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界精英 》 聯想少帥楊元慶 》
第17節:第四章 柳傳志的輝煌與楊元慶的風險(6)
李明軍 Li Mingjun
就在這個IT的寒鼕裏,楊元慶領導聯想一面抵抗嚴寒,一面進行企業的轉型。聯想努力改變以往"貿工技"的發展路數,要將自己轉型為技術驅動型企業。聯想在這一年進行了新的研發體係的構建和相關管理機製的完善,展開了前瞻性和基礎性研發工作,不斷推出應用性産品及技術成果。聯想建立的事業部二級研發體係,研發隊伍已至上千人規模,研發課題涵蓋了聯想包括基礎性技術和應用性技術的幾乎所有研發領域。楊元慶表示聯想要將無綫互聯技術發展為核心技術。
另外一個轉型是服務轉型,由産品型企業轉嚮服務型企業。聯想要在售前(咨詢、方案準備)、售中(實施、應用開發)、售後(運營維護、關懷服務)全方位建立起服務的競爭力,使服務業務成為聯想的業務支柱之一。在這一年中,聯想的傳統服務全面實現了E化,服務業務在廣度、深度上進行了擴展,實現了産品導嚮到客戶導嚮的轉變,服務客戶被歸入聯想的核心文化。楊元慶強調,服務客戶應該像融入到血液裏的DNA一樣。
一個記者問楊元慶:"聯想算不算是一個成功企業?"楊元慶回答:"不算,衹有經歷過九死一生的企業纔算是成功企業。"2001年,楊元慶和他領導的聯想經歷了"九死一生"的難關。
但是聯想的鼕天似乎很漫長,鼕天的餘寒一直影響着聯想。2003年5月28日,聯想公佈了2002~2003財年業績,聯想的營業額再次止步於200億港元。雖然2002年形勢好轉,但新進入中國市場的戴爾以驚人的增長速度搶走了聯想的市場空間,而戴爾高於聯想50%以上的毛利,更對聯想造成威脅。
由於盈利增長的緩慢,聯想無法實現2001年設想的技術投入。按照楊元慶在2001年的設想,技術投入至2003年的要增長到18億~20億元,就聯想的經營狀況看,這一數字顯然不可能實現。
2002年12月,聯想推出了"Legend World",並先後推出了深騰係列和"四萬億次"高性能服務器,試圖通過此舉打造"技術聯想"形象。但聯想的萬億次服務器采用了集群技術,是依靠規模達到高計算速度,在技術上並無根本的突破。國內另一傢服務器廠商曙光宣佈自己的12萬億次服務器花落上海,使"技術聯想"的形象黯然失色。
2001年,在與神州數碼分拆之後,聯想一度流行一句話:"不要讓三年之後,人們提起聯想時衹是想到PC。"此後,聯想組建了消費IT、手持設備等六大業務群組,又在資本領域屢有斬獲,通過收購或者控股,分別利用廈華、漢普、智軟、中望四傢公司進入手機製造業、IT咨詢服務、保險業軟件和電信業係統集成四個領域。但是最終的結果是由於多元化的過分追求與有限的能力和資源不匹配,以致於廣種薄收,衹好收縮戰綫,轉嚮"專註"。
2003年10月18日,在聯想舉辦"衹要你想"為名的品牌大型推廣活動上,楊元慶承認:"三年前,我對IT寒流預估不足。"2000年,聯想開通了FM365網站,宣佈由信息産品技術嚮網絡技術和信息服務轉型。但楊元慶剛剛換上聯想的掌門人袍服,IT的寒鼕便不期而至。FM365慘淡經營一年後,逐漸退出視野。在此之前,聯想以4000萬美金購入的贏時通狀況也一直不大好。
在這樣情況下,楊元慶將希望寄托在"關聯應用"上。在2003年8月1日拉開歷時4個月的"創新科技、暢想未來"的科技巡展啓動會上,楊元慶格外動情。在過去的幾年中,楊元慶逐漸明白了,在高科技産業領域,如果在技術上沒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就不會作為一個技術型企業得到行業的認可。現在的聯想從芯片、內存、硬盤等主體硬件到操作係統都是美國的,雖然生産板卡、外設等硬件,但集成片都是進口,軟件開發也衹是些漢化和簡單應用,自己沒有壟斷性技術,不足以維持長遠發展,更不用說進入國際市場競爭。2003年4月,聯想換標"lenovo",準備進軍海外市場。但就在聯想更換標志的一月之中,聯想股價持續下跌,並一度跌破2港元。面對殘酷的現實,楊元慶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戰:鼕天不是已經過去了嗎?怎麽還有濃濃的寒意?
楊元慶要用夏天的激情抗擊料峭的寒風,他在2004年2月2日寫的題為《緻全員的變革動員》的一封信中大聲疾呼:"為什麽三年沒有足夠做好,為什麽聯想失去了激情,失去了如狼似虎的野心?"楊元慶堅信,衹要使聯想重新燃起創業激情,聯想的春天不會遙遠。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現代出版社 |
|
|
第1節:導語:楊元慶與聯想(1) | 第2節:導語:楊元慶與聯想(2) | 第3節:導語:楊元慶與聯想(3) | 第4節:導語:楊元慶與聯想(4) | 第5節:第一章 臨危受命(1) | 第6節:第一章 臨危受命(2) | 第7節:第二章 奔騰大戰(1) | 第8節:第二章 奔騰大戰(2) | 第9節:第二章 奔騰大戰(3) | 第10節:第三章 掌舵聯想(1) | 第11節:第三章 掌舵聯想(2) | 第12節:第四章 柳傳志的輝煌與楊元慶的風險(1) | 第13節:第四章 柳傳志的輝煌與楊元慶的風險(2) | 第14節:第四章 柳傳志的輝煌與楊元慶的風險(3) | 第15節:第四章 柳傳志的輝煌與楊元慶的風險(4) | 第16節:第四章 柳傳志的輝煌與楊元慶的風險(5) | 第17節:第四章 柳傳志的輝煌與楊元慶的風險(6) | 第18節:第五章 犯能被柳傳志容忍的錯誤(1) | 第19節:第五章 犯能被柳傳志容忍的錯誤(2) | 第20節:第六章 磨合中的領導藝術(1) | 第21節:第六章 磨合中的領導藝術(2) | 第22節:第六章 磨合中的領導藝術(3) | 第23節:第七章 新一代聯想人的"巔峰創業"(1) | 第24節:第七章 新一代聯想人的"巔峰創業"(2)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