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放虎归山   》 第17节:纸上谈兵--装孙子(6)      李零 Li Ling

  中国也曾是个典型的男性社会,但何以照样会有"阴盛阳衰"、"雌雄颠倒"和"怕老婆" 呢 中国的男性退化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达官贵人,地位高,脸皮薄,忙于外,疏于内,被女人 从内部夺了权,弄得呼奴奴不听,唤婢婢不应,财物财物不清,消息消息不灵,并以"首 长健康"为由,吃、喝、拉、撒、睡全包,感情放债,使男人的一切生活能力丧失,再捏住 点花呀草的把柄,就差拿枪顶着当人质,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傀儡。另一种是娇 生惯养的"小皇帝",爹是一代枭雄,儿是可怜阿斗,"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也是被女人宠得没有一点男人味。
  男人的最大弱点是爱女人。女人常常没法直接征服世界,但她可以通过征服一个"男子汉" ,不费一兵一卒,不发一枪一弹,就全面占领他征服的世界。这是一种更高明的战术(以柔 克刚,名符其实的"阴"谋)。
  中国的兵法,固有其阴毒之一面。但学兵法的并非都是坏人,坏人也不是兵法能教出来的 。相反,它往往带有防身的性质。司马迁曾慨叹,以孙膑、吴起之善于用兵,何以竟不能 保护自己,防患于未然(《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但这事也是说着容易做 着难。
  "君子"吃了"小人"的亏,若恕道未修,咽不下这口气,非报仇不可,常常会有一种两难 的选择。你要收拾"小人",就不能"以君子之道还治小人之身"。因为"小人"也懂躲避 "堂堂之阵"、"正正之旗"。制服"小人",必先化为"泼皮"。但悲剧可能在于,这是 "小人"逼"君子"犯错误:即使"君子"在战术上成功了,事实上被消灭的也并非"小人 ",而是"君子"。因为"君子"已变成了更高明的"小人"。
  
  1992年6月写于北京蓟门里
  (原刊《读书》1992年11期,143-151页)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新版序言(1)第2节:新版序言(2)第3节:放虎归山(代序)(1)
第4节:放虎归山(代序)(2)第5节:汉奸发生学(1)第6节:汉奸发生学(2)
第7节:汉奸发生学(3)第8节:汉奸发生学(4)第9节:汉奸发生学(5)
第10节:汉奸发生学(6)第11节:汉奸发生学(7)第12节:纸上谈兵--装孙子(1)
第13节:纸上谈兵--装孙子(2)第14节:纸上谈兵--装孙子(3)第15节:纸上谈兵--装孙子(4)
第16节:纸上谈兵--装孙子(5)第17节:纸上谈兵--装孙子(6)第18节:说名士,兼谈人文幻想(1)
第19节:说名士,兼谈人文幻想(2)第20节:说名士,兼谈人文幻想(3)第21节:说名士,兼谈人文幻想(4)
第22节:万岁考(1)第23节:万岁考(2)第24节:传统为什么这样红(1)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