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讀遍紅樓 》
敏探春“興利除弊”
鬍文彬 Hu Wenbin
敏探春“興利除弊”
——《紅樓夢》中傢政管理的“經濟”意識
《紅樓夢》寫了世傢大族寧榮二府的“盛”,也寫了這二府的“衰”。所謂“盛”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盛”,那“烈火烹油、鮮花着錦之盛”衹是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
樂而已。所謂“衰”是寧榮二府在經歷了秦可卿之死,元妃省親兩場大事之後,傢業曰漸衰微,內囊空虛,最終是大廈傾,油燈滅,“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寧榮二府的盛衰是以第53回作個分界綫。如果說第53回之前是黃鐘大呂,那麽第53回之後則是羽調宮商。這其中有兩個細節要特別註意:一是第56回王熙鳳因病讓權;二是第74回“惑姦讒抄檢大觀園”。這兩個情節是寧榮二府江河日下不可輓回的明顯“徵兆”。
關於“抄檢大觀園”的問題,已有許多文章作過較詳盡的分析,故可略而不談。這裏着重分析一下“敏探春興利除弊”在經濟管理中的現代意識。
探春“纔自清明志自高”,是賈府內最具有政治傢頭腦和才幹的青年女性。王熙鳳無疑是一個具有管理才幹的人,“協理寧國府”時的表現已經證明了,但是可惜的是王熙鳳讀書不多,識字太少,而且私心太重,儘管“機關算盡”最終還是“反算了卿卿性命”。探春則不同,她雖然在詩詞才情方面遜於林薛,但她有一顆敏銳的政治傢的頭腦,洞燭一切,這在第74回對待“抄檢”的態度上可以證明。因此她在受委托理傢伊始即提出“興利除弊”的改革主張,並得到了李紈和薛寶釵的支持。
所謂“興利除弊”,實際上就是“開源”與“節流”並舉。“開源”的具體措施是實行“承包製”。小說中寫道:
咱們這園子衹算比他們的多一半,加一倍算,一年就有四百銀子的利息。……在園子裏所有的老媽媽中,揀出幾個本分老誠能知園圃的事,派準他們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們交租納稅,衹問他們一年可以孝敬些什麽。一則園子有專定之人修理,花木自有一年好似一年的,也不用臨時忙亂;二則也不致作踐,白辜負了東西;三則老媽媽們也可藉此小補,不枉年日在園中辛苦;四則亦可以省了這些花兒匠山子匠打掃人等的工費。將此有餘,以補不足,未為不可。
於是,下面派定老祝媽去管竹林,老田媽去管菜蔬稻稗之類,老葉媽去管園中的花花草草……
“節流”,就是節約開支,物盡其用。探春的具體措施是能省者省,能減者減。例如,“承包”之後園內“省了這些花兒匠、山子匠打掃之人等的工費”;二是改變不合理的“舊製”,裁減主子丫鬟的月銀和重複支出。賈府內主子每月都有月銀,其中包括小姐們的脂粉錢,哥兒們上學零花錢等等,還有各房的大小丫鬟也從主子的錢中分得一份。此外親朋好友往來人情錢物,也是一筆大開銷。探春的“除弊”就把這些開支中不合理的部分“一概蠲了。”
不論是“開源”還是“節流”,在傢政管理(乃至國傢的經濟管理),毫無疑問都是正確的,也是可行的。但是,探春的“改革”雖然表面上沒有受到大阻力,實際上所受到的壓力仍然不少,為此她也哭過鼻子。這正如古人所說:“積習難改”。探春之所以成功,我以為一是她善於學習,“承包”製即學習賴大傢的管理模式。二是以身作則,大公無私。她敢於觸動主子一層的利益,甚至不惜從自己的親母親趙姨娘開刀,以儆他人。三是,勤於職守,嚴格監督。小說中寫道:
衹三四日後,幾件事過手,漸覺探春精細處不讓鳳姐,衹不過是言語安靜,性情和順而已。……每於夜間針綫暇時,臨寢之先,坐了小轎帶領園中上夜人等各處巡察一次。……因而裏外下人都暗中抱怨說:“剛剛的倒了一個‘巡海夜叉’,又添了三個‘鎮山太歲’,越性連夜裏偷着吃酒頑的工夫都沒了。”
事實說明,探春的“改革”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生於末世運偏消”,這是對探春命運的寫照。她的“改革”儘管收到了成效,但對數百口人的大傢族每天的龐大開支來說不過是杯水車薪,可解小睏難救大火。最終她以自己的遠嫁結束了這場“改革”的嘗試!
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無法與時運相抗衡。即使有探春的政治頭腦和才幹也無法改變賈傢滅亡的命運。但探春是一個智者、勇者,她以自己的“改革”展示了那個時代閨閣精英的風采。她嚮世人證明了那個時代並不缺少人才,缺少的是一種能夠提供發揮才幹機遇的嶄新制度!
2005年11月30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紅樓一春夢 |
|
|
捲首絮語 | 祭曹雪芹逝世二百四十周年文 | 此書係自愧而成 | 通靈寶玉:一塊被幻化的頑石 | 賈寶玉:前身是一塊“美石” | 智而通則悟 | 難得糊塗 | 寧榮二公的囑托與寧國府的祭宗祠 | 實非別書之可比 | 《紅樓夢》中的一樁難解之謎 | 尤氏心內有什麽“病”? | 看着明白人,倒都是些呆子! | 一支《寄生草》,填的真妙 | 一日倘或樂極生悲 | 裙釵一二可齊傢 | 萬不可奢華過費 | 敏探春“興利除弊” | 三人成衆,衆志成城(1) | 三人成衆,衆志成城(2) | 不過實錄其事 | 我心裏進不去,也白過了一世 | 娶妻當如薛寶釵 | 嬌養太過,競釀成個盜蹠習性(1) | 嬌養太過,競釀成個盜蹠習性(2)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