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考 醬缸:千年難醒的噩夢   》 第17節:人生以做官為目的      柏楊 Bai Yang

  一個人甘心當奴才,甘心被駡,是他真的"忠貞在此,諸神退位"乎?當然也有一種祖傳的奴才胚,以當奴才為榮的,不過恐怕是大多數都另有天地。不管你怎麽整我,衹要能給我官做,我就興興頭頭,前仰後合。於是,所有的看傢本領,就在這種情勢下,五光十色,大批出擊。有些人一看小官崽披大衣而開車門,就大叫不得了啦,不知道在暗室之中,小電影的節目還更為精彩,這是時代的需要,無可奈何者也。
  有一個問題在焉,有心的人不妨四處打聽打聽,在中國歷史書上,幾乎到處都有責備別人"忘恩負義"的宣言。不外是某人焉,原來沒飯吃,要不是我拉他一把,他早餓死啦,可是他忘恩負義,駡他兩句竟不肯接受。某人焉,原來當課員的,我連升他八級,教他當處長,可是他忘恩負義,竟不肯跳樓。嗚呼,衹要隨便走走,所碰見的,簡直全是這種有恩於人的人,而所感嘆的,又無不是別人如何如何的忘恩負義。教人聽啦,好象中華民族忘恩負義的風氣特盛,真是毛骨悚然。
  幸好事實上頗有研究餘地,人是有權力欲的,羅素先生有一本巨著《權力論》,認為權力是人類進化的動力,和唯物論、唯心論,鼎立而成為第三種學說。所以人們對權力的來源,無不誠惶誠恐。該來源如果是選民,則他效忠選民。該來源如果是君主,則他效忠君主。該來源如果是柏楊先生,則他效忠柏楊先生。該來源如果是官崽二抓牌,則他效忠官崽二抓牌。這裏面最大的分野是,效忠於選民,他可以維持他人性的尊嚴。如果效忠於柏楊先生,我既操他媽又罰他跪,必要時還要他聞屁嘗糞,他的自尊心恐怕很難維持。一個沒有自尊心的人,要想他像一個有自尊心的人一樣,倔強不變,可乎?
  在另一方面,使人最大的睏惑是,明明用的是奴才,卻異想天開,希望該奴才像一位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從前對人,以國士待之,則國士報之。而今對人,以奴才待之,卻希冀以國士報之。用玩奴才的手段去結死黨,怎不到處喊人心不古哉。一個月幾百幾千元薪金雇別人的勞力,到時候卻要他從十八層樓往下跳,不跳就是忘恩負義,如果顛倒過來,老闆大人閣下自己肯往下跳乎?咦,即令有格外的施恩,已用格外的諂媚報答之矣。
  人的性格是一貫的,他為啥嚮你低頭?為啥你操他媽罰他跪他還滿面紅光?是因為你給他官做,一旦你唏哩嘩啦,不能給他官做啦,再想如法炮製,自然不肯接受,蓋他去找別的能給他官做的人啦。這個道理,比柏楊先生張口嚮你閣下藉一塊錢都明白,沒啥好商量的也。
  20.人生以做官為目的
  中國知識分子走的路,兩千年來,都是固定了的,咬定一個主子,吃人一碗賞下來的飯,不但沒有第二條路可走,而且除了這一條路外,想活下去都有點睏難。自然而然的就産生了"人生以做官為目的"的地下哲學,一切為主子服務矣。
  歷史上最了不起的一位,應推叔孫通先生,研究他一生的奇遇,可看出中國文化所缺少的靈性到底哪裏去啦。他閣下原來是秦王朝的"待詔博士",陳勝先生揭竿叛變後,消息傳到鹹陽,二世皇帝嬴鬍亥先生表示民主,特嚮大傢徵求意見,諸生三十餘人說老實話曰:"人臣無將,將則反,罪死無赦,願陛下發兵擊之。"嬴鬍亥先生一聽,勃然大怒,叔孫通先生瞧在眼裏,一臉忠貞學出籠,急忙奏曰:"諸生解皆非,夫天下一傢,毀郡縣城,鑠其兵,視天下弗復用,且明主在上(柏楊先生按,這一巴掌拍得結實),法具於下,吏人奉職,四方輻輳,安有反者?此特群盜鼠竊,何足置齒牙哉。郡守尉令捕誅,何足憂。"
  嬴鬍亥先生是一個短命鬼,當皇帝不到三年,就被子孫圈中堅份子趙高先生一刀,戳穿尊肚。滿朝文武似乎衹有叔孫通先生摸了個準,蓋昏庸驕愎的傢夥,最大的特徵是喜歡聽順耳的話。諸生們老老實實說真話,嬴鬍亥先生當然大怒(這種地頭蛇頭目,中國多得很,犖犖大者,又有二人焉,楊廣先生和朱由檢先生是也),叔孫通先生信口雌黃了一頓,就立刻渾身舒服。史書上說,嬴先生馬上就賞了他二十匹西服料,一件大衣,另外,升他為正式"博士"。
  叔孫通先生回到傢裏,那些大敗的人心裏不服,找他理論,問曰:"陳勝明明是叛變,你為啥說了一大堆,不嫌諂媚得過火呀?"請看他閣下如何應對,答曰:"你們不知我也,我不把他弄得暈暈忽忽,而像你們一樣,也說真話,咱們今天還能平平安安回傢哉?"這是一個千古不滅的鏡頭,上下交相騙,而國砸矣。嗟夫,我們能責備叔孫通先生騙乎?地頭蛇一手拿着皮鞭,一手拿着"帛二十匹"、"拜為博士",威迫利誘,逼你非騙不可。換了柏楊先生,左一思,右一想,恐怕說出來的話,比叔孫通先生還要使他閣下過癮。
  但叔孫通先生高明的地方是,他在升官發財之後,並沒有鬼迷心竅,沾沾自喜,看準了秦王朝馬上就要打烊,乃捲起行李,逃之夭夭,投奔別的主子去啦。大概他的黴氣未退,所投奔的對象,一個個也跟着打烊。先投奔薛,薛已降楚。再投奔楚,楚又滅亡。輾轉了若幹年,沒有立腳之地,最後歸漢,劉邦先生瞧他穿著儒生衣服,又寬又大,晃來晃去,簡直從心眼裏討厭。叔孫通先生何等聰明,就立刻改裝,短衣短褲。
  叔孫通先生跑來跑去,並不是孤零零的跑,而是有一群學生──以他為首的子孫圈,在他的屁股後,跟着他跑。希望有朝一日,劉邦先生給老師一個官做,以便吃菜的吃菜,喝湯的喝湯。可是想不到叔孫通先生不但不嚮劉邦先生推薦他們,反而把些三竿子打不着的強盜匪徒之類,硬往裏拉,於是學生全體嘩然,且看史書上如何寫吧,《漢書》雲:
  "通(叔孫通)之降漢,從弟子百餘人,然無所進,專言諸故群盜壯士進之。弟子皆曰:事先生數年,幸得從降漢,今不進臣等,專言大猾,何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醬缸第2節:靈性衰微第3節:醬缸特産第4節:化淫棍為聖明
第5節:尿入骨髓第6節:說不準學第7節:榮華富貴第8節:英雄人物
第9節:千古奇冤第10節:愚惡第11節:難得鬍塗第12節:鬼神歡聲雷動
第13節:做官與麻人第14節:走老闆路綫第15節:賞飯學第16節: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第17節:人生以做官為目的第18節:聖人的定義第19節:建議三項第20節:盡可能少開會
第21節:努力讀書第22節:黨進先生第23節:三代以下第24節:非人也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