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跌宕起伏的一生:悲情曹雪芹   》 第七章 寄居萧寺(9)      徐淦生 Xu Gansheng

  “想起来了!想起来了!”如蒨接着吟咏:“枯茶粘破块。”
  曹霑接咏:“昨夜南山云,雨到一梨外。”
  如蒨接咏:“泫然寻故渎,知我理荒荟。”
  曹霑接咏:“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
  如蒨接咏:“‘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我懂了,雪中之芹,虽只寸许,但因它有宿根,日后必能生发、成长、壮大!有志气,有血性,铮铮铁骨,从今以后我就叫你雪芹如何?”
  “好啊,不过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你没说。”
  “什么重要的内容?”
  “激励我写好《金陵十二钗》。”
  如蒨急忙倒了两碗酒,递给雪芹一碗:“来,让我敬你一大海,预祝你文思泉涌落笔成章,挥洒自如鸿篇传世!”
  “谢如蒨姑娘。”二人举杯,同时饮尽。
  如蒨抓起篮子便走。曹霑奇怪:“哎,你上哪儿啊?”
  “我不给你买纸,你往哪儿写呀?”如蒨走至门边,回过头来向曹霑嫣然一笑。这一笑果真是“回头一笑百媚生”。
  远方一声雄鸡高唱,一线熹微的晨光照射在如蒨的脸上,她微微地睁开二目,却不见曹霑在自己的身边,她急忙披衣下地走到外屋,只见曹霑犹自伏案疾书,半支残烛蜡泪滴滴:“怎么,你一夜没睡?”
  “可不,‘一寸光阴一寸金’哪。”曹霑两眼充着血丝。
  如蒨为他吹熄了蜡烛:“雪芹,你可犯了大忌啦。”
  “什么大忌?”曹霑一阵茫然。
  “没听说过吗?新婚夫妻,一月之内是不许空床的!”
  “是吗?”曹霑故意做了个怪相,站了起来往里屋就走,他边走边说:“现在再去还能补救吧?”
  如蒨一笑,拉住曹霑:“别耍贫嘴了,快去洗脸漱口,我弄点早点,你吃饱了再去补救吧。”
  从此以后曹霑重新构思,另行组合《金陵十二钗》小说的提纲。旨在为世间女子争公允、鸣不平、诉哀怨。他提出了女子是水做的,让人见了清爽,男人是泥做的,使人见之污浊。就这样他日以继夜地写他的《金陵十二钗》。
  夏天把炕桌搬到小跨院的瓜棚之下,坐在小板凳上写。如蒨见他满头大汗,为他拧了一把面巾擦汗,心疼地拿了把芭蕉扇,坐在他旁边为其扇扇取凉。
  秋雨淅沥,檐滴如注。曹霑把方桌移至窗边,正襟危坐在雨窗之下,手握毫管凝神思索。如蒨在小炕桌上,为曹霑煮了点儿花生米,拿黄瓜丝拌了块豆腐。还备有一壶白酒。
  如蒨把曹霑拉到小炕桌边,按着他坐下:“今天就歇歇吧,你先喝着酒,我去炒俩荤菜,咱好吃饭。”
  曹霑喜形于色:“有酒,还有肉,太好啦!”他喝了盅酒,往嘴里扔了两粒花生米,见如蒨出去炒菜,他自己跟自己坏笑了一下,把花生、豆腐、酒壶挪到方桌上,照旧写他的书。过了一会儿,如蒨端着炒好的菜走进门来,看着曹霑喝着酒、吃着花生、写着书的样子,她自己被气乐了,长长的叹了口气:“唉——曹先生,你怎么会像个孩子?”
  时序轮转,韶光流逝,弹指一挥间又是一年过去了。曹霑的书稿也与日俱增!放在案头高已盈尺。敦氏昆仲及文善时来借阅书稿,他们轮流传阅,阅毕送还。
  今天他们三人相约又来交换书稿。曹霑把他们迎入屋中坐定,如蒨去为客人沏茶。
  文善拿出来一个布包儿,打开来递给曹霑一卷书稿:“老弟,你这首《葬花词》可是写绝了。头两句:‘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就引人哀思,催人泪下。”
  “我最爱的是这几句。”敦敏说:“‘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这真是千古绝唱啊!”
  正当此时如蒨用托盘,托了茶壶茶碗走了进来:“我更喜欢最后八句:‘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完之后让你心里酸一阵,涩一阵,我抽抽噎噎地哭了多半宿。”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红楼一春梦

【资料来源】中国华侨出版社
惟大磨难铸就大英才(1)惟大磨难铸就大英才(2)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1)
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2)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3)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4)
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5)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6)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7)
第二章 滴漏声催秋雨急(1)第二章 滴漏声催秋雨急(2)第二章 滴漏声催秋雨急(3)
第二章 滴漏声催秋雨急(4)第二章 滴漏声催秋雨急(5)第二章 滴漏声催秋雨急(6)
第二章 滴漏声催秋雨急(7)第二章 滴漏声催秋雨急(8)第二章 滴漏声催秋雨急(9)
第二章 滴漏声催秋雨急(10)第二章 滴漏声催秋雨急(11)第二章 滴漏声催秋雨急(12)
第二章 滴漏声催秋雨急(13)第三章 燕雀齐飞残月天(1)第三章 燕雀齐飞残月天(2)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