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論語》心得 》
第17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7)
傅佩榮 Fu Peirong
孔子感慨說:“我不曾見過剛強的人。”有人答道:申棖是這樣的人。孔子說:“棖也欲,焉得剛?”(《公冶長》)這是“無欲則剛”一語的由來。因此,就性格而言,過於積極進取的人,應該考慮自己有無欲望?這是兩難的問題。試想:若無欲望,何必如此積極?若有欲望,又剛強不起來,有所求必有所待,既受製於外在的欲望對象,又受睏於內在的欲望行動。
那麽,退縮保守又如何?這要看情形而定。如果是天生的內嚮害羞,甘心做個平凡的人,也未嘗不可。如果是讀書明理、進退有節,沒有把握之前不願輕舉妄動,那纔是孔子所欣賞的。譬如,魯國計劃大興土木翻修金庫,閔子騫說:“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先進》)他認為不必多此一舉,保持原狀即可。孔子稱贊他:“這個人平常不大說話,一說話
“中庸”的“中”就是不偏不倚,把握天下正道;“庸”就是永遠不變更,堅持信守的定律。必定中肯。”多言無益,這是老生常談,但也不能光是保持沉默。如何“言必有中”,就需要內省的修養工夫。
孔子“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他深知弟子的個性才幹。有一次,子貢請教他:“子張與子夏,誰比較優秀?”孔子說:“子張有些過分,子夏有些不及。”那麽子張比較傑出嗎?孔子說:“過猶不及。”(《先進》)其實,孔子心中傾嚮於認為:過不如不及。
試舉一例來說:子路與冉有分別請教孔子,是否可以“聞斯行諸”——聽到該做的事,是否可以立刻去做?孔子回答子路“不行”,卻回答冉有“可以”。原因何在?在於:“求(冉有)也退,故進之;由(子路)也兼人,故退之。”(《先進》)換言之,子路是“過”,冉有是“不及”。
但是,排名在“政事”科的兩位弟子,冉有先於子路。寧可稍有不及,也不要太過。不及者,可以多方鼓勵,指引一條人生正途。太過者,卻不易懸崖勒馬。以子路來說,孔子看他平日表現,就擔心他“不得其死然”,恐怕不得善終。子路後來確實參與政治鬥爭,死於非命。孔子傷心之至。
以今日社會風氣來看,似乎值得提倡“過猶不及”的觀念,甚至可以考慮“過不如不及”了。有所必為與有所不為
孔子品評人物的方法之一,是按照行為表現,分為三等:中行、狂、狷(《子路》)。能夠列等的,都不是泛泛之輩,必須以性格配合修養,展現特別的風範。
先說“中行”,一般解為“中庸”,以“喜怒哀樂”為例,可以“發而皆中節”。為了“中節”,必須具有高度的智慧與自製力;稍一不慎,可能流於矯情,好像連喜怒哀樂都要時時反省是否恰到好處。孔子在顔淵過世時,“哭之慟”,十分傷心,別的弟子提醒老師節哀。但是我們記得孔子自認“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而彼時已過七十,應該沒有過度傷心之虞。自以為“中節”,別人卻未必認同,連孔子也覺得為難,由此更可見“中行”之不易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 | 第2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 | 第3節:傅佩榮《論語》心得(3) | 第4節:傅佩榮《論語》心得(4) | 第5節:傅佩榮《論語》心得(5) | 第6節:傅佩榮《論語》心得(6) | 第7節:傅佩榮《論語》心得(7) | 第8節:傅佩榮《論語》心得(8) | 第9節:傅佩榮《論語》心得(9) | 第10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0) | 第11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1) | 第12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2) | 第13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3) | 第14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4) | 第15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5) | 第16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6) | 第17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7) | 第18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8) | 第19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9) | 第20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0) | 第21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1) | 第22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2) | 第23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3) | 第24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4)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