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诗歌文集 》  歷代婉約詞選     》
第十七集
    
佚名 Yi Ming
  
  生查子 --- 軟金杯 (金章宗)
   風流紫府①郎,痛飲烏紗岸。
   柔軟九回腸,冷怯玻璃盞。
   纖纖白玉蔥②,分破黃金彈。
   藉得洞庭春③,飛上桃花面。
   【作者簡介】
   金章宗,名璟,世宗嫡孫,於大定二十九年嗣位,在位二十九年,《詞林紀事》根
   據《歸潛志》載:金章宗天資聰悟,詩詞多有可稱者。
   其宮中絶句云:“五雲金碧拱朝霞,閣樓崢嶸帝子傢。三十六宮簾盡捲,東風無處
   不楊花。”其詞有《軟金杯》等名篇。
   【註釋】
   ①紫府:道傢稱仙人所居。這裏泛指宮廷。
   ②玉蔥:形容美女之手。
   ③洞庭春:名酒。亦名“洞庭春色”。
   【評解】
   這首詠物小詞,寫得很有特色。上片寫仙郎風流痛飲,金杯柔軟可愛。下片寫纖手
   斟酒,一杯“洞庭春”,飛上桃花面。
   全詞柔和細膩,麯折有緻。
   小重山 (章良能)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闌紅芍藥,已抽簪。
   雨餘風軟碎鳴禽①,遲遲日,猶帶一分陰。
   往事莫沉吟,身閑時序好,且登臨。
   舊遊無處不堪尋,無尋處,惟有少年心。
   【作者簡介】
   章良能字達之,宋代麗水(今屬浙江)人,居吳興。淳熙五年進士,除著作佐郎,
   寧宗朝官至參知政事。間作小詞,極有思緻。
   【註釋】
   ①碎鳴禽:唐杜荀鶴詩:“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評解】
   這首詠春小詞,語言清淺,喻意較深。上片描繪春光春色。柳暗花明,春滿人間,
   小闌芍藥,雨後鳴禽。春光明媚,景色宜人。下片抒發韶華易逝,青春難尋的喟嘆。不
   必沉吟往事,且趁大好春光,登臨遊賞。舊遊易尋而“少年心”已無處可尋矣。結句含
   藴無限,感喟殊深,全詞和婉工麗,麯折含蓄,優美動人。
   人月圓 (吳 激)
   南朝①千古傷心事,猶唱後庭花②。
   舊時③王謝、堂前燕子,飛嚮誰傢。
   恍然一夢,仙肌勝雪④,宮鬢堆鴉⑤。
   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是天涯⑥。
   【作者簡介】
   吳激字彥高,自號東山。金建州(今福建建甌)人。宋宰相栻之子,米芾之婿。官
   翰林待製。皇統(金熙宗)初,出知深州(今河北省縣名)。著有《東山集》。
   【註釋】
   ①南朝:一稱六朝,即相繼建都於建康(今南京市)的吳、東晉、宋、齊、梁、陳
   六個朝代。 傷心事,亦作“傷心地”。
   ②後庭花:詞麯名。
   ③“舊時”三句:係化用劉禹錫詩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傢”而成。
   ④仙肌勝雪:形容美人的肌膚比雪還白。
   ⑤宮鬢堆鴉:形容宮中美人的鬢發顔色象鴉羽。故曰“堆鴉”。
   ⑥“江州”三句:係融化白居易詩句“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同
   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而來。
   【評解】
   此詞懷古感事。作者本為宋人,蓋有傷於北宋王朝之覆滅,南宋偏安江左,中原恢
   復無望。上片痛國傢淪陷,下片悲人民流離。南朝諸代,國祚短促,相繼滅亡,本屬傷
   心之事。而統治者不以此為鑒,還在唱《後庭花》那樣的靡靡之音,荒淫無度,宜其重
   蹈覆轍之禍。當日中州甲第,久易主人;南國佳人,香消塵夢。商女琵琶,彈不盡淪落
   生涯;司馬衫袖,濕多少同情眼淚。盛哀之相因,古今所同慨。此詞化用唐人詩句,最
   為突出。藉前人的現成語,寫自己的心裏話,不獨句調渾成,演唱順口,亦且由彼及此,
   悟境殊深。
   訴衷情 (吳 激)
   夜寒茅店不成眠。殘月照吟鞭。
   黃花細雨時候,催上渡頭船。
   鷗似雪,水如天。憶當年。
   到傢應是,童稚牽衣,笑我華顛①。
   【註釋】
   ①華顛:頭上白發。
   【評解】
   此詞寫旅途中思念家乡的急切心情。歸心如箭,遂一夜無眠。啓程時猶有殘月,臨
   渡時已細雨霏霏。旅途景物,略不關情,蓋一心已在思量歸傢後光景。“童稚”兩句,
   有“近鄉情更怯”之感。
   鷓鴣天 --- 賞荷 (蔡鬆年)
   秀樾①橫塘十裏香,水光晚色靜年芳。
   燕支②膚瘦薫沉水,翡翠盤高走夜光。
   山黛遠,月波長,幕雲秋影照瀟湘。
   醉魂應逐凌波夢,分付西風此夜涼。
   【作者簡介】
   金詞人蔡鬆年字伯堅,父蔡靖,官真定判官,遂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纍官吏
   部尚書,參知政事。進拜右丞相。《中州樂府》雲:
   蔡丞相鎮陽別業,有蕭閑堂,自號蕭閑老人,百年以來樂府,推伯堅與吳彥高,號
   吳蔡體。著有《蕭閑公集》。
   【註釋】
   ①樾:樹蔭,道旁林蔭樹。
   ②燕支:即胭脂。
   【評解】
   周紫芝《竹坡詩話》雲:金九主百一十八年間,獨蔡鬆年丞相樂府,與吳彥高東山
   樂府,膾炙藝林,推為吳蔡體。本詞以擬人手法,詠荷抒懷。上片寫“水光晚色”,十
   裏荷香,花如胭脂,葉似翡翠。下片寫暮雲秋影,月照瀟湘。魂逐凌波,西風夜涼。全
   詞意境清幽,辭語工麗。抒情細膩,婉豔多姿。
   鷓鴣天 (劉 著)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聲羌管①怨樓閑。
   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
   星點點,月團團。倒流河漢入杯盤②。
   翰林③風月三千首,寄與吳姬④忍淚看。
   【註釋】
   ①羌管:即羌笛。西北羌族之樂器。
   ②“倒流”句:誇張地寫月下暢飲,酒如天河倒流入杯。
   ③“翰林”句:用歐陽修《贈王安石》詩句,此以李白自況。
   ④吳姬:泛指江南美女。
   【評解】
   雪照山城,玉指生寒。一聲羌笛,更引起對江南的懷念。
   江南已梅開幾度,而人生天涯,鬢發已斑,何堪羈旅之苦,無限懷遠之情。“羌管”
   與“玉指”相襯,用字工巧。下片寫星月之夜,痛飲澆愁,逆想如將萬種幽怨訴之於詩,
   吳姬亦當和淚而讀。與上片掩映,益增凄切。
   烏夜啼 (劉 迎)
   離恨遠縈楊柳,夢魂長繞梨花。
   青衫記得章臺①月,歸路玉鞭斜。
   翠鏡啼痕印袖,紅墻醉墨籠紗。
   相逢不盡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作者簡介】
   劉迎字無黨,號無淨居士,東萊(今山東掖縣)人。金世宗大定十三年,因薦書封
   策,為當時第一。明年登進士第。官豳王府記室,改太子司經。金顯宗特親重之。有詩
   文樂府,號《山林長語》。
   【註釋】
   ①章臺:秦、漢宮名。此外當指妓女所居。
   【評解】
   此詞委婉地寫出了春夜懷人的幽思。上片藉景抒情。離恨縈懷,夢魂長繞,柳色青
   青,月照梨花。眼前景色,撩人春思。下片着意抒懷。啼痕印袖,醉墨籠紗。偶然相逢,
   不盡欲言。結句“春思入琵琶”,給全詞增添無限情韻。
   謁金門 (王庭筠)
   雙喜鵲,幾報歸期渾①錯。
   盡做②舊愁都忘卻。新愁何處著。
   瘦雪一痕墻角。青子已妝殘萼③。
   不道④枝頭無可落,東風猶作惡。
   【作者簡介】
   王庭筠字子端,河東(屬山西)人。金大定十六年舉進士,官至翰林修撰。工詩詞,
   書畫亦精美。自號南華山主,或稱黃華老人。著有文集四十捲,今佚。《中州樂府》收
   其詞12首。
   【註釋】
   ①渾:都。
   ②盡做:儘管。
   ③“瘦雪”二句:形容花被風吹落,如雪殘存,而青子已裝點餘萼。
   ④不道:不料。
   【評解】
   這首詞,首句以雙鵲報喜,幾番出錯起興。“盡做”句,退一步說,愈見舊思新愁
   無法排遣。所謂新愁,即下片所言春殘花盡,而風猶不止。“不道枝頭無可落,東風猶
   作惡”,給全詞增添無限意。
   鳳棲梧 (趙 可)
   霜樹重重青嶂小。高棟飛雲,正在霜林梢。
   九日黃花纔過了。一尊聊慰秋容老。
   
   翠色有無眉淡掃①。身在西山,卻愛東山好。
   流水極天橫晚照。酒闌望斷西河道②。
   【作者簡介】
   趙可字獻之,山西高平人。金貞元二年進士。官至翰林直學士。風流有文采。詩,
   樂府,皆傳於世。著有《玉峰散人集》。
   【註釋】
   ①“翠色”句:言遠山如翠眉,在若有若無之中。
   ②西河道:即河西走廊,今甘肅省黃河以西一帶。
   【評解】
   此詞即今所稱《蝶戀花》調之正體。宋人作此調者,以東坡“天涯何處無芳草”一
   闋最有情味。趙可此詞,首句與下片均從山色着墨,令人恍覺“秋容”竟是山容。東坡
   詞結句“多情卻被無情惱”,人在詞外;此首結句“酒闌望斷西河道”,人在詞中。
   玉漏遲 --- 詠杯 (元好問)
   淅江①歸路杳,西南卻羨、投林高鳥②。
   升鬥微官,世纍苦相縈繞。
   不似麒麟殿③裏,又不與、巢由④同調。
   時自笑,虛名負我,半生吟嘯⑤。
   擾擾⑥馬足車塵,被歲月無情,暗消年少。
   鐘鼎山林⑦,一事幾時曾了。
   四壁秋蟲夜雨,更一點、殘燈斜照。
   清鏡曉,白發又添多少。
   【作者簡介】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縣)人。金宣宗興定五年中進士,
   任金朝南陽等縣縣令,官至尚書省左司員外郎。金亡不仕,回鄉從事著述,編纂了金代
   史料《壬辰雜編》和金詩總集《中州集》。他的詞多取法蘇辛豪放之風,亦不廢婉約風
   格。在金詞中,其成就較高。有《元遺山詩集》、《遺山樂府》。
   【註釋】
   ①淅江:即今河南淅川。
   ②高鳥:暗指高人隱士。
   ③麒麟殿:即麒麟閣。漢宣帝曾畫功臣霍光、張安世、趙充國、蘇武等十一人於其
   上。
   ④巢由:巢父,許由,皆古之高士。
   ⑤吟嘯:悲慨聲。
   ⑥擾擾:紛擾。
   ⑦鐘鼎山林:鐘鼎,指富貴。山林,指隱逸。
   【評解】
   這是一首抒懷詞。上片先寫對故國有可望而不可即之嘆;
   次言對功名仕宦有味同嚼蠟之嗟;再寫隱顯莫是,啼笑皆非的矛盾心情。下片嘆時
   光流駛,馬足車塵,青春消盡;山林鐘鼎,事無了期;夜雨秋蟲,殘燈獨對;曉添白發,
   對鏡生愁。俯仰兩間,悵恨何已;全詞除“四壁”兩句正面寫景外,都屬敘事、抒情。
   文筆婉麯,有行雲流水之妙。
   虞美人 (元好問)
   槐陰別院宜清晝,入座春風秀。
   美人圖子阿誰留。都是宣和名筆①,內傢②收。
   鶯鶯燕燕分飛後,粉淡梨花瘦。
   衹除蘇小③不風流。斜插一枝萱草,鳳釵頭。
   【註釋】
   ①宣和名筆:北宋宣和年間的名畫。 宣和:宋徽宗年號。名筆:
   名畫傢的手筆。
   ②內傢:皇傢。
   ③蘇小:錢塘名妓。
   【評解】
   此詞詠美人圖。上片寫槐陰清晝,入座春風。美人圖子,宣和名筆。下片對畫中人
   的詠嘆。鶯燕紛飛,粉淡花瘦。而鳳釵斜插,蘇小風流。全詞委婉含蓄,意境清幽。
   漁傢傲 (段剋己)
   詩句一春渾①漫與,紛紛紅紫②但塵土。
   樓外垂楊千萬縷。風落絮,欄幹倚遍空無語。
   畢竟春歸何處所,樹頭樹底無尋處。
   唯有閑愁將不去,依舊住,伴人直到黃昏雨。
   【作者簡介】
   段剋己字復之,號遁齋。稷山(今山西稷山縣)人。金朝進士。入元不仕。著有
   《遁齋樂府》一捲。
   【註釋】
   ①渾:簡直。全。
   ②紅紫:指落花。或當另有寄喻。
   【評解】
   此詞從眼前春景,抒寫惜春情緒,寄喻無限故國之思。上片寫暮春時節,柳絲飛絮,
   落花成塵。欄幹倚遍,空無一語。
   惆悵滿懷,無處訴說。下片春歸無處尋覓,唯有閑愁將不去,依舊伴人住。春雨綿
   綿,直到黃昏。全詞思緒纏綿,宛轉工麗。含蓄藴藉,寄喻殊深。結尾一句,為全詞增
   添無限情韻。
   朝中措 (完顔璹)
   襄陽①古道灞陵橋②。詩興與秋高。
   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雄豪。
   霜清玉塞③,雲飛隴首④,風落江臯⑤。
   夢到鳳凰臺⑥上,山圍故國周遭。
   【作者簡介】
   完顔璹字子瑜,金世宗之孫,越王之長子。據《歸潛志》雲,璹雖係貴族,而一室
   蕭然,琴書滿案。所居有樗軒,又有如庵。自號樗軒老人。其詩號《如庵小藁》。
   【註釋】
   ①襄陽:今湖北襄樊市。
   ②灞陵橋:在陝西西安東。
   ③玉塞:玉門關。
   ④隴首:亦稱隴坻、隴坂,為陝西寶雞與甘肅交界處險塞。
   ⑤江臯:江邊。
   ⑥鳳凰臺:在江蘇南京。
   【評解】
   此詞實為懷古之作。詞中所舉襄陽古道、灞橋、玉塞、隴首、鳳凰臺,均是前人送
   別、登臨、歌詠之地,故懷古情調極濃。上片末二句用蘇軾詞語,下片末句用劉禹錫詩
   語,均不露湊泊之跡,反增高古。
   浣溪沙 (無名氏)
   五裏竿頭風欲平。張帆舉棹覺船輕。柔櫓①不施停卻棹,是船行。
   滿眼風波多陝灼②,看山恰似走來迎。子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
   【註釋】
   ①櫓、棹:均為划船工具。
   ②陝灼:即陝輸,亦即閃灼,不定貌。
   【評解】
   此詞上下片均以“是船行”作斷語,描寫舟行時心理上之錯覺。上片言順風張帆,
   風力雖微,藉水流之勢而船自行。
   下片言如山逆舟行方向而進之幻覺,更為乘舟者所常有,故讀來倍覺親切有味。
   臨江仙 --- 憶舊 (張宏範)
   千古武陵溪①上路。桃源②流水潺潺。
   可憐仙侶剩濃歡。黃鸝驚夢破,青鳥③喚春還。
   回首舊遊渾不見。蒼煙一片荒山。
   玉人何處倚欄幹。紫簫④明月底,翠袖暮雲寒。
   【作者簡介】
   張宏範字仲疇,定興(今河北定興縣)人。元朝中統初,授行軍司馬。纍官鎮國上
   將軍,蒙古漢軍都元帥,贈銀青榮祿大夫,平章事。
   能文善武,兼擅詩詞,為元朝武將中不可多得者。
   【註釋】
   ①武陵溪:泛指清淨幽美,避世隱居之地。
   ②桃源:陶淵明《桃花源記》稱晉太元中武陵漁人進入桃花源。
   ③青鳥:《山海經》中西王母所使之青鳥。後來藉指使者。
   ④紫簫:紫色簫。戴叔倫《相思麯》:“紫蕭橫笛寂無聲。”
   【評解】
   此詞抒情氣氛極濃。武陵路上,依然桃源流水。仙侶去後,留下綿綿相思。雖然黃
   鸝驚夢,青鳥喚春,而舊遊安在!
   回首往事,感慨萬千。眼前唯有蒼煙一片,荒山橫目,玉人何處!結尾兩句,情思
   纏綿,餘意無限。通篇情深意摯,麯折宛轉。柔和含蓄,意境幽美。
   青玉案 (顧德輝)
   春寒惻惻春陰薄①。整半月,春蕭索②。
   晴日朝來升屋角。樹頭幽鳥,對調新語,語罷雙飛卻。
   紅入花腮③青入萼。盡不爽④,花期約。
   可恨狂風空自惡。曉來一陣,晚來一陣,難道都吹落?
   【作者簡介】
   顧德輝,一名阿瑛,字仲瑛,元代昆山(江蘇昆山)人。舉茂纔,署會稽教諭,
   行省屬官,皆不就。避張士誠之召見,斷發廬墓,自稱金粟道人。
   《語林》雲:“顧仲瑛風流文雅著稱東南,才情妙麗。”著有《玉山草堂集》。
   【註釋】
   ①惻惻:凄清。 薄:侵迫。
   ②蕭索:蕭條,冷落。
   ③花腮:即花靨。
   ④不爽:不失約,不違時。
   【評解】
   半月春陰,一朝放晴,幽鳥對語,雙雙飛去。全是眼前景,拈來卻涉筆成趣。花雖
   開罷、結實,緑肥紅瘦,不爽季節之序,但狂風可惡,豈欲盡數吹落?南唐後主《烏夜
   啼》: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常恨朝來寒雨晚來風”,為此詞末四句所本。
   蝶戀花 (顧德輝)
   [陳浩然招遊觀音山,宴張氏樓。徐姬楚蘭佐酒,以琵琶度麯。郯雲臺為之心醉。口
   占戲之。]
   春江暖漲桃花水。畫舫珠簾,載酒東風裏。
   四面青山青似洗,白雲不斷山中起。
   過眼韶華①渾有幾。玉手佳人,笑把琶琶理。
   枉殺雲臺標內史,斷腸②衹合江州死。
   【註釋】
   ①韶華:美好時光。
   ②“斷腸”句:用白居易《琵琶行》詩意。
   【評解】
   這是一首在宴飲遊樂中即席所賦之詞。即景抒情,情景交融。上片着意描繪春景。
   桃花水暖,春江泛舟,四面青山,白雲環繞。美景良辰,助人遊興。下片着意寫人。佳
   人玉手,笑理琵琶;雲臺內史,為之心醉。此詞雖為戲作,不難看出作者出色的藝術纔
   能。
   點絳唇 (曾允元)
   一夜東風,枕邊吹散愁多少。
   數聲啼鳥,夢轉①紗窗曉。
   來是春初,去是春將老。
   長亭②道,一般芳草,衹有歸時好。
   【作者簡介】
   曾允元字舜卿,號鷗江,元江西太和人。生平事跡不詳。
   【註釋】
   ①夢轉:猶夢覺。
   ②長亭:古時十裏一長亭,五裏一短亭,為餞別、暫歇之處。
   【評解】
   此詞寫閨情。新穎別緻,不落俗套。一夜東風,原應羅愁織恨,而詞中卻說“枕邊
   吹散愁多少”;“來是春初,去是春將老”往往引起人們嘆春惜花,無限感傷,而詞中
   偏說“衹有歸時好”。在即將結束羈旅生活、踏上歸程的徵人眼中,長亭道上的芳草也
   在分享着他內心的喜悅。全詞清麗婉約,情景交融。
   蝶戀花 --- 送春 (劉 鉉)
   人自憐春春未去,萱草石榴,也解留春住。
   衹道送春無送處,山花落得紅成路。
   高處鶯啼低蝶舞。何況日長,燕子能言語。
   付與光陰相客主①,晴雲②又捲西邊雨。
   【作者簡介】
   劉鉉字鼎玉。生平事跡無考。見《元草堂詩餘》。
   【註釋】
   ①相客主:即互為客主。此句意謂對於光陰來說,春去夏來,猶如送往迎來,客主
   易位。
   ②“晴雲”句:劉禹錫《竹枝詞》:“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此句
   即暗用其意,謂春去亦非無情。
   【評解】
   這是一首送春詞,卻無慣常的傷感情緒。開篇即說人自憐春而春實未去,它被留在
   萱草叢中、石榴花間;繼又說送春無處,而山花落紅即其歸處,似乎巧妙地解答以往詩
   詞中“春歸何處”的疑問。下片更以鶯啼蝶舞、日長燕語,謂夏之代春看似無情,實卻
   有情。處處別開生面,給人以新鮮之感。
   烏夜啼 --- 石榴 (劉 鉉)
   垂楊影裏殘紅。甚匆匆。衹有榴花全不怨東風①。
   暮雨急,曉霞濕,緑玲瓏。比似②茜裙③初染一般同。
   【註釋】
   ①不怨東風:言春日百花為東風吹落,石榴入夏而開,故不怨。
   ②比似:好象,猶如。
   ③茜裙:用茜草根染成的紅裙。
   【評解】
   春去夏來,落紅無數。而石榴花卻在此時怒放,暮雨曉露,緑葉愈加玲瓏剔透,新
   花更是如茜初染,勃發出無限生機。末句“初染”與首句“殘紅”相對應,時序荏苒之
   意宛在。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一集 | 第二集 | 第三集 | 第四集 | 第五集 | 第六集 | 第七集 | 第八集 |  | 第九集 | 第十集 | 第十一集 | 第十二集 | 第十三集 | 第十四集 | 第十五集 | 第十六集 |  | 第十七集 | 第十八集 | 第十九集 | 第二十集 | 第二十一集 | 第二十二集 | 第二十三集 | 第二十四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