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如,世界各国每年都会发行各种新潮邮票,宣扬国粹的同时赚钱充裕国库。英国,却只是一成不变地将其君主头像印在邮票上,除非改朝换代,否则英国邮票的样板始终唯我独尊。上世纪70年代时,曾有位英国探险家去南极遛弯儿,成为人类历史上徒步穿越南极的第一人,英雄凯旋时受到山呼海啸般的欢迎。鉴于此,英国有关部门建议政府发行一套纪念邮票。但财政大臣最后的答复是:“经过长时间考虑,认为无此必要!”英国的重要报纸、杂志号称“民主号角”,它们以深刻、准确见长。近几年尤其是伊拉克战争前后,对美国媒体意识形态压倒一切而失望的不少读者,将眼光转向英国媒体,如《卫报》、《独立报》等媒体网站的点击率一路飚涨。尽管英国媒体报道的讯息一流,但其排版风格甚至杂志封面,百年来皆岿然不动、始终如一。
英国绅士,全是广告打得响
那年,我与英国老公从北京首都机场打的进城。司机师傅得知老外是英国人时,他思索着自言自语道:“英国有什么特产?对,英国绅士。”惹得老公笑起来调侃道:“花名在外,全是广告打得响。”英国人所谓的“绅士派头”(Gentlemanlike),或称“君子风度”,是其特有的民族性,难以描述它是自然还是做作,但只要你踏上英伦,就会体味出来。“绅士”(Gentleman,尖头埋)一词,原是对男士礼称的通用词,由Gentle引申而来。而Gentle的含义是温和的、温柔的、文雅的、高尚的、有风度的、彬彬有礼的、举止优雅的、和善的……用到男人身上就成为绅士、君子、上流阶层、有教养者、可敬者,甚至有钱有地位无需打工谋生者。如:a fine gentleman(雅士);a true gentleman(真君子);country gentleman(乡绅);王室的侍从叫gentleman in waiting;君子协定叫做gentleman’s agreement。与gentleman对称的是Lady,Lady的含义是:风度雍容的贵妇、淑女、教养非凡的妇女;女王的侍女叫Lady in waiting。英国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即被女王授予Lady的桂冠。她曾在议会的一次演讲中,高喊出铁娘子的经典名言:“你们可以转变立场,但是Lady绝不回头。(You can turn,but the lady is not for turning.)”
形成英国人绅士派头主流的原因来自王室制度。英国王室这个“千年老店”,经久不衰,政府的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皆以堂而“皇”之为荣。诸如:皇家空军、皇家海军、皇家艺术学院、皇家芭蕾舞团……不胜枚举。基于皇家(Royal)的意识和该字眼的气派,英国的许多团体、公共场所乃至旅馆等,也热衷冠以Royal(皇家)、King(国王)、Queen(女王)、Crown(皇冠)、Prince(王子)、Palace(皇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孔不入的“皇家”气派,“皇家”行为准则,便真假难辨、灵魂附体般地植入国民的日常做派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