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聲音與憤怒   》 第17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6)      張鐵志 Zhang Tiezhi

  更重要的是,新的時代矛盾出現了:全球化/反全球化。新青年的不滿正在蔓延,音樂人和青年文化開始有機地結合,譬如英國的反布萊爾行動,以及在全球各大城市沸騰的反全球化抗爭。而音樂人也開始生産更多反映時代的創作。這是六○年代以來,搖滾行動主義的新高潮。
  在這個新的脈絡下,搖滾樂可能成為革命先鋒的號角嗎?還衹是新一波鬥爭的原聲帶?
  9.
  這本書的基本立場是,我們很難賦予搖滾樂的論述及實踐固定不變的意含;搖滾樂的可能性端視其社會脈絡,以及創作者與閱聽人的互動,所以毋寧將其視為一個自主文化與文化工業不斷鬥爭的場域。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將這種青年文化視為單一性的事件,創作者可以通過不同的詞麯、表演方式,以及實際社會行動召喚出不同的行動主體,如女性、同性戀、工人、少數族群的文化及政治認同,以及進一步的社會實踐。雖然商品邏輯又會進一步反噬這些獨立創作,但鬥爭是持續不斷的。
  最終,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嗎?
  對於這個問題,當衝撞樂團在T恤上寫下"未來並非命中註定"(TheFutureIsUnwritten)時,他們的答案是肯定的。他們也的確讓後世的樂團如此相信,起碼TomMorello在第一次看到衝撞樂團表演時,就認為他們讓所有人覺得這個世界可以被一首三分鐘的歌麯改變,而這,也成為他自己的永恆信念。6
  但是,同樣出身自朋剋時期,也一嚮積極參與社會議題的英國歌手PaulWeller卻說,25年前,他深信音樂可以改變世界,但現在他已經不確定搖滾明星是否可以改變任何事,除了閱聽者個人的思想。7
  PaulWeller是對的,也是錯的。搖滾樂的確可能,也衹能改變個人的信念與價值。而這也正是許多社會變遷的基礎,正是無數人的價值變遷構成了社會的進步。
  英國最著名的異議歌手BillyBragg的答案可能更精準:"藝術傢的角色不是要想出答案,而是要敏銳地提正確問題,閱聽人才是改變世界的行動主體。"8
  是的,搖滾樂或許從來不能革命,但當搖滾樂抓到了時代聲響,這些歌聲將不斷在被社會矛盾擠壓的人們的腦袋中回響,將永遠在反抗的場景中被高唱。
  本書的結論是,搖滾樂真正改變世界的可能性在於和草根運動組織的結合。當搖滾樂去感動人、改變意識,結合起草根組織的持久的具體遊說、組織、動員工作時,世界是可以一點一滴地被改變!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1)第2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2)
第3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3)第4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4)
第5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5)第6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6)
第7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7)第8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1)
第9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2)第10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3)
第11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4)第12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1)
第13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2)第14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3)
第15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4)第16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5)
第17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6)第18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1)
第19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2)第20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3)
第21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4)第22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5)
第23節:華麗搖滾:一場豔美曖昧的情欲欲革命(1)第24節:華麗搖滾:一場豔美曖昧的情欲欲革命(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