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論語正解   》 第17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6)      劉德江 Liu Dejiang

  子貢才華很高,在孔門弟子中,他在事功等方面有過人的表現,能成功地經營工商,在政治、外交方面也很出色。孔子擔心他很容易犯不饒恕人、不體諒人的毛病,因此把一個"恕"字和一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單單送給子貢,即是因材施教,讓他剋服自己的缺點。而對於今人來說,這種意義簡直達到了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地步,衹能說孔子的這種思想實在是高。
  在中國歷史上,奉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箴言的一代明君可以說非唐太宗莫屬。貞觀初年,唐太宗就已經形成了一套屬於自己的為人君主的觀念,並且其觀點非常明確。他認為一個人所招致的禍患不是由於外界因素導致的,而是被個人的欲望所牽連,最終自己害了自己。倘若貪於佳餚美味,沉醉於歌舞美女,被欲望所牽製,國事便會因此荒廢,百姓也會遭受各方面的侵擾。
  貞觀二年的夏天,唐太宗住在低矮而潮濕的皇宮裏,大臣們都勸告他將宮殿改建一下,以便住得更舒服一些。唐太宗搖着頭說道:"朕富有四海,處理事情都應設身處地。擴建宮殿屋宇、觀賞池臺,老百姓都不希望朕這麽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勞苦疲憊之事,怎能強加給百姓呢?"唐太宗的所作所為,無一不讓臣民們欽佩。全國上下各級官吏乃至王宮貴族都不敢鬍作非為、盤剝人民,民風儉樸。這樣幾年下來,牢房中已沒有犯人,路邊也沒有因饑荒而死的人。據史書記載,貞觀之年,社會繁榮穩定到這個程度,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從唐太宗身上可以看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自己要對別人做什麽事時,首先應該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想想自己是否願意接受這樣的事實,如果自己不願意,就不能這麽做,因為別人肯定也不會願意的。簡單地說,孔子所奉行的"寬恕之道"也就是心懷他人。這個世界並不是我們一個人的世界,這個世界上還有千千萬萬人和我們生活在一起,每一個人都和自己一樣希望有幸福的生活,如果我們想要生活的幸福,就不能為了自己的幸福而損害到他人的幸福。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生存和發展的權利,我們不能為了一己之利而剝奪他人取得幸福的權利。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見一些我們不希望發生的事,那我們要怎樣面對呢?
  一日,張阿姨患病去醫院輸液。年輕的小護士為她紮了兩針都沒有把針紮進血管,眼見着針眼處泛起了青包。疼痛之時,她正想抱怨幾句,但擡頭看到了小護士額頭上布滿了密密的汗珠,那一刻她突然想起了她的女兒。於是她安慰小護士說:"不要緊,再來一次!"在張阿姨的鼓勵之下,第三針果然成功了。小護士終於鬆了一口氣,她連聲說:"阿姨,對不起。我真該感謝您讓我紮了三次。我是來實習的,這是我第一次給病人紮針,我太緊張了,要不是您的鼓勵,我真不敢給您紮了。"張阿姨告訴她,她也有一個和她差不多大的女兒,正在醫科大學讀書,她也將有她的第一位患者,也會遇到同樣的情況,她真希望她女兒的第一次紮針也能得到患者的寬容和鼓勵。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將心比心"。"將心比心",這是老百姓常說的一句善解人意的俗語。先不用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我們每個人,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也都會有各種角色轉換。在這裏你可能是強者,而到另一處可能就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弱者,我們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就最好先去那樣對待別人。其實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一點並不難,衹要換位思考一下就能得出結論。故事中的張阿姨就做到了這一點。我們在生活中,如果每個人能多點將心比心的覺悟,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與敬愛,對孩子懷有一份憐愛與關懷,這樣便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少一些計較和猜疑。
  仁者先苦後甜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閃耀着樸素的大公無私的思想光輝的話,並不是近現代人說的,而是生在九百年前的范仲淹所言。一提到范仲淹,大傢就會想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而一聽到這句話,大傢就會想到范仲淹,對他這種崇高的境界感到欽佩。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言第2節:第一節 何為仁(1)
第3節:第一節 何為仁(2)第4節:第一節 何為仁(3)
第5節:第一節 何為仁(4)第6節:第一節 何為仁(5)
第7節:第一節 何為仁(6)第8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1)
第9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2)第10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3)
第11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4)第12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1)
第13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2)第14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3)
第15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4)第16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5)
第17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6)第18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7)
第19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8)第20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1)
第21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2)第22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3)
第23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4)第24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5)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