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诗歌文集 》  历代婉约词选     》
第十七集
    
佚名 Yi Ming
  
  生查子 --- 软金杯 (金章宗)
   风流紫府①郎,痛饮乌纱岸。
   柔软九回肠,冷怯玻璃盏。
   纤纤白玉葱②,分破黄金弹。
   借得洞庭春③,飞上桃花面。
   【作者简介】
   金章宗,名璟,世宗嫡孙,于大定二十九年嗣位,在位二十九年,《词林纪事》根
   据《归潜志》载:金章宗天资聪悟,诗词多有可称者。
   其宫中绝句云:“五云金碧拱朝霞,阁楼峥嵘帝子家。三十六宫帘尽卷,东风无处
   不杨花。”其词有《软金杯》等名篇。
   【注释】
   ①紫府:道家称仙人所居。这里泛指宫廷。
   ②玉葱:形容美女之手。
   ③洞庭春:名酒。亦名“洞庭春色”。
   【评解】
   这首咏物小词,写得很有特色。上片写仙郎风流痛饮,金杯柔软可爱。下片写纤手
   斟酒,一杯“洞庭春”,飞上桃花面。
   全词柔和细腻,曲折有致。
   小重山 (章良能)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
   雨余风软碎鸣禽①,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
   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作者简介】
   章良能字达之,宋代丽水(今属浙江)人,居吴兴。淳熙五年进士,除著作佐郎,
   宁宗朝官至参知政事。间作小词,极有思致。
   【注释】
   ①碎鸣禽:唐杜荀鹤诗:“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评解】
   这首咏春小词,语言清浅,喻意较深。上片描绘春光春色。柳暗花明,春满人间,
   小阑芍药,雨后鸣禽。春光明媚,景色宜人。下片抒发韶华易逝,青春难寻的喟叹。不
   必沉吟往事,且趁大好春光,登临游赏。旧游易寻而“少年心”已无处可寻矣。结句含
   蕴无限,感喟殊深,全词和婉工丽,曲折含蓄,优美动人。
   人月圆 (吴 激)
   南朝①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②。
   旧时③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④,宫鬓堆鸦⑤。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⑥。
   【作者简介】
   吴激字彦高,自号东山。金建州(今福建建瓯)人。宋宰相栻之子,米芾之婿。官
   翰林待制。皇统(金熙宗)初,出知深州(今河北省县名)。著有《东山集》。
   【注释】
   ①南朝:一称六朝,即相继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市)的吴、东晋、宋、齐、梁、陈
   六个朝代。 伤心事,亦作“伤心地”。
   ②后庭花:词曲名。
   ③“旧时”三句:系化用刘禹锡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而成。
   ④仙肌胜雪:形容美人的肌肤比雪还白。
   ⑤宫鬓堆鸦:形容宫中美人的鬓发颜色象鸦羽。故曰“堆鸦”。
   ⑥“江州”三句:系融化白居易诗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同
   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而来。
   【评解】
   此词怀古感事。作者本为宋人,盖有伤于北宋王朝之覆灭,南宋偏安江左,中原恢
   复无望。上片痛国家沦陷,下片悲人民流离。南朝诸代,国祚短促,相继灭亡,本属伤
   心之事。而统治者不以此为鉴,还在唱《后庭花》那样的靡靡之音,荒淫无度,宜其重
   蹈覆辙之祸。当日中州甲第,久易主人;南国佳人,香消尘梦。商女琵琶,弹不尽沦落
   生涯;司马衫袖,湿多少同情眼泪。盛哀之相因,古今所同慨。此词化用唐人诗句,最
   为突出。借前人的现成语,写自己的心里话,不独句调浑成,演唱顺口,亦且由彼及此,
   悟境殊深。
   诉衷情 (吴 激)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
   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
   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
   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①。
   【注释】
   ①华颠:头上白发。
   【评解】
   此词写旅途中思念家乡的急切心情。归心如箭,遂一夜无眠。启程时犹有残月,临
   渡时已细雨霏霏。旅途景物,略不关情,盖一心已在思量归家后光景。“童稚”两句,
   有“近乡情更怯”之感。
   鹧鸪天 --- 赏荷 (蔡松年)
   秀樾①横塘十里香,水光晚色静年芳。
   燕支②肤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幕云秋影照潇湘。
   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作者简介】
   金词人蔡松年字伯坚,父蔡靖,官真定判官,遂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累官吏
   部尚书,参知政事。进拜右丞相。《中州乐府》云:
   蔡丞相镇阳别业,有萧闲堂,自号萧闲老人,百年以来乐府,推伯坚与吴彦高,号
   吴蔡体。著有《萧闲公集》。
   【注释】
   ①樾:树荫,道旁林荫树。
   ②燕支:即胭脂。
   【评解】
   周紫芝《竹坡诗话》云:金九主百一十八年间,独蔡松年丞相乐府,与吴彦高东山
   乐府,脍炙艺林,推为吴蔡体。本词以拟人手法,咏荷抒怀。上片写“水光晚色”,十
   里荷香,花如胭脂,叶似翡翠。下片写暮云秋影,月照潇湘。魂逐凌波,西风夜凉。全
   词意境清幽,辞语工丽。抒情细腻,婉艳多姿。
   鹧鸪天 (刘 著)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①怨楼闲。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②。
   翰林③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④忍泪看。
   【注释】
   ①羌管:即羌笛。西北羌族之乐器。
   ②“倒流”句:夸张地写月下畅饮,酒如天河倒流入杯。
   ③“翰林”句:用欧阳修《赠王安石》诗句,此以李白自况。
   ④吴姬:泛指江南美女。
   【评解】
   雪照山城,玉指生寒。一声羌笛,更引起对江南的怀念。
   江南已梅开几度,而人生天涯,鬓发已斑,何堪羁旅之苦,无限怀远之情。“羌管”
   与“玉指”相衬,用字工巧。下片写星月之夜,痛饮浇愁,逆想如将万种幽怨诉之于诗,
   吴姬亦当和泪而读。与上片掩映,益增凄切。
   乌夜啼 (刘 迎)
   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
   青衫记得章台①月,归路玉鞭斜。
   翠镜啼痕印袖,红墙醉墨笼纱。
   相逢不尽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作者简介】
   刘迎字无党,号无净居士,东莱(今山东掖县)人。金世宗大定十三年,因荐书封
   策,为当时第一。明年登进士第。官豳王府记室,改太子司经。金显宗特亲重之。有诗
   文乐府,号《山林长语》。
   【注释】
   ①章台:秦、汉宫名。此外当指妓女所居。
   【评解】
   此词委婉地写出了春夜怀人的幽思。上片借景抒情。离恨萦怀,梦魂长绕,柳色青
   青,月照梨花。眼前景色,撩人春思。下片着意抒怀。啼痕印袖,醉墨笼纱。偶然相逢,
   不尽欲言。结句“春思入琵琶”,给全词增添无限情韵。
   谒金门 (王庭筠)
   双喜鹊,几报归期浑①错。
   尽做②旧愁都忘却。新愁何处著。
   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③。
   不道④枝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
   【作者简介】
   王庭筠字子端,河东(属山西)人。金大定十六年举进士,官至翰林修撰。工诗词,
   书画亦精美。自号南华山主,或称黄华老人。著有文集四十卷,今佚。《中州乐府》收
   其词12首。
   【注释】
   ①浑:都。
   ②尽做:尽管。
   ③“瘦雪”二句:形容花被风吹落,如雪残存,而青子已装点余萼。
   ④不道:不料。
   【评解】
   这首词,首句以双鹊报喜,几番出错起兴。“尽做”句,退一步说,愈见旧思新愁
   无法排遣。所谓新愁,即下片所言春残花尽,而风犹不止。“不道枝头无可落,东风犹
   作恶”,给全词增添无限意。
   凤栖梧 (赵 可)
   霜树重重青嶂小。高栋飞云,正在霜林梢。
   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
   
   翠色有无眉淡扫①。身在西山,却爱东山好。
   流水极天横晚照。酒阑望断西河道②。
   【作者简介】
   赵可字献之,山西高平人。金贞元二年进士。官至翰林直学士。风流有文采。诗,
   乐府,皆传于世。著有《玉峰散人集》。
   【注释】
   ①“翠色”句:言远山如翠眉,在若有若无之中。
   ②西河道:即河西走廊,今甘肃省黄河以西一带。
   【评解】
   此词即今所称《蝶恋花》调之正体。宋人作此调者,以东坡“天涯何处无芳草”一
   阕最有情味。赵可此词,首句与下片均从山色着墨,令人恍觉“秋容”竟是山容。东坡
   词结句“多情却被无情恼”,人在词外;此首结句“酒阑望断西河道”,人在词中。
   玉漏迟 --- 咏杯 (元好问)
   淅江①归路杳,西南却羡、投林高鸟②。
   升斗微官,世累苦相萦绕。
   不似麒麟殿③里,又不与、巢由④同调。
   时自笑,虚名负我,半生吟啸⑤。
   扰扰⑥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
   钟鼎山林⑦,一事几时曾了。
   四壁秋虫夜雨,更一点、残灯斜照。
   清镜晓,白发又添多少。
   【作者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金宣宗兴定五年中进士,历
   任金朝南阳等县县令,官至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回乡从事著述,编纂了金代
   史料《壬辰杂编》和金诗总集《中州集》。他的词多取法苏辛豪放之风,亦不废婉约风
   格。在金词中,其成就较高。有《元遗山诗集》、《遗山乐府》。
   【注释】
   ①淅江:即今河南淅川。
   ②高鸟:暗指高人隐士。
   ③麒麟殿:即麒麟阁。汉宣帝曾画功臣霍光、张安世、赵充国、苏武等十一人于其
   上。
   ④巢由:巢父,许由,皆古之高士。
   ⑤吟啸:悲慨声。
   ⑥扰扰:纷扰。
   ⑦钟鼎山林:钟鼎,指富贵。山林,指隐逸。
   【评解】
   这是一首抒怀词。上片先写对故国有可望而不可即之叹;
   次言对功名仕宦有味同嚼蜡之嗟;再写隐显莫是,啼笑皆非的矛盾心情。下片叹时
   光流驶,马足车尘,青春消尽;山林钟鼎,事无了期;夜雨秋虫,残灯独对;晓添白发,
   对镜生愁。俯仰两间,怅恨何已;全词除“四壁”两句正面写景外,都属叙事、抒情。
   文笔婉曲,有行云流水之妙。
   虞美人 (元好问)
   槐阴别院宜清昼,入座春风秀。
   美人图子阿谁留。都是宣和名笔①,内家②收。
   莺莺燕燕分飞后,粉淡梨花瘦。
   只除苏小③不风流。斜插一枝萱草,凤钗头。
   【注释】
   ①宣和名笔:北宋宣和年间的名画。 宣和:宋徽宗年号。名笔:
   名画家的手笔。
   ②内家:皇家。
   ③苏小:钱塘名妓。
   【评解】
   此词咏美人图。上片写槐阴清昼,入座春风。美人图子,宣和名笔。下片对画中人
   的咏叹。莺燕纷飞,粉淡花瘦。而凤钗斜插,苏小风流。全词委婉含蓄,意境清幽。
   渔家傲 (段克己)
   诗句一春浑①漫与,纷纷红紫②但尘土。
   楼外垂杨千万缕。风落絮,栏干倚遍空无语。
   毕竟春归何处所,树头树底无寻处。
   唯有闲愁将不去,依旧住,伴人直到黄昏雨。
   【作者简介】
   段克己字复之,号遁斋。稷山(今山西稷山县)人。金朝进士。入元不仕。著有
   《遁斋乐府》一卷。
   【注释】
   ①浑:简直。全。
   ②红紫:指落花。或当另有寄喻。
   【评解】
   此词从眼前春景,抒写惜春情绪,寄喻无限故国之思。上片写暮春时节,柳丝飞絮,
   落花成尘。栏干倚遍,空无一语。
   惆怅满怀,无处诉说。下片春归无处寻觅,唯有闲愁将不去,依旧伴人住。春雨绵
   绵,直到黄昏。全词思绪缠绵,宛转工丽。含蓄蕴藉,寄喻殊深。结尾一句,为全词增
   添无限情韵。
   朝中措 (完颜璹)
   襄阳①古道灞陵桥②。诗兴与秋高。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
   霜清玉塞③,云飞陇首④,风落江皋⑤。
   梦到凤凰台⑥上,山围故国周遭。
   【作者简介】
   完颜璹字子瑜,金世宗之孙,越王之长子。据《归潜志》云,璹虽系贵族,而一室
   萧然,琴书满案。所居有樗轩,又有如庵。自号樗轩老人。其诗号《如庵小藁》。
   【注释】
   ①襄阳:今湖北襄樊市。
   ②灞陵桥:在陕西西安东。
   ③玉塞:玉门关。
   ④陇首:亦称陇坻、陇坂,为陕西宝鸡与甘肃交界处险塞。
   ⑤江皋:江边。
   ⑥凤凰台:在江苏南京。
   【评解】
   此词实为怀古之作。词中所举襄阳古道、灞桥、玉塞、陇首、凤凰台,均是前人送
   别、登临、歌咏之地,故怀古情调极浓。上片末二句用苏轼词语,下片末句用刘禹锡诗
   语,均不露凑泊之迹,反增高古。
   浣溪沙 (无名氏)
   五里竿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①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陕灼②,看山恰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注释】
   ①橹、棹:均为划船工具。
   ②陕灼:即陕输,亦即闪灼,不定貌。
   【评解】
   此词上下片均以“是船行”作断语,描写舟行时心理上之错觉。上片言顺风张帆,
   风力虽微,借水流之势而船自行。
   下片言如山逆舟行方向而进之幻觉,更为乘舟者所常有,故读来倍觉亲切有味。
   临江仙 --- 忆旧 (张宏范)
   千古武陵溪①上路。桃源②流水潺潺。
   可怜仙侣剩浓欢。黄鹂惊梦破,青鸟③唤春还。
   回首旧游浑不见。苍烟一片荒山。
   玉人何处倚栏干。紫箫④明月底,翠袖暮云寒。
   【作者简介】
   张宏范字仲畴,定兴(今河北定兴县)人。元朝中统初,授行军司马。累官镇国上
   将军,蒙古汉军都元帅,赠银青荣禄大夫,平章事。
   能文善武,兼擅诗词,为元朝武将中不可多得者。
   【注释】
   ①武陵溪:泛指清净幽美,避世隐居之地。
   ②桃源:陶渊明《桃花源记》称晋太元中武陵渔人进入桃花源。
   ③青鸟:《山海经》中西王母所使之青鸟。后来借指使者。
   ④紫箫:紫色箫。戴叔伦《相思曲》:“紫萧横笛寂无声。”
   【评解】
   此词抒情气氛极浓。武陵路上,依然桃源流水。仙侣去后,留下绵绵相思。虽然黄
   鹂惊梦,青鸟唤春,而旧游安在!
   回首往事,感慨万千。眼前唯有苍烟一片,荒山横目,玉人何处!结尾两句,情思
   缠绵,余意无限。通篇情深意挚,曲折宛转。柔和含蓄,意境幽美。
   青玉案 (顾德辉)
   春寒恻恻春阴薄①。整半月,春萧索②。
   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红入花腮③青入萼。尽不爽④,花期约。
   可恨狂风空自恶。晓来一阵,晚来一阵,难道都吹落?
   【作者简介】
   顾德辉,一名阿瑛,字仲瑛,元代昆山(江苏昆山)人。举茂才,署会稽教谕,辟
   行省属官,皆不就。避张士诚之召见,断发庐墓,自称金粟道人。
   《语林》云:“顾仲瑛风流文雅著称东南,才情妙丽。”著有《玉山草堂集》。
   【注释】
   ①恻恻:凄清。 薄:侵迫。
   ②萧索:萧条,冷落。
   ③花腮:即花靥。
   ④不爽:不失约,不违时。
   【评解】
   半月春阴,一朝放晴,幽鸟对语,双双飞去。全是眼前景,拈来却涉笔成趣。花虽
   开罢、结实,绿肥红瘦,不爽季节之序,但狂风可恶,岂欲尽数吹落?南唐后主《乌夜
   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常恨朝来寒雨晚来风”,为此词末四句所本。
   蝶恋花 (顾德辉)
   [陈浩然招游观音山,宴张氏楼。徐姬楚兰佐酒,以琵琶度曲。郯云台为之心醉。口
   占戏之。]
   春江暖涨桃花水。画舫珠帘,载酒东风里。
   四面青山青似洗,白云不断山中起。
   过眼韶华①浑有几。玉手佳人,笑把琶琶理。
   枉杀云台标内史,断肠②只合江州死。
   【注释】
   ①韶华:美好时光。
   ②“断肠”句:用白居易《琵琶行》诗意。
   【评解】
   这是一首在宴饮游乐中即席所赋之词。即景抒情,情景交融。上片着意描绘春景。
   桃花水暖,春江泛舟,四面青山,白云环绕。美景良辰,助人游兴。下片着意写人。佳
   人玉手,笑理琵琶;云台内史,为之心醉。此词虽为戏作,不难看出作者出色的艺术才
   能。
   点绛唇 (曾允元)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
   数声啼鸟,梦转①纱窗晓。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
   长亭②道,一般芳草,只有归时好。
   【作者简介】
   曾允元字舜卿,号鸥江,元江西太和人。生平事迹不详。
   【注释】
   ①梦转:犹梦觉。
   ②长亭:古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为饯别、暂歇之处。
   【评解】
   此词写闺情。新颖别致,不落俗套。一夜东风,原应罗愁织恨,而词中却说“枕边
   吹散愁多少”;“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往往引起人们叹春惜花,无限感伤,而词中
   偏说“只有归时好”。在即将结束羁旅生活、踏上归程的征人眼中,长亭道上的芳草也
   在分享着他内心的喜悦。全词清丽婉约,情景交融。
   蝶恋花 --- 送春 (刘 铉)
   人自怜春春未去,萱草石榴,也解留春住。
   只道送春无送处,山花落得红成路。
   高处莺啼低蝶舞。何况日长,燕子能言语。
   付与光阴相客主①,晴云②又卷西边雨。
   【作者简介】
   刘铉字鼎玉。生平事迹无考。见《元草堂诗余》。
   【注释】
   ①相客主:即互为客主。此句意谓对于光阴来说,春去夏来,犹如送往迎来,客主
   易位。
   ②“晴云”句: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此句
   即暗用其意,谓春去亦非无情。
   【评解】
   这是一首送春词,却无惯常的伤感情绪。开篇即说人自怜春而春实未去,它被留在
   萱草丛中、石榴花间;继又说送春无处,而山花落红即其归处,似乎巧妙地解答以往诗
   词中“春归何处”的疑问。下片更以莺啼蝶舞、日长燕语,谓夏之代春看似无情,实却
   有情。处处别开生面,给人以新鲜之感。
   乌夜啼 --- 石榴 (刘 铉)
   垂杨影里残红。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①。
   暮雨急,晓霞湿,绿玲珑。比似②茜裙③初染一般同。
   【注释】
   ①不怨东风:言春日百花为东风吹落,石榴入夏而开,故不怨。
   ②比似:好象,犹如。
   ③茜裙:用茜草根染成的红裙。
   【评解】
   春去夏来,落红无数。而石榴花却在此时怒放,暮雨晓露,绿叶愈加玲珑剔透,新
   花更是如茜初染,勃发出无限生机。末句“初染”与首句“残红”相对应,时序荏苒之
   意宛在。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一集 | 第二集 | 第三集 | 第四集 | 第五集 | 第六集 | 第七集 | 第八集 |  | 第九集 | 第十集 | 第十一集 | 第十二集 | 第十三集 | 第十四集 | 第十五集 | 第十六集 |  | 第十七集 | 第十八集 | 第十九集 | 第二十集 | 第二十一集 | 第二十二集 | 第二十三集 | 第二十四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