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考古中國:夏商周斷代工程解密記   》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6)      嶽南 Yue Na

  1952年秋,由中央文化部文物局、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學聯合舉辦的全國第一屆考古人員訓練班,經過在北京大學進行考古知識學習之後,即到鄭州進行田野考古發掘實習。在著名考古學家郭寶鈞等人的帶領下,訓練班學員以二裏崗為重點,拉開了對鄭州商代遺址考古發掘的序幕。
  為配合鄭州城市基本建設,做好文物保護、考古發掘工作,河南省文管會於1953年成立了鄭州市文物工作組,由安金槐任組長,具體負責管理、組織鄭州商代遺址的考古調查與發掘事宜。通過1953年至1954年對鄭州二裏崗一帶商代遺址的發掘,根據出土的主要陶器形製特徵,清楚地判斷出鄭二裏崗的商代陶器稍早於河南安陽殷墟商代晚期。為了便於把鄭州二裏崗商代遺址與安陽殷墟商代晚期遺址有所區別,考古人員即把鄭州商代遺址的時代以最早發現地與發掘地的二裏崗命名為“鄭州商代二裏崗期”,並依據鄭州二裏崗商代遺址的上下地層疊壓關係和上下層內包含主要陶器特徵的明顯變化,在時代上又區分為上、下兩大層,即“商代二裏崗期下層”和“商代二裏崗期上層”兩期,從而使鄭州商代二裏崗期遺址成為衡量商代前期文化的一把標尺,並為此後在全國各地商代考古學所應用。
  1954年至1955年春,由安金槐任考古隊長的工作人員,在鄭州舊城內外相繼發現了大面積的商代二裏崗期遺址,並有一部分相當於夏代或商代前期偏早階段的鄭州洛達廟類型遺址(相當於後來發現的“二裏頭文化遺址”)和相當於安陽殷墟商代晚期的鄭州商代人民公園期遺址。通過發掘,弄清了三者的早晚層次相疊壓的地層關係,從而為證明鄭州商代二裏崗期遺址早於安陽殷墟商代晚期遺址,而又略晚於洛達廟文化遺址提供了地層學依據。
  與此同時,在鄭州商代遺址中,還相繼發現了商代二裏崗期的鑄造青銅器、燒製陶器和製作骨器的各種作坊遺址。從遺址出土的陶製品種來看,這兩處鑄銅作坊之間似乎已有所分工。此外,還出土了一片類似安陽殷墟甲骨文的所謂“習刻文字”。這些商代二裏崗期遺跡與遺物的發現,對研究鄭州商代遺址的性質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1955年秋天,鄭州市城市建設局在鄭州商代遺址東北部的白傢莊一帶挖掘壕溝、鋪設地下排水管道工程中,發現了一片堅硬的夯土層和許多陶片。河南省文物工作隊第一隊得知後,立即派安金槐前往進行考古調查。通過實地發掘,在小墓中出土了許多商代二裏崗期的陶器、骨器、石器等遺物。由此可見,這裏發現的夯土時代不會晚於商代二裏崗期。從夯土層內包含的陶片等遺物來看,沒有發現比商代二裏崗期時代再晚的遺物。以此證明,這裏發現的夯土層應是屬於商代二裏崗期。
  考古人員開始根據商代夯土的邊沿繼續嚮夯土周圍進行地下考古鑽探。通過鑽探得知,這一商代夯土層,其南、北都已到了夯土邊沿,寬20多米;而夯土層的東、西兩側則一直延伸着,始終找不到邊緣。繼續鑽探至1955年鼕,已鑽探出商代夯土東西長約100多米,其東、西兩端仍繼續在延伸着。這時,安金槐與他的同事纔意識到這裏發現的延續如此之長的商代夯土,已不可能是商代大墓中填打的夯土了。又經過近半年的追蹤鑽探,安金槐等考古人員驚奇地發現,在鄭州已發現的商代夯土層構成的南北長約2000米、東西寬約1700餘米、略呈南北縱長方形的夯土遺址,原來是一座古老的城垣!
  從鑽探的整個情況看,鄭州商代夯土城垣遺址圍鄭州一圈,全長6960米,包含範圍比鄭州舊城還大三分之一。這個發現立即引起了國內考古界的高度重視,因為它是當時中國考古工作中發現的最早的一座商代城垣遺址。由於已被國內外考古界與歷史界所公認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的安陽殷墟一直沒有發現夯土城垣遺址,這次突然在比安陽殷墟還要早的鄭州商代前期的遺址中發現了一座規模巨大的商代夯土城垣遺址,讓人感到大為振奮。從1973年春季起,他們開始在商城內進行全面的考古鑽探調查與試掘,以尋找商代宮殿建築基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章 千年夢尋(1)序章 千年夢尋(2)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1)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2)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3)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4)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5)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6)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7)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8)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9)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1)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2)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3)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4)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5)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6)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7)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1)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2)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3)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4)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5)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6)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