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这首好是好,说得也很是详细,但也许有的朋友觉得不够含蓄,缺乏咀嚼回味,那么就请读张祜这首诗:
卷511_40 【宫词】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三千里外的家乡,二十年来的深宫,一声歌,两行泪,这就是宫女们的一生。
以上只是唐代诗人们写宫女生活的诗句,那么宫女们自己写的诗句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从《全唐诗》选几首来看一下:
一 开元宫人
卷797_2 【袍中诗】开元宫人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今生已过也,愿结后生缘。
这首诗里藏有一个故事:开元年间,唐玄宗令宫女们为边庭将士们缝制棉衣。结果这些棉衣发到兵士手中时,有一位士兵在棉袍中居然发现了一首诗,就是本篇这首。此人不敢隐瞒,于是向主帅报告。主帅又转奏给唐玄宗。唐玄宗将此诗遍示六宫,问是谁所写。这时一个宫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直磕头,口称“万死”,承认是她所写。没有想到唐玄宗并未怪罪,反而降旨,让那个得到此诗的兵卒娶了这个宫女,并说:“朕与尔等结今生缘也。”
这首堪称是二人“红娘”的诗,写得确实不错。女子作诗,往往和那些饱读诗书的老儒不同,那些“专业”诗人,往往爱堆砌典故,卖弄文采,而女子写诗,往往全凭真情流露,此诗就一个典故不用,却情真意切。
看了此诗,我们可以想象到这样一个情景。寂寞深宫里,一个宫女正在灯下缝制寒衣,对于她来说,皇帝远在九霄云外,她只有仰视的份儿。在这华丽空旷的深宫里,找不到一丝一毫男人的气息,对正当青春年华的宫女来说,民间女儿家们的米面夫妻也让她羡慕和憧憬。于是,一针一线缝制这件棉袍时,她自然就想到了那个穿此棉袍的男子。他是什么样子呢?他的影子模模糊糊,突然一转眼间,这个影子就变成了她多次梦中见到过的如意郎君。作为“沙场征戍客”,他在满地寒霜的塞北,肯定是好辛苦,所以她的思绪一下子飞到了边关,飞到这个不知名的男子身上。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把这件棉袍缝得结结实实,又厚又暖。一针一线中,也缝进去她的满腔柔情。然而,情归何处?渺无所依。她不知道他的名字,他更不可能到禁宫来通达消息!想到这里,宫女不禁满面泪痕,“今生已过也,愿结后生缘”——只有期待来世的姻缘了。
然而,这个宫女没有想到的是,她中“大奖”了。难得皇帝心情好,不但没有怪罪她,反而下旨赐婚,这个宫女真是喜从天降。关于此事,网上有的朋友评论说:“面临帝王的赐婚,她的心情如何?总之,事态与作诗之初的愿望有天壤之别了。或许诗作仅仅是表达一种希望而已,或许她根本无法面对眼前这位真实的有缘人,然而一切无可改变了。”也有人说:“面对皇帝的赐婚,如果她有权利拒绝的话,我想她会拒绝的。她之所以期望来世,是因为向往自由的恋爱结合,而非这种仓促的强硬的结合。”对此,我觉得这位宫女应该是非常欢喜了,我们不能用现代女子的眼光来看古代女子。对于现代美眉,没怎么见过面的男人就生生地捏到一块结婚,那确实心里很是别扭。但对于古代女子,大多数人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亲前没有见到自己老公什么样的不在少数。这个开元宫女由此诗而离开金丝笼一般的禁宫,得以过上正常夫妻的生活,应该已经心满意足了。
说来唐玄宗对该宫女私传条子“谈恋爱”的处理方式,客观上起到了提倡和鼓动的效果。经此一事后,唐朝宫女们纷纷各显神通,拼命找机会写“情诗”传到宫外,以求再有这样的好运。别说,还真又有不少成功的例子。
二 天宝宫人
卷797_3 【题洛苑梧叶上】天宝宫人
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这位天宝宫人就是又一个让宫女们羡慕的例子。自从那位“开元宫人”因诗得佳婿后,宫女恐怕都纷纷想仿效,但那种机缘可遇不可求。于是宫女们找来找去,发现能走出闷罐头一般的禁宫,可以接触到宫外世界的,只有这御沟中的流水了。所以宫女们灵机一动,她们题诗在树叶上,再让叶子随水漂出宫去,以期有心人能够看见。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