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纔女解秘李清照:莫道不銷魂   》 第17節:笑語檀郎:"今夜紗窗枕簟涼"(1)      楊雨 Yang Yu

  第三講 笑語檀郎:"今夜紗窗枕簟涼" --風流李清照
  說實話,要擱現在,李清照實在算不上風流。別說擱現在,就是放在她之前的唐朝,"風流"二字也輪不上她。為什麽呢?唐朝女性地位高啊。唐朝的統治階層不是純種的漢族,也就沒有漢族那樣歷史悠久的對女性的壓製,反而帶着點北方少數民族母係社會的遺跡。我們熟悉的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就是産生在北方少數民族的民歌。《木蘭辭》最後一句說:"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用兔子來打比方,其實意思就是:別看男女有別,上了戰場,女人跟男人一樣衝鋒陷陣,誰還能分得清是男是女?巾幗不讓須眉啊!有了這樣的淵源,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麽衹有在唐代才能誕生中國封建歷史上惟一的一位女皇帝;也可以理解,為什麽楊貴妃可以"三千寵愛在一身",讓白居易都大嘆"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想想看,"孝"可是古代中國的倫理核心,"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生男丁可是要斷了香火的,是最大的不孝啊。可是,唐朝女性地位的大解放,偏偏讓人巴不得多生幾個武則天、多生幾個楊貴妃出來光宗耀祖。我們看留存下來的唐朝仕女圖,雖然趕不上網絡上鋪天蓋地的"走光"照,那個開放程度也是夠可以讓人眼珠子掉一地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1)第2節: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2)
第3節: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3)第4節: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4)
第5節: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5)第6節: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6)
第7節: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7)第8節: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8)
第9節:自是花中第一流(1)第10節:自是花中第一流(2)
第11節:自是花中第一流(3)第12節:自是花中第一流(4)
第13節:自是花中第一流(5)第14節:自是花中第一流(6)
第15節:自是花中第一流(7)第16節:自是花中第一流(8)
第17節:笑語檀郎:"今夜紗窗枕簟涼"(1)第18節:笑語檀郎:"今夜紗窗枕簟涼"(2)
第19節:笑語檀郎:"今夜紗窗枕簟涼"(3)第20節:笑語檀郎:"今夜紗窗枕簟涼"(4)
第21節:笑語檀郎:"今夜紗窗枕簟涼"(5)第22節:笑語檀郎:"今夜紗窗枕簟涼"(6)
第23節:笑語檀郎:"今夜紗窗枕簟涼"(7)第24節:笑語檀郎:"今夜紗窗枕簟涼"(8)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