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秋水堂论金瓶梅   》 第十五回 佳人笑赏玩灯楼,狎客帮嫖丽春院      田晓菲 Tian Xiaofei

  (第十五回 佳人笑赏玩月楼,狎客帮阚丽春院)
  此回相当简短,主要是为了写此书中一个重要的节日:元宵节。欧阳修曾经写过一首著名的词: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花市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瓶儿的生日正在元宵节。此回西门庆与瓶儿在元夜偷期,与这首词上半闽的意境差相仿佛;瓶儿后来夭亡,暗合下半闽的感伤之意。《金瓶梅》全书共写了三次元宵节(此回,第二十四回,第四十二至四十六回),每一次元宵节都写得不同,十分错落有致。第三次元宵节最写得详尽、热闹,因为那是西门庆全盛时期,过去之后就全是下坡路了。金莲站在楼上看灯,和玉楼两个嬉笑不止,引得楼下人纷纷地看她。人们指手画脚地议论,妙在便有一人认出她是"卖炊饼武大郎的娘子",把金莲的历史重新演说一番。其中夹杂着一句"他是阎罗大王的妻,五道将军的妾"--正应了第二回里,将近两年之前,西门庆向王婆打听金莲的身分,王婆的回答:"他是阎罗大王的妹子,五道将军的女儿。"如今旧话重提,只是妹子与女儿变成了妻与妾,而楼下的观者评论说:"如今一二年不见出来,落的这等标致了。"金莲从年轻女子到丰绝少妇的动人变化,于此曲折地传达出来。
  月娘、娇儿"见楼下人乱",便回到席上吃酒,只有玉楼和金莲继续观望楼下的灯市,不待月娘叫她们,独自不肯还席。这一情节已经伏下后来在杏花村酒楼上玉楼看见和被李衙内看见的情景。玉楼和金莲一样,也是心思灵动、感情丰富的女人(不像吴月娘和李娇儿蠢钝无情),但和金莲不同处,是毕竟比金莲更能约束自己:当月娘与李娇儿率先离开瓶儿家时嘱咐金莲、玉楼二人早些回去,只有玉楼一人"应诺",金莲则恍若不闻。
  西门庆与瓶儿情热,从许久没去丽春院看望桂姐可见一斑,而桂姐却也没有像刚开始被西门庆梳笼时那样,西门庆几天没来就要撒娇撒痴地耍脾气或者粘着西门庆不放他走:桂姐接了别的客人而引得西门庆吃醋,再有后来因与另一个年轻的嫖客王三官儿要好而发生的风波,已经开始在此若隐若现了。
  西门庆与瓶儿初次幽会,是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至此已经四个月有余。第六十一回的回目是"李瓶儿带病宴重阳",其时瓶儿因思念亡儿,已经寿命不永,九月十七日便一命呜呼。瓶儿一死,譬如元宵节人散,一片华灯辉煌,至此渐渐烟消火灭,死后的四个月,是本书的第四个元宵节,然而其时西门庆已经抱病,且死于四天之后的正月二十一日也。本书于各个节日,特别着眼于重阳、元宵、清明,书的后半,西门庆死后,更是特别摹写清明,盖有深意在焉。一个是"重九",谐音长"久",又自古与祈求长生不老有关(所谓"世短意恒多,斯人乐久生。岁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陶渊明《九日闲居》),另一个是所有节日里最公众化、最繁华热闹、但也是最能象征好景不长的,因为放烟火、点灯,都是辉煌而不持久之物也(《红楼梦》便正是以甄士隐在元宵丢失女儿英莲开始全书十二钗的描写,而和尚道士对他说出的诚诗,最后两句也止是"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至于清明,是上坟的季节,却也是春回大地的季节:死亡与再生奇妙地交织在一起。玉楼也正是在给西门庆上坟时,爱上了李衙内。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千古一奇梅
作者简介前言
第一回 西门庆热结十弟兄,武二郎冷遇亲哥嫂第二回 俏潘娘帘下勾情,老王婆茶坊说技
第三回 定挨光王婆受贿,设圈套浪子私挑第四回 赴巫山潘氏幽欢,闹茶坊郓哥义愤
第五回 捉奸情郓哥定计,饮鸩药武大遭殃第六回 何九受贿瞒天,王婆帮闲遇雨
第七回 薛媒婆说娶孟三儿,杨姑娘气骂张四舅第八回盼情郎佳人占鬼卦,烧夫灵和尚听淫声
第九回 西门庆偷娶潘金莲,武都头误打李皂隶第十回 义士充配孟州道,妻妾玩赏芙蓉亭
第十一回 潘金莲激打孙雪娥,西门庆梳笼李桂姐第十二回 潘金莲私仆受辱,刘理星魇胜求财
第十三回 李瓶姐墙头密约,迎春儿隙底私窥第十四回 第十四回花子虚因气丧身,李瓶儿迎奸赴会
第十五回 佳人笑赏玩灯楼,狎客帮嫖丽春院第十六回 西门庆择吉佳期,应伯爵追欢喜庆
第十七回 宇给事劾倒杨提督,李瓶儿许嫁蒋竹山第十八回 赂相府西门脱祸,见娇娘敬济销魂
第十九回草里蛇逻打蒋竹山,李瓶儿情感西门庆第二十回 傻帮闲趋奉闹华筵,痴子弟争锋毁花院
第二十一回 吴月娘扫雪烹茶,应伯爵簪花邀酒第二十二回 蕙莲儿偷期蒙爱,春梅姐正色闲邪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