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集 》 浮光掠影看平生 》
第17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1)
啓功 Qi Gong
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
一心畬先生的傢世,和我傢的關係
心畬先生諱溥儒,初字仲衡,後改字心畬,是清代恭忠親王奕訴之孫。王有二子,長子載澄;次子載瀅,都封貝勒。載澄先卒,無子。恭親王卒時,以載瀅的嫡出長子溥偉繼嗣載澄為承重孫,襲王爵(恭王生前曾被賜"世襲罔替"親王爵)。心畬先生行二,和三弟溥僡,字叔明,俱側室項夫人所生。民國後,嗣王溥偉奉海居青島,又居大連。心畬先生與三弟奉母居北京西郊。原府第為嗣王典給西洋教會,心畬先生與教會涉訟,歸還後半花園部分,即遷入定居,直至抗戰後遷出移居。
瀅貝勒號清素主人,夫人是敬懿太妃的胞妹(益齡字菊農,姓赫捨裏氏之女),是我先祖母的胞姊。我幼年時先祖母已逝世,但兩傢還有往來。我幼時還見有從大連帶來的禮物,有些日本製做的小巧玩具,到現在還有保存着的。曾見清素主人與徐花農(琪)和先祖有唱和的詩,惜早已失落。清素在民國以前逝世,也未見有詩文集傳下來。
嗣王溥偉既東渡居大連,恭忠親王(世俗常稱老恭王)遺留的古書畫都在北京,與心畬先生本來具有的天賦相契合,至成了這一代的"三絶"宗師,不能不說是具有殊勝的因緣。
先祖逝世時,我剛滿十周歲,先父在九年前先卒。孤兒寡母,與一位未嫁的胞姑共度艱難的歲月。這時平常較熟悉的老親戚已多冷淡不相往來,何況遠在海濱的遠親!心畬先生一支原來就沒有往來,我當然更求教無從了。
二我受教於心畬先生的緣起
我在二十歲左右,漸漸露些頭角。一次在敬懿太妃的喪事上遇到心畬先生,蒙得欣然奬譽,令我有時間到園中去。這時也見到了溥雪齋先生( ),也令我可以常到傢中去。但我自幼即得知一些位"親貴"的脾氣,不易"伺候",寧可淡些遠些。後來屢在其它場合見到,催問我何以不去,此後纔逐漸登堂請教。有人知道我傢也屬於清代貴族,何以卻說這兩位先生是"親貴"呢?因為我的八世祖是清高宗乾隆的胞弟,封和親王,諱弘晝,傳到我的高祖即被分出府來。我的曾祖由教傢館、應科舉、做翰林官、做學政,還做過順天鄉試、禮部會試的考官、殿試的讀捲官等等。我先祖也是一樣的什麽舉人、進士、翰林、主考、學政等等過了一生。用今天的話說即是寒士出身的知識分子,所以族雖貴而非親。在一般"親貴"的眼中,不過是"旗下人"而已。但這兩位,雖被常人視為"親貴",究竟是學者、是藝術傢,日久證明他們既與別人不同,對我就更加青睞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代序 笑對風雨人生(1) | 第2節:代序 笑對風雨人生(2) | 第3節:代序 笑對風雨人生(3) | 第4節:我心目中的鄭板橋(1) | 第5節:我心目中的鄭板橋(2) | 第6節:記齊白石先生軼事(1) | 第7節:記齊白石先生軼事(2) | 第8節:記齊白石先生軼事(3) | 第9節:記我的幾位恩師 | 第10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1) | 第11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2) | 第12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3) | 第13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4) | 第14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5) | 第15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6) | 第16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7) | 第17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1) | 第18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2) | 第19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3) | 第20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4) | 第21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5) | 第22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6) | 第23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7) | 第24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8)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