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怕是风流负佳期:西厢记里的世情男女   》 第17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1)      侯虹斌 Hou Hongbin

  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1、崔莺莺情思睡昏昏,孙飞虎起兵抢娇娘
  崔莺莺自从道场之后,也害了相思病,神魂荡漾,情思不快,茶饭少进。她的一段唱词中,处处化用前人诗句。"罗衣宽褪,能消几度黄昏?"化用的是赵德麟《清平乐》:"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取自李重元的《忆皇孙》"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无语凭阑干",则来自于孙光宪《临江仙词》"目断行云,延伫倚阑干"。而"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前一句来自秦观的《水龙吟》,后一句来自杜甫的《曲江》。崔莺莺不愧是满腹诗书,情思绮丽。可惜,"昨宵个锦囊佳制明勾引,今日个玉堂人物难亲近"。昨天还隔墙酬诗呢,今天却找不到机会接近这才子了,可不愁死人!"这些时坐又不安,睡又不稳,我欲待登临又不快,闲行又闷。每日价情思睡昏昏。"
  红娘一眼就看穿了崔莺莺的春愁,她为了讨好崔莺莺,特将被儿薰得香香的好睡觉。但崔莺莺不领情,嫌红娘影儿般不离身。崔莺莺自己也承认,自从见那张生,便觉心事不宁,往常"但见个客人,厌的倒褪;从见了那人,兜的便亲"。在她眼里,张生"脸儿清秀身儿俊,性儿温克情儿顺",而且,通过之前的吟诗之举,对他的才华更为仰慕了。她发愁的是,谁来帮我传个消息,给我个机会、机会哪!
  这样,剧中的恶人孙飞虎上场了。在我看来,给崔莺莺牵针引线的人,除了红娘,还有一个就是他了;只不过,红娘的力量是正面的,而孙飞虎起的是反作用力。他是主将丁文雅的手下,趁乱分统五千人马,镇守河桥,劫掳良民财物。听闻相国小姐崔莺莺十分美貌,正在河中府普救寺借居,便动了念头去掳莺莺为妻了。这大概是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抢亲了:人尽衔枚,马皆勒口,五千人马连夜进兵河中府!
  孙飞虎领兵包围了普救寺,宣称限三日内将莺莺献出来与孙飞虎成亲,否则伽蓝尽皆焚烧,僧俗寸斩,不留一个。法本慌忙把消息告诉老夫人,老夫人登时就慌了神,第一反应就是和女儿商量。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目录第2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1)
第3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2)第4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3)
第5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4)第6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5)
第7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6)第8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7)
第9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1)第10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2)
第11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3)第12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4)
第13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5)第14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6)
第15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7)第16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8)
第17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1)第18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2)
第19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3)第20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4)
第21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5)第22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6)
第23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7)第24节:第三本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1)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