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1978歷史不再徘徊   》 第17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5)      凌志軍 Ling Zhijun

  毛澤東傳話要他的下級陳雲去想辦法。陳雲為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此時正拖着多病之身在北京以外的地方休息。於是,事情轉由薄一波帶着幾位管理糧食的官員去完成。就在這些官員煞費苦心想方設法的時候,告急的報告又接二連三地呈來。事情果如糧食部的報告所預料,京津二市原本需要七億五千萬公斤小麥,可是衹能收到五億公斤,城裏人在三個月內把這些糧食買去一半,卻要用另外的一半來維持八個月的生計。9月4日,令人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私商得悉政府的艱難,群聚起來火上澆油,在兩個小時裏把市場上的糧食統統買去,囤積居奇,接着又蜂擁徐州搶購黃豆。一個叫做王雨農的人,獨自買去二十五萬公斤。又幾天後,江西市面上的稻穀也被一掃而光。情勢如箭在弦上,混亂一觸即發。北京情急火燎地電告東北,需二十一億公斤糧食入關。東北三省嚮有"糧倉"之譽,照理將糧食運抵京城救急不應成為問題,可是現在他們卻說衹能運來七億公斤,而且不知何時才能啓程。事情發展到如此地步,陳雲再也沒有養病的閑情。他回到北京,對他的同事坦言,他挑了"一擔炸藥",前邊是黑色的,後邊是黃色的,"都是危險傢夥"。陳雲說,如果他搞不到糧食,城裏人要爆炸;如果他強行徵糧,鄉下人要爆炸。
  毛澤東顯然被陳雲描述的事實所震動,"馬剋思和恩格斯從來沒有說過農民一切都是好的",看來這是一個英明的預見。即令他們可以毫無保留地支持城市,他對於自耕農戶的增産能力也至為懷疑。10月2日,毛澤東嚴肅地告誡政治局裏的同事,說在共産黨的面前豈止是一擔炸藥,分明是一場戰爭,"要打一仗。一面對付出糧的,一面對付吃糧的"。看來這一仗的艱難不次於與蔣介石八百萬軍隊的對抗,因為他在二者中間必擇其一。
  實際上,在這一年的十月初政治局會議召開的時候,選擇已經作出。前一天晚上本為國慶之夜,天安門廣場上萬民同慶,人民朝着天安門城樓上的領袖不住地歡呼。這座城樓上並不僅僅衹有檢閱的站臺和雕欄,在縱深一點的地方,是一個巨大的殿堂。黨的領袖們此時聚集在這裏,陳雲擬出八種辦法供大傢選擇,"統購統銷"為其中最嚴厲的一種。最後大傢一致認定,非此種嚴厲手段不足以度過危機。
  兩周以後,"統購統銷"為政治局批準。由政務院也即當日的國務院發佈命令,將此方針昭告天下。糧食市場隨即一律關閉,而由政府取代其責,衹有西藏和臺灣不在其中。這一方針的要旨在於,買賣糧食乃是政府專有的權力,其餘均為非法。農民必須依照政府所定之數量、品種和價格將自己的收穫賣給國傢。縱使荒年減收亦不可免,是為徵購。假如農傢由於荒年或者政府徵購過多,而至自傢糧食不足食用,則政府在核準之後會酌情提取國庫存糧賣給農民。這種做法有一個無論百姓還是官員人人皆懂的說法,叫做"返銷"。城裏人亦須按照政府規定的數量、品種和價格購買糧食,其配給之數量,因人的性別、年齡、職業以及居住地區的差異而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城鎮中的大約五幹萬家庭,每傢均有一個購糧本,憑藉糧本方能取得糧票。本中細細註明家庭所有人員的情況,以備核查。如果不能出示糧票,則無論有多少錢也不能買到一片面包。這種制度在中國奉行二十二年之久,始終顛撲不破,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方有人提出疑義。
  不過,用這種近於強迫性質的制度將糧食置於政府的掌握之中,是要冒着農民離心離德的危險的,實行起來在技術上也有許多難以剋服的障礙。當日鄉下的自耕農戶多至一億一千萬,數量龐大而又居住分散,無論多麽有效率的行政組織,根本無法知道每一農戶的豐歉多寡,即使知道了又如何逐戶徵取無誤?假如農民紛紛隱瞞産量藏匿糧食,政府又能以什麽辦法加以應對?
  我們的政黨和政府既以組織見長,當然還要從組織的途徑去尋求希望。毛澤東具有足夠的勇氣和自信來完成這一切。他將"互助合作的糧食徵購"並提為改造農村的一翼,即把散亂的自耕農戶收攏為若幹規模較大的合作社,以此掌管着農民全部的生産活動以及生活消費,由黨的堅决信奉者出任合作社領導,其尊嚴又足以控製鄉裏農民的意志。對於政府來說,掌握合作社也就掌握了全體農民。1953年12月,幾乎是在發佈了統購統銷命令的同時,共産黨又製定了發展農業合作社的决議,合作化的進程自此大大提前。這局面被毛澤東形容為"太多的小辮子梳成大辮子",這樣一來,他所主張的"一翼"之戰略,也就可以暢行。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1)第2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2)第3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3)
第4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4)第5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5)第6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6)
第7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7)第8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8)第9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9)
第10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10)第11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11)第12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12)
第13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1)第14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2)第15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3)
第16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4)第17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5)第18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6)
第19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7)第20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8)第21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9)
第22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10)第23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11)第24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1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