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揭秘清宮懸案:正說清朝十二帝   》 順治帝福臨(5)      閻崇年 Yan Chongnian

  後,前7年間湯若望耶穌會士勢力影響較大些,4年間佛教和尚勢力影響較大些。
  順治帝尊崇耶穌會士,是受湯若望的影響。湯若望(Joannes Adam Schall vonBell),耶穌會士,德國人,明崇禎年間被徵參與天文推算,設館於現在的北京宣武門內南堂。明亡清興,北京內城原居住民要遷往外城。湯若望以館內藏經、像為由,上書請求緩遷。他意外地得到諭準的滿文諭告,貼在堂門,得以免遷。順治元年(1644年),受命修正歷法。新歷
  法稱《時憲歷》,修成頒行。他因此得了太常寺少卿銜,成了清朝的命官,開創了西洋傳教士掌管欽天監的先例。
  順治帝親政後,湯若望不僅給皇太後治好了病,還給順治的未婚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治好了玻孝莊皇太後非常感謝他,請他參加順治皇帝的大婚典禮。皇太後尊湯若望為義父,順治尊稱他為“瑪法”(滿語“爺爺”的意思)。皇太後還將湯若望贈給她的十字聖牌挂在胸前。此後,順治一方面嚮湯若望請教天文、歷法、宗教等學問,另一方面嚮他請教治國之策。在順治十三、十四年間,順治曾24次親訪湯若望的館捨,長時間晤談。湯若望也沒有辜負太後和皇帝的信任,“睹時政之得失,必手疏以秘陳”,先後嚮順治呈遞了300多件奏帖,陳述自己的建議和見解,其中許多諫言被順治帝采納。順治很喜歡湯若望平易近人的作風,語言慈祥的奏疏。他對朝廷大臣說,湯若望對國君的愛是真誠的,不像有的大臣討好國君是為了得到功名利祿。
  順治同湯若望的交往日益密切,以至超出君臣關係。順治允許湯若望隨時進入內廷,他也常到宣武門內湯若望的住所研討學問,參觀書房,遊覽花園,共進便餐。順治19歲的生日,是在湯若望的傢裏度過的。他們歡洽之情,如同傢人父子。順治因為寵信湯若望,給他封了許多職爵:先加太僕寺卿,不久改太常寺卿。順治十一年(1654年)賜號“通玄教師”。後又加封通政使,晉光祿大夫,升正一品。
  湯若望想使順治皈依天主教,但因他已信佛教,而沒有受洗。順治帝病危時,議立嗣君。順治因皇子年齡太小(長子牛鈕已殤、次子福全9歲、三子玄燁8歲),想立皇弟;皇太後想立皇三子玄燁,徵詢湯若望的意見。湯若望以玄燁出過天花(可終生免疫),支持皇太後的意見。順治帝便一言而定玄燁繼承皇位。史書說湯若望“直陳萬世之大計”。陳垣先生評價說:“吾嘗謂湯若望之於清世祖,猶魏徵之於唐太宗。”
  但在順治帝死後,湯若望被楊光先誣告而下獄。康熙帝親政後,給湯若望平反。因原封號“通玄教師”的“玄”字為康熙帝名諱,而改封為“通微教師”。關於這件事,將在下文詳述。湯若望的墓在今北京市車公莊大街6號院內。
  同僧人的關係
  順治成為一位篤信佛教的皇帝,有他生活環境的影響。早在他的祖父努爾哈赤時,藏傳佛教已傳到赫圖阿拉。努爾哈赤常手持念珠,並在赫圖阿拉建立佛寺。到皇太極時,盛京(瀋陽)興建實勝寺,藏傳佛教在後金已産生很大影響。順治的生母是蒙古族人,自幼受到佛教的熏陶,又年輕寡居,以信佛解脫內心的孤獨與苦悶。再加上太監們的慫恿,順治帝稍長便信奉起佛教來。
  順治十四年(1657年),在太監的精心安排下,20歲的順治在京師海會寺同憨璞(pú)聰和尚見面,兩人相談甚歡。順治帝欣賞憨璞聰的佛法智慧、言談舉止,便將他召入宮中。十月,順治帝又在皇城西苑中海的萬善殿,召見憨璞聰和尚,嚮他請教佛法,並賜以“明覺禪師”封號。他對佛教愈信愈虔,愈修愈誠。順治還召見玉林琇、木陳忞(mín)、(áng)溪森等和尚,讓他們在宮裏論經說法。順治請玉林琇為他起法名,“要用醜些字樣”,他自己選擇了“癡”字,於是取法名“行癡”、法號“癡道人”。玉林琇稱贊順治是“佛心天子”,順治在這些和尚面前則自稱弟子。
  順治總有剃度出傢的念頭。有一次他對木陳忞說,朕想前身一定是僧人,所以一到佛寺,見僧傢窗明幾淨,就不願意再回到宮裏。要不是怕皇太後罣(guà)念,那我就要出傢了!在愛妃董鄂氏死後,他更是萬念俱灰,决心遁入空門。有記載統計,他在兩個月的時間裏,先後38次到高僧館捨,相訪論禪,徹夜交談,完全沉迷於佛的世界。順治命溪森為他淨發,要放棄皇位,身披袈裟,孑身修道。溪森開始勸阻,他不聽,最後就剃成和尚頭了。這一下皇太後可着急了,火速叫人把溪森的師傅玉林琇召回京城。玉林琇到北京後非常惱火,當時命人架起柴堆,要燒死弟子溪森。順治無奈,衹好讓步。溪森得免一死。後來溪森臨終時作偈(jì)語說:“大清國裏度天子,金鑾殿上說禪道1就是說的他同順治的特殊關係。
  這件事過去不久,順治又聽從玉林琇的建議,命選僧1500人,在阜成門外八裏莊慈壽寺從玉林琇受菩薩戒,並加封他為“大覺普濟能仁國師”。有一次,順治和玉林琇在萬善殿見面時,因為一個是光頭皇帝(新發尚未長出),另一個是光頭和尚,所以相視而笑。
  順治是個既任性又脆弱、既多情又哀愁的人。他接連受到情感上的打擊——愛子夭折、寵妃死亡、出傢不成,他極度憂傷的精神垮了,他骨瘦如柴的身體也垮了!董鄂妃死後剛過百天,“癡情天子”順治,因患天花,終因醫治無效,崩於養心殿。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天命汗努爾哈赤(1)天命汗努爾哈赤(2)天命汗努爾哈赤(3)
天命汗努爾哈赤(4)天命汗努爾哈赤(5)天命汗努爾哈赤(6)崇德帝皇太極(1)
崇德帝皇太極(2)崇德帝皇太極(3)崇德帝皇太極(4)崇德帝皇太極(5)
順治帝福臨(1)順治帝福臨(2)順治帝福臨(3)順治帝福臨(4)
順治帝福臨(5)順治帝福臨(6)康熙帝玄燁(1)康熙帝玄燁(2)
康熙帝玄燁(3)康熙帝玄燁(4)康熙帝玄燁(5)康熙帝玄燁(6)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