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民国的才子佳人:现代作家的婚恋与创作   》 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12)      王鸣剑 Wang Mingjian

  他只是同我无缘,因他所要求是个三从四德、竭忠尽智、服侍他如王太子一般的女性。可怜我虽会弄弄笔头,家事半点不会。我虽敬仰我母亲的德行和才干,母亲的德行并未遗传给我,才干更没有。我至今还不能入厨煎荷包蛋、做一碗青菜豆腐汤。洗衣只能洗手巾和袜子,又何能做他半女仆、半妻子的伴侣!况我偏向母家,协助姐嫂,更令他嫉妒得像心头有火燃烧,一刻也不能容忍。夫妻感情之坏,以此为根源……
  ……我是一方面为一种教条所拘束,一方面为我天生甚为浓厚的洁癖所限制。我总觉离婚二字对于女人而言,总是不雅,况那时我已薄有文名,过去受的屈辱已不少,若自己的名字再刊布报纸,让那些好事的记者把我横涂直抺,实觉不是滋味。但我因这些原因,叫张宝龄孤栖一世,不能享他理想中的家庭幸福,也实觉对不住他!《苏雪林自传》,第157页。
  或许真应了那句俗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张宝龄自从东北退休后,因患胃病一直住在北京。这期间,他与苏雪林天各一方,音讯杳无。张宝龄病重期间,侄媳妇要为他织一件毛线短衫,因线不足,在他箱子中找到一条颜色与之相同的羊毛围巾,便打算拿来拆开用。他连忙摇手阻止道:“这是你们二婶的东西,我要留作纪念,线不足可以到街上去买。”接着,他又老泪纵横地补充道:“我过去对你们二婶是太过分了,现在追悔莫及。”不久,张宝龄就病逝了。20世纪80年代,内地和台湾恢复通邮后,张宝龄的侄子将此情景写信告诉苏雪林时,她无限感伤地喟叹道:“一世孽缘,难得临死前还说了几句忏悔的话。”同上书,第156页。
  苏雪林《黄山》苏雪林一生勤奋,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95岁时还写有回忆录《浮生九四》年届九五,却命名九四,苏雪林解释说,因为九五是虚龄,何况九五会引起“龙飞九五”和“九五之尊”的嫌疑,这是她“深感可厌”的,故而取名《浮生九四》。正是这种坚持不懈,使她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学术研究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散文创作,学养深厚,才情横溢;作家评论,见解独到,别具一格;学术研究(特别是屈赋研究),视野开阔,发人深省。为此,她多次获得台湾和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的奖励,被媒体称之为“国宝”和“文坛祖母”。
  苏雪林一生节俭,生活俭朴,粗茶淡饭,甘之如饴。但她并不吝啬,乐于助人。抗战时,义无反顾地捐金为国;退休后,为成功大学捐款,将幼年读书时的“海宁学舍”买下赠送给安徽黄山市黄山区文化局;无偿资助子侄辈们,不胜枚举。
  1998年5月,已过百岁的苏雪林,不顾年老体弱,在阔别故乡73年之后,回到了她朝思暮想的太平,并登上了黄山览胜,成为登上黄山年龄最长者。1999年4月21日,苏雪林因肺炎而病逝于成功大学附属医院,走完了她毁誉参半的一生。同年八月,她的骨灰安葬在太平故乡母亲墓旁,实现了她魂归故里,永伴母亲的夙愿。
  苏雪林因背负旧传统包袱,为了母爱,舍弃了怦然心动的初恋,饱尝了无爱婚姻的孤苦。但她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将之转化为动力。她自己就如是说道:“实际上,我是个人,是个普通女性,青年时代也颇向往爱情生活,屡受打击,对爱情倒尽胃口,从此再也不想谈这两个字,把爱情升华为文学创作及学术研究的原动力,倒也是意外的收获。”表现母爱情怀和婚恋轨迹的《绿天》和《棘心》,在学术研究上取得的累累硕果,都是她不幸婚姻的“意外收获”。为此,她对这桩不幸婚姻充满了感激:
  90年代的苏雪林,她跨越了两个世纪,享年102岁,笔耕80载,著述等身,凡2000万言。我想我今日在文学和学术界薄有成就,正要感谢这不幸的婚姻。假如我婚姻美满,丈夫爱怜,又生育有一窝儿女,我必安于家庭生活,做个贤母良妻,再也不想到社会上去奋斗,则我哪能有今日的成就?《苏雪林自传》,第158页。
  然而,作为个体的女性而言,无爱的婚姻未尝不是一个“缺陷”。这种情爱生活的缺失,使之为人论事不免偏激,一些看法有失公允。早年因“反鲁”而声名狼藉;晚年与刘心皇、寒爵互扣红帽子,使人不齿,留下一生毁誉任人评说。第四章冰心与吴文藻:“我和你是无限之生中的偶遇”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团结出版社
苏雪林:“精神贞操之重要,更在肉体之上”一、“你想我的心么?我愿意将这个给你”:秦风(1)
一、“你想我的心么?我愿意将这个给你”:秦风(2)一、“你想我的心么?我愿意将这个给你”:秦风(3)
一、“你想我的心么?我愿意将这个给你”:秦风(4)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1)
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2)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3)
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4)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5)
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6)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7)
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8)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9)
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10)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11)
二、“我爱的并不是实际的他,而是他的影子”:张宝龄(12)一、“成功的花,人们惊慕她现时的明艳!”(1)
一、“成功的花,人们惊慕她现时的明艳!”(2)一、“成功的花,人们惊慕她现时的明艳!”(3)
二、“爱在右,同情在左”(1)二、“爱在右,同情在左”(2)
二、“爱在右,同情在左”(3)三、“爱了一个人,即永久不改变”(1)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