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国风情 》 用心去遊 》
第17節:法國(1)
劉心武 Liu Xinwu
法國
緑色紀念碑
——巴黎書簡
親愛的朋友,我已從南特回到巴黎。
十多天以前,當你在北京天竺機場送我來法國時,你曾叮囑我:“一定要把對南特的印象,詳細地告訴我們。”
好奇心是一種健康的心理。越是以往知道得少的,就越容易好奇。
當我得知我能有機會訪問法國南特市時,趕忙把法國地圖找來查看,坦白地說,足足用手指頭在地圖上摸索了兩分鐘,我纔終於認清了它的位置——在法國西部布列塔尼半島的下端,盧瓦爾河最下遊,瀕臨大西洋。
從北京起飛,途經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沙加、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法蘭剋福,終於到達巴黎的戴高樂機場。以後,一見到我國大使館的同志,我便問他們:“南特是怎樣的一座城市?”
使館一共來了三位同志,竟有三種說法。一位說它是法國幾大名城之一,一位說它不過是衹有一條大街的小城,另一位用慎重的口吻估計說:“大約是一座沒有什麽特色的中等城市。”
這也不奇怪。使館很多年都沒有人去過那裏,頭年文化處一位同志去了一下,但衹呆了一天,所獲印象不深,也就沒有把信息輸送給大傢。就是華僑,南特也不多,據說把大人小孩全都算上,持有我國護照的,不過四十來人。近幾年倒是陸續去了十來個留學生、研究生和進修人員,但幾乎都是搞理工的,南特究竟如何,恐怕他們即使回了國,也沒有興致來嚮大傢形容。
中國作傢去南特,我大概是頭一個吧。親愛的朋友,我盡量把對它的印象如實地告訴你們,不過,我輸送給你們的這些信息,究竟能不能使你們多多少少加深一點對法國社會的理解,實在是沒有把握。
試一試吧。
凡事總願試一試,該不是缺點吧?好奇心加試一試,也許會導致犯錯誤。但故意搞破壞和在探索中失誤,實不能混為一談。前者是我們“四化”成功之阻,後者是我們“四化”成功之母。
從巴黎乘四小時火車,抵達了南特。把行李撂在了旅館以後,立即走嚮街頭。南特,你究竟是怎樣的一座城市?
從旅館服務臺拿到一張南特地圖,附有若幹“典型場景”的彩色照片,並有文字說明。據那文字說明,南特市內有二十五萬六千多人,以我國的觀念而論,自然不過小城而已,但在法國,它的人口卻排在各城的第六位,所以似乎也不能小覷。
主要的大街確實衹有那麽一條,但中等街道和小街卻蛛網般交錯,似乎嚮四面八方伸延頗遠。有點像縮小的巴黎,也有帶銅雕和噴泉的廣場,也有帶尖頂的天主教堂,也有酷似巴黎OPERA 的劇院……甚至那座現代派的摩天樓“布列塔尼大廈”,也仿佛是巴黎“蒙帕那斯大廈”的投影——衹不過都按同一比例加以了縮小。滿眼所見的建築物大都是五十至一百年前所造,樓層不高,最高的一層墻體與屋頂呈弧面相連,使樓窗凸現出來,窗邊充滿捲渦、藤葉一類的浮雕,據說是“路易十五式風格”;但顯然內部都改裝成現代化的了,底層的商店更一反古典式的繁瑣與沉穩,門面幾乎一律采用鋼化玻璃結構,不但盡量突出摩登的廚窗,也以能從門外透視店內景象為時髦。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澳大利亞(1) | 第2節:澳大利亞(2) | 第3節:澳大利亞(3) | 第4節:澳大利亞(4) | 第5節:澳大利亞(5) | 第6節:澳大利亞(6) | 第7節:澳大利亞(7) | 第8節:奧地利(1) | 第9節:奧地利(2) | 第10節:德國(1) | 第11節:德國(2) | 第12節:德國(3) | 第13節:德國(4) | 第14節:丹麥(1) | 第15節:丹麥(2) | 第16節:丹麥(3) | 第17節:法國(1) | 第18節:法國(2) | 第19節:法國(3) | 第20節:法國(4) | 第21節:法國(5) | 第22節:法國(6) | 第23節:法國(7) | 第24節:法國(8)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