军事实力和影响的人物。于是胡汉民便于11月17日召集广州各界代表会议,提出补选陈炯明为副都督,反正新军协统黄士龙为参督。举座欢呼赞成,遂决议。于是广东军政府正式成立。
  胡汉民随即电告陈炯明,促他率部火速进省。
  陈炯明率所部7000人马,于11月29日抵达广州。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一卷·第一章 “洪秀全第二”第一卷·第二章 流血广州
第一卷·第三章 孙、黄同盟第一卷·第四章 镇南关星火
第一卷·第五章 屡败屡战第一卷·第六章 血祭黄花冈
第一卷·第七章 风满黄鹤楼第一卷·第八章 辛亥枪声
第一卷·第九章 “俘虏”都督第一卷·第十章 武汉血战
第一卷·第十一章 “龙头大哥”第一卷·第十二章 “兴汉灭旗”
第一卷·第十三章 山西立威第一卷·第十四章 血盟人头愿
第一卷·第十五章 “竹竿挑檐瓦”第一卷·第十六章 乞降与反复
第一卷·第十七章 新瓶装旧酒第一卷·第十八章 天府英魂
第一卷·第十九章 钟山风雨第一卷·第二十章 北洋军阀之路
第一卷·第二十一章 国中之“国”第一卷·第二十二章 东山再起
第一卷·第二十三章 恃强玩议和第一卷·第二十四章 临时大总统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