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康震評說蘇東坡 》
第17節:二、步入仕途(10)
康震 Kang Zhen
他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又說:"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超越的結局不是寂滅,而是回歸。回歸人生,回歸情感,既然有情感,就有圓,就有缺,因為一切都是終點,一切都是永遠;一切都是空幻中水天明媚,一切都是寂滅中生機宛如。
永遠有多遠?月光有多遠,就有多遠。
蘇軾的這首中秋詞開創了中國古代詞史中超曠清邁的詞風。這首詞一出現,所有寫中秋的詩詞似乎都可以忽略不計了!
現在,我們似乎可以回答剛開始提出的那個問題了:蘇軾雖然堅定地反對新法,他離開京城雖然是為了避開是非,但他决不是個書呆子,他在杭州修復水井,在密州捕殺蝗蟲,在徐州抗洪修壩,為民造福,成績顯著,得到了神宗的嘉奬,也得到了百姓的好評。而他在此期間所創作的優秀詩文,使他獲得了崇高的聲譽,也讓杭州、密州、徐州籠罩上了傳奇色彩。事實證明,蘇軾是一個有能力的好官,更是一個受人尊敬和喜愛的大文學家。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四十四歲的蘇軾將要調任湖州知州,當他帶着老婆孩子奔赴湖州的時候,他做夢都不會想到,一個巨大的災難將緊隨其後來到湖州。那麽蘇軾到底得罪了何方神聖,又遭遇了怎樣的滅頂之災?是誰最終解救了他?
請看第三章《大難臨頭》。第三章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傢講壇 |
|
|
第1節:康震評說蘇東坡序 | 第2節:一、少年成名(1) | 第3節:一、少年成名(2) | 第4節:一、少年成名(3) | 第5節:一、少年成名(4) | 第6節:一、少年成名(5) | 第7節:一、少年成名(6) | 第8節:二、步入仕途(1) | 第9節:二、步入仕途(2) | 第10節:二、步入仕途(3) | 第11節:二、步入仕途(4) | 第12節:二、步入仕途(5) | 第13節:二、步入仕途(6) | 第14節:二、步入仕途(7) | 第15節:二、步入仕途(8) | 第16節:二、步入仕途(9) | 第17節:二、步入仕途(10) | 第18節:三、大難臨頭(1) | 第19節:三、大難臨頭(2) | 第20節:三、大難臨頭(3) | 第21節:三、大難臨頭(4) | 第22節:三、大難臨頭(5) | 第23節:三、大難臨頭(6) | 第24節:三、大難臨頭(7)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