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 中國風景黑皮書:大敗筆   》 第17節:平遙和麗江      老槍 Lao Qiang

  為了這些遊客的方便行走,上西門和北門兩個主要城門被鐵欄桿封住,早8點到晚6點機動車不能通行,連累得自行車和行人也必須跨欄而入。城內通嚮主要大街的巷口也都被封住,城內居民在出入自傢巷口時,也要搬着自行車、三輪車跨越鐵欄。這種徒增的尷尬和憋屈可算是旅遊者造成的。
  本來旅遊是為了古城的保護,但幾乎所有關於平遙旅遊的設計都是站在遊客的角度上,除了觀光,還要再現古城攻守表演、勞動生活自娛、再現明清商業氣象;並且要藉題發揮,比如給象徵72賢人的72個城墻垛口分別以孔子的弟子命名,建成一款款富有哲理的小景點;開發影視城。實際上,到現在為止已經有40多個影視攝製組到這兒來拍戲。雖然這樣會給遊客更多的說頭,但這和前些年各地硬生生建起的假景點沒有什麽區別。這種虛假産品將會對這座遺産造成又一種文化破壞。
  平遙的旅遊綫上景點之一的南大街,號稱是200年前"中國的華爾街",大街兩側排滿當年的店鋪鋪面,但這些鋪面現在賣的都是類似北京"潘傢園"的貨色,滿街是開價200元的《清明上河圖》。"日升昌"總號是平遙最著名的地方,它是中國第一傢異地兌現的票號,原址在西大街上,它的建築面積近2000平方米,包括21座建築。現在是"中國票號博物館",每天有假扮的"日升昌"信房先生在此寫信。"光緒下榻處博物館"裏的服務員也都穿清代服裝迎候着遊客。"百川通"票號現在是"宅東宅用器物陳列館","永隆號"是"平遙漆器藝術博物館"。沿路走過去,還有"古民居博覽苑"、"錢幣博物館"、"商會博物館",小小一塊地方大約有三十多傢小博物館。
  平遙和麗江的差距表面上是經濟問題,其深層次的問題則是在保護歷史古城或有歷史價值的街區中,需要如何處理現代化建設與保護歷史文化傳統的關係。比如歷史上的老城區人口不斷增加,導致老區添建翻建、新建建築不斷增加,破壞了老區的風格與面貌;現代化經濟、社會、文化活動,特別是現代工業生産活動不斷增加,占用了大量歷史古建築,使其遭到破壞;現代化高層建築的插建、現代交通的發展、填埋古河道、拓寬舊街巷,破壞了歷史古城的形製和佈局等等,都是現代化建設與保護歷史古城矛盾的具體表現。另外還存在經濟財力上的矛盾。保護維修古跡、古建築,歷史街區,往往需要註入可觀的資金,還要限製其發展,似乎是衹有投入沒有産出。所有這些都成為把保護與發展、繼承與開拓對立起來的理由,但國內外已有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衹要我們換一種思路來思考、換一種方法來處理,也許上述問題就可迎刃而解。千年古城蘇州,實行保護古城、開發新區並進的原則,古城內工業(十年動亂時不大的古城內有工廠500多傢)搬遷出城,古城人口加以疏散,古城建築高度、建築密度加以控製,加上整修開放古園林、整理古街巷,使古城風貌局部得以恢復和延續,城市基礎設施得到改善。位於古城以西的新區古城以東的工業園區,迅速發展起來。甘肅的敦煌,古漢朝時期的邊陲城鎮,歷朝歷代纍積雕塑繪畫,使敦煌壁畫成為廣大群衆和各界專業人士的觀光勝地,成為研究古代文化、宗教、建築、繪畫的百花園,該市財政的直接收入的1/3來自旅遊。保護敦煌壁畫這座千年文物聖地,成為當地政府與人民的自覺行動。意大利是世界古文明發祥地之一,又是中世紀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以古羅馬、佛羅倫薩、威尼斯、龐貝古城遺址為代表的衆多名勝古跡每年吸引着大量遊客。保護古城古跡、發展旅遊經濟,成為意大利政府的重要經濟來源。其旅遊人數接近該國總人口的一半,旅遊收入已占到該國財政的1/3以上。意歷屆政府都將保護古城古跡與發展經濟融為一體。中外經驗都證明保護歷史文化傳統與發展現代經濟、保護歷史舊城與開發建設現代化新城是可以統一起來的,衹要我們采取辯證的思維,又有靈活的方法就一定可以找到適合本地特點的具體形式。我們要吸取一些國傢,一些地區在發展的初期,衹重現代經濟,不重視民族傳統;衹重物質建設,不重視精神文明;衹重眼前利益,不重長遠與未來持續發展的教訓。須知,歷史城鎮、老街區、古建築,一切歷史上的文物古跡是不可再生的。也許一時經濟發展了,但不復存在的珍貴歷史文物,卻是無法輓回的了。現在一些地方不惜投巨資造假文物、假古城、仿古街、仿古建,以此來刺激旅遊,這一方面說明保護古跡與發展現代經濟可融合;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類經過麯折與教訓後的遺憾與無奈。
  坍塌的古城墻
  2004年10月17日下午2點30分左右,平遙古城甕城外側東部發出轟然巨響,在騰起的塵煙中,一段長約15米左右的古城墻突然坍塌了。
  坍塌墻面長15米、厚3米(總厚度5米)、高10米,上千塊青磚落地。幸運的是,平遙古城南門歷來遊人稀少,再加上坍塌時間是在午後,並沒有遊人受傷。
  雖說坍塌處所在的南城墻是古城保護中最薄弱的地方,但就古城墻整體而言,年久失修是不爭的事實。上次城墻修繕是1991年,耗資300萬元。13年後,城墻上墻皮剝落、風化、裂縫的情況相繼出現,南城門附近的墻體上就至少有4處裂縫存在,最寬達2釐米,長度約5米。在修繕較好的北城墻上,風化、剝落的跡象也隨處可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第1節:南京的憂傷第2節:未老先衰的景區第3節:世界遺産致命傷第4節:中國景區十大憤怒
第5節:旅遊與環保第6節:美國經驗第7節:什麽都賣第8節:周莊的偽民俗
第9節:衹有小聰明第10節:那時周莊第11節:寫在周莊邊上第12節:中國的艾菲爾鐵塔
第13節:拆不去的天梯第14節:從最高到最長第15節:遺憾之旅第16節:平遙搬不動
第17節:平遙和麗江第18節:坍塌的古城墻第19節:神聖製造第20節:孔子乘泰山索道
第21節:泰山生氣了第22節:泰山石有沒有明天第23節:過把癮就死第24節:“買斷”桂林山水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