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记 》 你最該知道的中國之名城名鎮名村 》
第17節:陰山南麓的青城——呼和浩特
何躍青 He Yueqing
陰山南麓的青城——內蒙古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地處陰山南麓,南瀕黃河,周邊為碧草千裏、牛羊遍地的內蒙古大草原,自古就有着“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塞外草原風情。呼和浩特,蒙古語,其意思為“青色的城市”,簡稱為“青城”,這是一座建於明朝隆慶六年(1572年)的草原之城,是內蒙古自治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為自治區的首府之所在。
歷史沿革
呼和浩特是國務院確定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隨着歲月的流逝,這裏留下了兩千多年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早在50萬年前就出現了被稱作為“大窯文化”的人類文明的曙光。戰國時期,趙國在土默川始建“雲中郡”,寫下了呼和浩特歷史的第一頁。在漫長的歷程中,幾度興衰,曾建立過“雲中”、“盛樂”、“豐州”等城。直到公元1572年,明代蒙古族首領阿勒坦汗在這裏築城、建廟,大興土木,建成一座初具城市規模的“庫庫和屯”,這就是發展到今天的呼和浩特的前身。清代又在此基礎上擴城屯兵開市,使呼和浩特成為當時南北商品交流的集散地。
召廟文化
呼和浩特因城中的寺廟衆多,而被稱作“召城”。“一座城池半城廟”,是這座古城的一大特點。召廟文化如此發達,在我國還是少有的。
“召”,是專指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的寺廟而言的。呼和浩特昔日的召廟數不勝數,“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個免名召”,這是過去人們形容召廟衆多的一句俗語。其實,舊日召城中的召廟遠遠不止這些,但常人衹知其多,卻難以盡述其名。
呼和浩特的召廟中,最負盛名的還是大召。它也是召城中最早的召廟,早在四百多年以前就已聞名塞外了。大召,蒙古語稱“伊剋召”(“伊剋”漢譯為“大”)。明代時,朝廷賜漢名“弘慈寺”。以後,清代又賜名“無量寺”,一直沿用到今。大召,建成於明朝的萬歷年間,它既是呼和浩特建的第一座召廟,也是內蒙古地區建的第一座喇嘛廟。
另外,在呼和浩特市內還分佈着紅山文化、大窯文化遺址、黑城遺址、和林格爾漢墓壁畫等古代文化遺跡。
草原風情
那達慕大會,又稱蒙古遊戲節,是蒙古族的傳統節日,每年大致在農歷七八月份這一水草豐茂、牛羊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是蒙古語,意思是“娛樂”或“遊戲”。
內蒙古草原旅遊節,每年於呼和浩特市舉辦一次。它是在那達慕(亦稱蒙古遊戲節)的基礎上融經貿洽談、物資交流和競技比賽、文娛活動於一體的民間傳統節日,其規模、形式和內容遠比那達慕大會要豐富。節日隆重熱烈,有摩托車隊、駱駝隊、馬術隊、武術隊、現代舞、摔跤(即搏剋)等表演節目,最引人註目的是男子“三技”比賽,即摔跤,賽馬和射箭比賽。
昭君文化節,每年7~8月舉辦一次,前身是昭君廟會,1999年始改稱昭君文化節,經過幾年發展,已成為一項集文化、經貿、體育、旅遊於一體的綜合性節慶活動。呼和浩特市將文化節以“昭君”命名,旨在“弘揚昭君文化,增強民族團结、促進經濟發展”,如今,昭君文化節已被國傢旅遊局命名為全國100個民間藝術遊活動之一。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地震出版社 |
|
|
第1節:前言 | 第2節:文化古城——北京 | 第3節:三都之地——重慶 | 第4節:關外紫禁城——遼寧瀋陽 | 第5節:六朝古都——江蘇南京 | 第6節:九朝古都——河南洛陽 | 第7節:商朝的都城——河南安陽 | 第8節:北宋都城“東京”——河南開封 | 第9節:湯在此建商國——河南商丘 | 第10節:中華文明的搖籃——陝西西安 | 第11節:秦國都城——陝西鹹陽 | 第12節:臨海城市——天津 | 第13節:典故之城——河北邯鄲 | 第14節:世界文明藝術寶庫——大同 | 第15節:現存完整的明清縣城——平遙 | 第16節:晉國三城——山西新絳 | 第17節:陰山南麓的青城——呼和浩特 | 第18節:紅山文化故鄉——內蒙古赤峰 | 第19節:劉邦的故鄉——江蘇徐州 | 第20節:名人之鄉——江蘇淮安 | 第21節:水鄉古城——浙江紹興 | 第22節: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寧波 | 第23節:福地寶城“三山”——福州 | 第24節:“海上絲綢之路”——泉州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