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文化 》 幸福從味蕾出發:食物的旅行 》
第17節:食物的旅行(17)
韓秀 Han Xiu
我查到了書,走嚮藉閱臺,她也站起身跟了過來。我們一起走了出去,這纔站在北維州早春的陽光下聊了起來。原來,她不但是俄語教授,而且還是一位抄經人,業餘時間在俄國人的教堂裏抄寫經捲。“用鵝翎筆?”“用鵝翎筆。”妮娜肯定地回答我,還下意識地用左手輕輕揉搓着右手,想來她的右手常常是酸痛的。
我問她,“為什麽喜歡在圖書館閱讀自己的藏書。”她笑笑說:“因為傢裏沒有一把這麽舒服的椅子。”
她指指圖書館後街上整排的公寓房子,告訴我,她和她的老伴就住在那裏。“鄰居有不少俄國人,大傢住得近,彼此都有照應。”頓了一頓,“當然是非也多,特別是喝了兩杯伏特加以後。”她的英語流暢,帶着圓潤的口音,也帶着俄國人的幽默。
以後,我們偶爾見面,在圖書館、在超市、在面包店。復活節,我們甚至收到了妮娜和她先生列文寄來的卡片。她的花體字實在是太漂亮了,把一張卡片變成了真正的藝術品。
在我們的印象裏,這是一對幸福的夫婦,在蘇聯解體之後,來到美國。其原因與許多新移民一樣,都是為了子女的教育。他們似乎有一子一女,都已經從研究所畢業,都不在此地,過年過節纔“回傢看看”。一切都很好,很正常,沒有任何特別。
直到這一天,我們在“星巴剋”坐下來,妮娜把這麽一張小紙條攤到了我的面前。小紙上字跡潦草,與妮娜的一絲不苟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這是一傢食肆的地址,叫做‘湯姆的店’,賣海鮮的。”妮娜怕冷似的用雙手捂着一杯烏黑的咖啡,眉頭緊皺地訴說着,“每一個星期六的中午,娜斯塔莎都和她的男朋友在這傢店消磨兩三個鐘頭。列文根本不想看見那個男人!絶對不準娜斯塔莎把他帶回來,結果,我的女兒自己也不回傢了,連復活節都沒有回來!”俄國人信奉東正教,復活節是最重要的節日,連復活節都見不到人,問題是很嚴重了。看字跡,這娜斯塔莎自信十足、瀟灑倜儻,並不把老爸老媽的憂心如焚當一回事。
畢竟不熟,我選擇最迂回的方式,“列文不是很贊同女兒的擇友標準,是不是呢?”妮娜卻單刀直入,“列文衹是不喜歡那人的職業,其他都談不上,因為我們根本沒有見過面!”
那人不是毒販子吧?我心裏打鼓,嘴上盡量輕描淡寫,“他是做什麽的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21世紀出版社 |
|
|
第1節:食物的旅行(1) | 第2節:食物的旅行(2) | 第3節:食物的旅行(3) | 第4節:食物的旅行(4) | 第5節:食物的旅行(5) | 第6節:食物的旅行(6) | 第7節:食物的旅行(7) | 第8節:食物的旅行(8) | 第9節:食物的旅行(9) | 第10節:食物的旅行(10) | 第11節:食物的旅行(11) | 第12節:食物的旅行(12) | 第13節:食物的旅行(13) | 第14節:食物的旅行(14) | 第15節:食物的旅行(15) | 第16節:食物的旅行(16) | 第17節:食物的旅行(17) | 第18節:食物的旅行(18) | 第19節:食物的旅行(19) | 第20節:食物的旅行(20) | 第21節:食物的旅行(21) | 第22節:食物的旅行(2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