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精英 影響近代中國的十位商人:國商   》 第17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6)      言夏 Yan Xia

  在他的苦心經營下,礦務局的産量大幅度上升。到80年代末,他所主持的開平煤礦已占領了整個天津市場,成為當時中國第一傢大型機械采礦企業。直至今天,在開平礦務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開灤煤礦,仍是我國最重要的煤炭工業基地之一。在開平礦務局總辦任內,他還創辦了中國的第一傢水泥廠唐山細棉土(水泥)廠,幾年後發展為唐山洋灰公司。對李鴻章來說,開平煤礦所創造的利潤則是北洋水師的重要經濟來源。
  開平礦務局發展起來之後,生産的煤炭卻難以運輸。唐山距天津120公裏,運煤要從陸路先運到蘆臺,然後再改為水路,由大沽口入海到天津。這樣的運輸很費周折,而且運費也高。開平礦挖出的煤,每噸成本2兩7錢。加上運費,等到天津市場上時,一噸煤的成本已經是6兩4錢了,甚至比進口的煤更貴。如果從唐山修一條鐵路到蘆臺,即使把煤運到上海成本也不過4兩。不過當時資金匱乏,衹能先在唐山和胥各莊之間修建一段。根據唐廷樞的報告,李鴻章嚮朝廷請示批準。最初慈禧認為這條鐵路築在礦山之中,不會造成什麽不良影響,同意開工。
  但即便是權傾朝野的李鴻章最初也未必料到中國鐵路的誕生如此睏難。早在1872年,李鴻章就曾對主管洋務的恭親王奕?提出修建從江蘇淮安到北京的鐵路,以便南北轉運。奕?回答說,沒有人敢主持這件事,就算是慈安和慈禧兩宮皇太後也决定不了。其實奕?沒有誇張。鐵路在中國遇到的阻力幾乎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是洋務運動的各項實業中最最膠着的一個項目。
  世界上第一條鐵路誕生於1825年,十年後,鐵路知識就已經傳入中國。1863年,太平天國運動的高潮時期,上海27傢洋行曾緻信李鴻章,希望承辦上海至蘇州的鐵路,遭到李鴻章的拒絶。此後許多外國商人和公使都曾建議清朝政府修建鐵路。這些遊說者中就包括清政府海關總稅務司、英國人赫德。此人寫了一篇著名的政論文章《局外旁觀論》。不過這些來自洋人之口的意見都被清朝的統治者們視為無稽,置之不理。
  1865年,英國人杜蘭德在北京宣武門外修了一條不到1公裏的小鐵路,這是中國境內的第一條鐵路。可是中國最初面對火車的態度不是歡迎,而是恐懼和排斥。當火車機車開動的時候,圍觀的人們幾乎被嚇得魂飛魄散,輿論也一片嘩然,說是"舉國若狂,幾至大變"。很快清政府的衙門就把這條小鐵路拆除了。1872,又一個英國商人在天津租界內建了一條鐵路,不過天津的官員這次沒有大呼小叫,還為它題詞"利用"。大概因為鐵路修在租界內的緣故,躲過被拆的命運。1873年同治皇帝大婚,英國商人"打算送給中國皇帝一條短短的鐵路作為結婚禮品,藉此使鐵路在中國流行",資金沒有問題,但因為清政府反對,這個計劃還是泡湯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1)第2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2)
第3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3)第4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4)
第5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5)第6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6)
第7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7)第8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8)
第9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9)第10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10)
第11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11)第12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1)
第13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2)第14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3)
第15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4)第16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5)
第17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6)第18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7)
第19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8)第20節:範旭東:耿介書生的事業(1)
第21節:範旭東:耿介書生的事業(2)第22節:範旭東:耿介書生的事業(3)
第23節:範旭東:耿介書生的事業(4)第24節:範旭東:耿介書生的事業(5)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