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物传记 》 謎團包裹中的風流天子:原來乾隆 Mystery wrapped in the romantic emperor: the original Qianlong 》
骨子裏強毅陰鷙(1)
郭燕紅 Guo Yangong
乾隆即位之初,以寬緩矯正皇考嚴猛的政治走嚮,但在慈仁寬和一面的掩蓋下,四阿哥骨子裏還浸透着列祖列宗強毅陰鷙的另一面,在殘酷的政治較量中,後者很快就會蘇醒,並成為年輕皇帝的主導性格。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去世。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日,乾隆在大內太和殿舉行登基大典,以明年為乾隆元年。一個將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深刻印記,長達六
十餘年,以“乾鹵命名的時代開始了。
乾隆即位之初,以寬緩矯正皇考嚴猛的政治走嚮,但在慈仁寬和一面的掩蓋下,四阿哥骨子裏還浸透着列祖列宗強毅陰鷙的另一面,在殘酷的政治較量中,後者很快就會蘇醒,並成為年輕皇帝的主導性格。
雍正粉碎朋黨極有經驗,也極富成果。終雍正之世,可謂乾綱獨斷,官場肅然。大臣自然不敢專擅結黨,群小也都以奔走權門、互相贍徇為戒。自古以來與封建官僚政治共生的朋黨痼疾,似乎已成了歷史的陳跡。不料雍正去世不久,新即位的乾隆便覺察到有些跡象不對頭,但他難於下手,因為大小臣工的故態復萌,門戶分爭,暗中較量,不過是表面現象,而根子卻在先帝最倚信的兩位大臣——鄂爾泰和張廷玉的身上。
被雍正帝譽為“不世出之名臣”的鄂爾泰,姓西林覺羅,是滿洲鑲藍旗人,康熙三十八年(1669年)中舉,以後多年充任宮廷侍衛,當過幾年內務府員外郎這樣的小官,仕途很不得意。鄂爾泰生於康熙十九年,到了四十歲,連他自己都認定這輩子發跡無望了,就做詩自嘲雲:“看來四十猶如此,便到百年已可知。”卻不料突然柳暗花明,時來運轉,剛登上帝位的雍正對他十分賞識,從此平步青雲,歷任封疆,雍正十年更由雲貴總督任上召拜保和殿大學士,而且位居首席,一下子蓋過了入閣多年,且在政府中地位最高的張廷玉。
比起鄂爾泰,張廷玉的仕宦生涯可說是一帆風順。他出身於安徽桐城一個簪纓世族,父親張英極受康熙帝尊寵,官拜大學士。當鄂爾泰正蹭蹬官場時,張廷玉卻早已中進士,點翰林,康熙五十五年就身列九卿,當上了二品大官禮部侍郎。雍正即位,身為漢臣的張廷玉更受到有清一代罕見的殊遇,在鄂爾泰入閣前,他已位居內閣首輔,又兼任首席軍機大臣,是不折不扣的真宰相。鄂爾泰後來居上,實際是恢復清帝崇滿抑漢的一貫做法,張廷玉雖無話可講,心裏豈無怨憤?但這一腔怨氣衹能嚮鄂爾泰發泄。鄂、張二人就這樣結下了疙瘩。
乾隆初政,尊重耆舊,鄂、張一起被任命為輔政大臣,並公佈了先帝《遺詔》,準鄂、張身後“配享太廟”。配享太廟,是做臣子的無以復加的榮譽,從大清開國到雍正朝整整一百年了,能身列太廟兩廡配享的衹有武勳王揚古利、怡賢親王允祥等十二人,其中無一漢臣。可惜張廷玉與鄂爾泰都沒有十分珍重這曠世恩典,竟鬧起了門戶之爭。鄂、張位高權重,他倆鬧意見,爭高下,下面臣僚看得分明,於是替自己打算,依自己好惡、師承之別,分投鄂、張門戶之下。在鄂、張眼裏,乾隆不比雍正,是個仁慈寬厚之主,而從年紀來講,他們都稱得上乾隆的父執輩,又都做過皇帝的老師,種種因素湊合在一起,纔敢重演朋分角立的故伎。
這個看法實在大錯而特錯了!乾隆對他們的容忍是有限度的。乾隆五年四月,群臣被召來聽取一道語氣嚴厲的諭旨,他們被警告不得逢迎權臣,妄行揣摩。乾隆說,鄂爾泰、張廷玉二人諒必不敢有黨援庇護之心,而無知之輩卻在下面胡亂揣度,“滿洲則想依附鄂爾泰,漢人則想依附張廷玉”,這裏面不衹是些微末小官,還有尚書、侍郎級的大員。在諭旨的結尾,乾隆責問群臣:“你們如此作為,把鄂、張認作大有權勢之人,可以操用捨之柄,那把朕視為如何之主?”朋黨與皇權勢不共存,聰明的臣工已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雍正朝血腥鎮壓朋黨紛爭的陰影又開始降臨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誕生地之謎(1) | 誕生地之謎(2) | 誕生地之謎(3) | | 生母異聞(1) | 生母異聞(2) | 海寧陳氏之子(1) | | 海寧陳氏之子(2) | 海寧陳氏之子(3) | 乾隆真正生母(1) | | 乾隆真正生母(2) | “此命貴富天然”(1) | “此命貴富天然”(2) | | “此命貴富天然”(3) | 名門閨秀富察氏 | 愜意少年(1) | | 愜意少年(2) | 骨子裏強毅陰鷙(1) | 骨子裏強毅陰鷙(2) | | 骨子裏強毅陰鷙(3) | 骨子裏強毅陰鷙(4) | 骨子裏強毅陰鷙(5) | | 空前的文字獄(1) | 空前的文字獄(2) | 空前的文字獄(3)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