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思考 世界文学史:文学史纲   》 第17节:犹太文学(4)      约翰·阿尔伯特·梅西 John Albert Macy

  约书亚的征服虽然没有像亚历山大的那样广泛,但是对犹太人来说,这些征服相当于亚历山大对希腊人的征服。不同的是,人们对亚历山大的功绩在他建立起来的时候就给予了公正的评定;而归功于约书亚的以色列人的功绩却是在他和他的父亲长眠于地下之后才给予的。不过这个问题可以留给历史学家去考虑,而答案如何一点也不影响充满活力叙事的文学价值。不管是谁,那些自认为是以傲慢的科学态度来讨论文学中纷繁的历史真相问题的人恰恰是以真正的不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文学。
  接下来的篇章是《士师记》,这也是《圣经》中的重要篇章,在开始讲述这篇章节之前,我们就会接触到《圣经》中众多的英雄之一的女英雄-----底波拉。尽管我们对此了解甚少,但她的英雄事迹可以和法国的女英雄贞德媲美。她鼓励巴拉克引导百姓取得了胜利,在胜利之后,她又和巴拉克共同创造了最古老的希伯来诗---欢悦和赞颂的二部合唱。其中最壮美的句子是许多胜利和许多充满胜利的希望经常用到的:“不管敌人是谁,我们头顶的星星依然战斗着。”
    《士师记》中,还有参孙的戏剧性故事,与赫拉克利特一样,参孙也来自传说中的超人英雄种族,他为复仇而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事迹被称为崇高悲剧的高潮。著名诗人弥尔顿的《力士参孙》对这个故事进行了完美的诗意拓展,法兰西作曲家圣桑还巧妙地以此作为歌剧的主题。这部歌剧结构庄严,在近代歌剧中十分著名。也许我们对《圣经》中的故事太过感兴趣,但这种偏重是有十分正当理由的。正如罗伯?路易?斯蒂文森曾说,叙事是文学的典型样式。每个人都几乎喜欢在任何场合听故事,而我们发现,那些一味关注议论或事实的说明往往很难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希伯来的作家和其他一切民族的作家一样,都善于用故事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智慧。《圣经》中的故事很多,这些故事主要有两中类型:一种是以记叙为目的的,另一种是用寓意来讲述道德训诫的。《旧约全书》是这样的,《新约全书》也是如此。《新约全书》的主题就是耶稣的传记,而耶稣又比较喜欢用寓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实际上比喻是他最擅长的训导方式。
  还有伟大而又短小的《路得记》,它只有短短的四章,总共还不到一百小节。这个简短的故事包含了初期犹太部落里的妇女的生活状况和她们世代相传的律法。然而,许多读者从中可以感受到深沉而哀柔的伤感,作者以丰富的情感描写表现了两个女子的遭遇,就连最冷酷无情的讽刺家看了也会为两个姑娘的幸福结局感到欣慰。在《旧约全书》中,作为一个法则,男人和女人背负着同样的生活重荷,而她们俩的故事给人们独一无二的体验。这个故事得以流传还在于它所体现的那种淡淡的乡愁。济兹在他的《夜莺》里曾将这种美丽的痛苦归结为下面的诗句:
  当路得含着泪,站在麦田中间,
  苦苦思念着家乡的时候,
  在她那悲哀的心头掠过的,
  是一首忧伤的歌。
  《圣经》中有国王四书,被分为“塞缪尔记”(两书)和“列王记”(两书),都是讲述犹太王国最光辉时代的故事。当时,在伟人的引领之下,以色列人民对自己的胜利得意洋洋。先知们说,这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所以忘记了神,最终会遭受惩罚、饱受失败和被俘的痛苦的。上述四书都是庄严伟大的史诗,它坚固而宏伟的结构就像设计华美的拱门一样。四书出于众多的诗人之手,他们不可能全部都是伟大的诗人,但其中至少有一位或几位是伟大的诗人。所以说,这样宏大的史诗的形成不可能是单独的个体创造得了的。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塞缪尔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并且英勇无比的男人,他只身与强大的敌人战斗着,永不屈服。但最终当他年老体衰的时候,他的儿子们却软弱奢靡。扫罗出场了,他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他不能胜任他的职位,最终受尽了屈辱和唾弃。扫罗的儿子约拿,虽然骁勇善战、心地澄净,却是扫罗的主要心腹,后来约拿也没有能力领导以色列人民。这一切都是为了大卫的出场做准备。大卫是《旧约全书》中最伟大的人物,他是一位将军兼诗人式的人物,英勇而又富有谋略,膂力惊人,曾经巧杀歌利亚,他聪明机智,为人贤明。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节:目录第2节:前言(1)第3节:前言(2)
第4节:书籍的制作(1)第5节:书籍的制作(2)第6节:书籍的制作(3)
第7节:书籍的制作(4)第8节:文学的起源(1)第9节:文学的起源(2)
第10节:神秘的东方文学(1)第11节:神秘的东方文学(2)第12节:神秘的东方文学(3)
第13节:神秘的东方文学(4)第14节:犹太文学(1)第15节:犹太文学(2)
第16节:犹太文学(3)第17节:犹太文学(4)第18节:犹太文学(5)
第19节:犹太文学(6)第20节:犹太文学(7)第21节:犹太文学(8)
第22节:犹太文学(9)第23节:希腊的历史及其历史学家(1)第24节:希腊的历史及其历史学家(2)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