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孟子與百姓生活   》 第17節:“仁民”:博施愛於衆 “愛物”:“無物不長”(4)      田玉川 Tian Yuchuan

  合乎仁的欲都合情合理
  人欲,既然是人本性的一種體現,是不能滅絶,也不能過度膨脹的客觀存在,那麽,怎樣才能把人欲控製在合情合理的範圍之內呢?
  “以仁攝欲”。
  衹要符合仁義,求樂、求富,又有何不當呢?
  老百姓在自己的“百畝之田”、“五畝之宅”(梁惠王章句上)上安居樂業,過上安康的好日子,又有何錯呢?
  縱是國王,有了貪欲:“寡人好貨”、“寡人好色”(梁惠王章句下),那也沒有什麽不對。衹要國王所欲“與百姓同之”(梁惠王章句下),又有何不可呢?
  人欲本身並無什麽錯,關鍵要看是否符合仁義。“非其道,則一簞食,不可受於人;如其道,則舜受堯之天下,不以為泰,予以為泰乎?”(滕文公章句下)孟子在回答他的學生彭更提問時,如是說。假若不符合仁義,哪怕是盛裝在筐中的一頓飯,也不能吃;假若符合仁義,就是像聖賢舜那樣接受聖賢堯傳承的天下,也是應該的。
  就像求富,雖是人之常欲,但要符合仁義。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即是強調不要為富不仁。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收入合法,先富起來。經營要遵紀守法,不幹違法亂紀的事,誰能說,又有什麽錯呢?
  有一初涉商海的小商人,以經營藥品為業。他看到藥品市場上的厚利,便代銷一傢偏遠山區藥廠生産的産品。這類藥廠,都是過去舊的國營廠,雖規模不大,但能生産擁有自主品牌的老藥品,質量比較可靠,而且生産幾十年了,擁有一定量的用戶,衹是體製改革後,技術改進和銷售跟不上,迫切需要打開銷路。在藥品批發折扣上,也比其它廠傢要優惠得多。選擇代銷這類藥廠的藥品,推廣到大中城市,投入少,風險小,效益特別好。
  經過幾年的努力,他積纍了一些資本後,便想做大了。
  恰好這時,有人想拉他“幹大生意”,他不由心動了。所謂的“大生意”是什麽呢?販毒!起初,他一聽說,就覺得不能幹,但經不起比正規經營藥品高出幾十倍的暴利的誘惑,便不自覺地走上了黑道。開始幾次,可能是販毒團夥的格外照顧,他都大賺了。資本翻了幾十倍,一下子躍入了真正的富翁行列,他不由得飄飄然起來了。自以為自己本該就擁有那麽多的金錢,便索性傾其所有,全力投入到販毒生意上了。誰知,好夢不長,在販毒團夥之間的惡性傾軋中,自己的血本被另一毒梟全通吃了。不久,又在警方的拉網式搜查中,落網了。
  錢一分都沒有了,命也快沒有了,他還有什麽呢?
  後悔一切“非其道”,已經晚了。
  想發財,沒有錯;想大發財,也沒有什麽錯。錯的是,如此發財“非其道”。
  欲望,如果變得貪婪,那就是貪欲;欲望,如果“非其道”,那就是邪欲。
  有的人活着,以滿足自己的貪欲為欲;有的人則相反,活着為追求心靈和精神境界的升華。二者,能否統一起來呢
  “孟子曰: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賓主也,知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盡心章句下)對於美味、美色、美聲、芳香以及安逸,是人,無不所好。但能否真正得到,那就不一定了。要看個人的命運如何,君子一般不去刻意追求,不是非占有不可;仁、義、禮、智及天道雖也屬於命運,但都是人的天性所在,失去了就難以做人,所以,君子並不把它推托給命運,而不願真的去實現。
  人的各種欲望,若不加以限製,那將是無止境的,也是難以完全滿足的。衹有用仁義,把其規範起來,才能利己利人。猶如水流,若不修渠築堤,讓其在河道中暢流,那就會泛濫成災。惟有讓水流歸道,纔可灌田、通航,造福一方。否則,那就由利河變為害河了。
  欲,即為水;河道,即為仁。二者不是對立,而是彼此依存,相得益彰,不可偏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 孟子思想與我們的生活第2節:生於亂世
第3節:師於儒門第4節:遊於列國
第5節:授於故裏 聖於著作第6節:獨尊儒術:三角版塊中的一角(1)
第7節:獨尊儒術:三角版塊中的一角(2)第8節:獨尊儒術:三角版塊中的一角(3)
第9節:獨尊儒術:三角版塊中的一角(4)第10節:獨尊儒術:三角版塊中的一角(5)
第11節:“親親”:孝為德之本(1)第12節:“親親”:孝為德之本(2)
第13節:“親親”:孝為德之本(3)第14節:“仁民”:博施愛於衆 “愛物”:“無物不長”(1)
第15節:“仁民”:博施愛於衆 “愛物”:“無物不長”(2)第16節:“仁民”:博施愛於衆 “愛物”:“無物不長”(3)
第17節:“仁民”:博施愛於衆 “愛物”:“無物不長”(4)第18節:養欲:即養禮
第19節:養心寡欲:心理減負(1)第20節:養心寡欲:心理減負(2)
第21節:養心寡欲:心理減負(3)第22節:良心:中國人特有的品性(1)
第23節:良心:中國人特有的品性(2)第24節:從小抓起:“易子而教”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