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才華橫溢的薄命君王:李煜傳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3)
田居儉 Tian Jujian
不怕山河整頓難。
徐知誥及其同黨就是經過這番精心策劃,穩紮穩打,循序漸進,水到渠成,在“知命”之年登上帝王寶座的。
從孤兒經將領、輔臣到皇帝的李,不僅是一位叱咤風雲的軍事傢,更是一位長於治國安民的政治傢。他自吳武義元年(公元918年)輔佐吳政起,至南唐升元七年(公元943年)離開人世止,前後二十五年,在吳和南唐重要國事的决策中,始終是執牛耳的人物。這四分之一世紀,他在“東暨衢、婺(今浙江衢縣、金華),南及五嶺(大庾嶺、騎田嶺、萌渚嶺、都龐嶺和越城嶺,橫亙在今江西、湖南和兩廣一帶),西至湖湘(今湖南、湖北一帶),北拒長淮(即長江、淮河),凡三十餘州,廣袤數千裏”紗紜矠的遼闊幅員內,奉行的根本國策是保境睦鄰,勸課農桑,振興文教。
李自幼生長於金戈鐵馬之中,親身經歷過伴隨刀光劍影掀起的血雨腥風。每逢想起那烽火連天、屍橫遍地的殘酷年月,他的耳邊就仿佛響起孤兒寡母令人心碎的哭訴聲。所以,當戰爭的陰霾在江淮大地消散之後,他發誓不再輕易動用刀兵,以免生靈枉遭塗炭。為此,他經常教誨臣下:“百姓皆父母所生,汝等何以要爭城擴地,使其肝腦異處,膏塗草野?”
在他登位之初,謀臣武將急於建功揚名,爭相上疏諫言:“陛下中興,北方多難,宜出兵拓展疆土。”同時竭力鼓動他拿近鄰楚和吳越兩國開刀。當他伏案披覽這類奏章時,先是搖頭嘆息,不以為然,繼而朱筆批示:“討伐之議,願勿復言。”紗紞矠事後又現身說法,對左右講:“吾少長軍旅,見幹戈之為民害深且久矣。吾今日實不忍復言兵革。使彼民安,則吾民亦安矣!又何求焉?!”紗紟矠從而恪守保境睦鄰之策,力戒窮兵黷武之舉,盡量化幹戈為玉帛。
南唐升元五年(公元941年)春天,南漢王劉龔派特使前往南唐,相約聯兵滅楚,瓜分其地,李未加猶豫,當即嚴辭回絶。紗紡矠同年夏天,“素為敵國”的吳越京師大火,多日不息,宮室、府庫、鎧甲、倉廩,焚燒殆盡。吳越王錢元驚悸而死,年僅十三歲的錢弘佐嗣位,主少國弱,朝野上下六神無主,面對滿目廢墟不知所措。這時,南唐一些武將力主趁火打劫,紛紛請命出兵,揚言“我師晨出,而暮踐其庭”。李對臣下則極力勸阻:“衆卿所言何其毒也!奈何乘人之危,落井下石?橫生屠戮,朕所不忍;救災睦鄰,方是聖賢倡導之正道。”因而不僅沒有出兵徵伐,反而派人前去吊唁,厚贈“金粟繒綺”,資助吳越治喪度災,重建京城。有的臣下對李這種反常舉動睏惑不解,背後譏諷他說:“此殆田捨翁所為,不足以大事也!”紗紣矠李聞後一笑了之,也不加罪。
直到臨終彌留之際,李還不忘此道,緊緊握着長子景通(即後來的中主李)的手殷切叮囑,“汝守成業,宜善交鄰國,以保社稷。吾欲求延年,試服金石,不想事與願違,反倒速死,汝當以此為戒。他日北方倘以武力尋釁,汝能守吾言則為孝子,百姓定謂汝為賢君矣!”
在改朝換代的角逐中取勝的李,深知打江山的艱難,更知坐江山之不易。他從多年橫刀躍馬的徵戰中,親自感受到了民如水,君似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強大威力,從而在得天下以後,把愛惜民力、贍養民力擺在復興百業的首要位置,對歷代帝王在政通人和時期奉為圭臬的施政綱領,即“王者以民為天,而民者以食為天”的信條,更加堅信不移。由是,他充分利用保境睦鄰政策贏得的和平、安定的環境,在富饒的江淮水鄉大展宏圖,興利除弊,富民強國,把南唐建設成一方遠離戰亂漩渦、百姓安居樂業的淨土。正像時人瀋彬在《金陵雜題》中所詠:
正慚海內皆塗地,
來保江南一片天。
李針對當時的州縣官吏多係行伍出身,不善理政,辦案不依法典,草菅人命的現象時有發生。他在立國之初,就采納給事中常夢錫的諫言,大破以往“人主親决細事,瑣碎失大體”的政治弊端,“修復舊典,以示後代”紗紦矠,於南唐升元三年(公元939年)頒行與《吳令》並行的《升元格》。三年以後,又頒行經過修訂的《升元刪定條》。這部法律,強調嚴格執法,力戒濫殺,消除冤案,“凡决死刑,方用三覆五奏之法”。
鑒於中原兵連禍結,政苛稅重,田園荒蕪,李對北方迫於饑寒,背井離鄉,流落江淮的難民,以及當地因昔年躲避戰亂亡走山林的農戶,積極招撫,妥善安置。始而計口給食,為其解脫凍餒之憂;繼之按丁授田,免收三年租稅,助其定居耕織,重建傢園。對於植樹墾荒成績突出者,更以錢帛奬勵。“民三年藝桑及三千本者,賜帛五十匹;每丁墾田及八十畝者,賜錢二萬:皆五年勿收租稅。”紘紜矠對於人丁興旺、聚族而居,勤於農事的人傢,褒奬尤重,既“蠲復徵役”又“旌表門閭”,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進行鼓勵。李一次就同時旌表“五世同居者”七傢。其中,江州陳褒,長幼七百口閤族而居,生活井然有序,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有所終,壯有所為,幼有所長,鰥寡孤獨,皆有所養,全族上下和諧安康。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
|
|
目錄 | 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1) | 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2) | 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3)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2)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3)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4)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5)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6)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7)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8)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9)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0)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1)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2)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3) |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4)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1)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2)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3)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4)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5) |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6)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