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史 》 走嚮共和 》
第三十一章 廢科舉(六)
盛和煜 Cheng Heyu
張建偉 Zhang Jianwei
那長髯舉子的雙手高高地舉嚮太空,隨即便是一聲撕裂肝腸的吶喊:“天哪1
雨打在他的臉上,不知是淚是水。
……
樂壽堂內,
雨過天晴,陽光明媚,陽光射進了暖閣。
太監喊道:“傳殿試生1
十四名殿試生魚貫而入。
左右大臣註視着他們,他們跪在御前。
慈禧默默地望着他們,好一會兒沒有說話。
慈禧:“這次殿試,千古未有!題目都是新的,結果呢,也是誰都想不到:竟然鬧得死了人!看着你們,想着他們,真不知是幸呢還是不幸?聽說他們許多人呀,考了二十多年!不易呀1
沒人敢答腔。慈禧沉吟了一下,終於對着學部尚書說:“學部尚書,宣諭吧。”
學部尚書宣諭:“金邦平,授工學進士;唐寶鍔,授醫學進士;曹汝霖,授法學進士;陸宗輿,授法學進士……”
……
國子監門前,
還能活動的“墓碑”們漸漸搖晃着站立起來。
學部尚書見狀,一揮手,官兵擡着擔架,衝了過去,把倒下不起的舉子放到擔架上。
那些“墓碑”推開那些官兵,四人一擡,奮力將擔架上肩。然後朝前走去。
學部尚書在後面喊着:“我的要命的祖宗們,你們這是到哪裏去呀?”
五
樂壽堂內,
接見殿試生和授予進士的儀式已經結束,金邦平等已經不在了。但衆臣人數衆多,可見軍機大臣、六部尚書侍郎以及張之洞、袁世凱盡皆在常
慈禧:“殿試沒點翰林,這還是頭一遭。考的都是新學的科目,每張捲子都不一樣,孰優孰劣,比不得!所以翰林也就點不得。
“從今往後,既已全是新學,我看呀,幹脆殿試也免了吧1
“太後!免不得1
瞿鴻禨上達御前,挺挺地跪下陳述,“臣剛剛接到報告:未試絶食的舉子,陳屍翰林院,清議激憤,翰苑喧囂。遙追史跡,東漢士人起事,國事顛危;明時士人離散,綱常掃地。太後,士人乃國傢棟梁,百姓榜樣,一朝離心離德,國傢一盤散沙,無論多少新政都收拾不回來啊!年前袁世凱、張之洞奏請十年為期,遞減科舉,臣雖反對,卻未堅持,以為時光尚早,假以時日,是非不難分明。如今剛過一載,便有如此殿試新學,不試舊學之舉,臣雖愚鈍,然科舉立廢之跡,已是昭昭在眼。臣敢請太後收回成命:宣諭本朝士子,再試當廷。使我大清士子,再享點甲之榮;使我大清國體,不致人心離散。太後,微臣無狀,此心可表天地。危言聳聽,絶非一己之私。請太後明鑒1
說到此處,他不禁叩首痛哭。
慈禧朝李蓮英略有示意,李蓮英趨前服起瞿鴻禨。在這無比的榮寵下,瞿鴻禨擦拭着眼淚歸位。
慈禧沉思了一下,“張之洞1
張之洞出列:“臣在。”
慈禧:“十年為期,遞減科舉,是你和袁世凱上的折子,我也準了的。現在你又怎麽說?”
張之洞:“臣不敢食言。且瞿大人所言,都是至公至正之理,臣不僅贊同,且深為感動。臣此次來京,有湖南巡撫端方呈請表彰一位忠孝節烈之女,請太後恩準。”
慈禧:“今兒個咱們議的是科舉當廢與否,與烈女有什麽關係?”
張之洞:“剛纔瞿大人言道:科舉倘廢,人心澆離。這個烈女的事跡,與人心大有幹連。”
慈禧:“那你就說吧。”
張之洞“是”一聲,展開一長折。衆官員都輕輕長嘆一聲,知道此番又要忍受他的長篇大論啦。慈禧看出來了,說道:“張之洞,你簡單點說。”
張之洞展折而念:“論曰:婦人明識遠圖,貞心峻節,志不可奪,惟義所高,考之圖史,亦何代而無之哉1
慈禧笑了:“張之洞,滿朝文武就怕你的‘子曰詩云’,你還是說白話吧。”
張之洞:“太後還真難為老臣了,老臣不會說白話。”
滿朝哄堂大笑。
但張之洞已經合上了折子,李蓮英接過去,呈給慈禧。
張之洞:“老臣請太後褒奬的這個女子,自小留學東洋。回國後,正趕上太後詔奬女學。該女奮起響應。四方求助,八方募捐,卻無一人資助。該女愁腸難解,憤而跳崖自裁。之洞聽聞此事,悲痛不已。念其忠孝節烈……”
慈禧打斷道:“她一個辦新學死的,與忠孝節烈有什麽關係嘛?”
張之洞:“大有關係。以往的忠孝節烈都是小忠小孝小節烈,該女子為辦新學而死,那纔是大忠大孝大節烈。”
慈禧:“哦?那我倒真想聽聽……”
張之洞垂首道:“以往的忠,是把一顆心獻給君主。這小女子的忠心也是獻給太後的,可又深了一層,叫做‘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樣的忠心,可鑒日月。以往的孝,說的是奉養父母,雖苦猶樂。可辦新學為的是我大清自強,這種孝順,至公至大,一般風俗之孝豈可相比!以往是丈夫死了,女人自殺,那叫做節烈;可那是為一人而死。這個女子卻是為辦新學而死,那叫為國捐軀!太後,這樣的忠孝節烈,轟轟烈烈,就是我等大丈夫也比不得。所以老臣伏惟力請,以彰其志。”
慈禧沉吟着:“張之洞,你這麽大老遠的趕來,不會就為這麽件事兒吧?”
張之洞擡頭,“太後聖明,是因為新學太難辦1
慈禧沉吟着:“袁世凱……”
張之洞退後歸位,袁世凱答:“臣在1
慈禧:“瞿鴻禨和張之洞的說法你都聽到了,你又怎麽說?”
袁世凱:“臣無話可說。”
慈禧略有怒容:“讓你連夜趕來,就這麽句話?”
袁世凱免冠叩首:“請太後先恕微臣之罪。”
慈禧:“你還什麽都沒說,何罪之有嘛?”
袁世凱:“朝堂之上,不容黔首。但臣帶來一個乞丐,以代臣言。”
滿堂大嘩。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大型60集歷史劇同步圖書《走嚮共和》 | 《走嚮共和》美化李鴻章?相關圖書即將出版 | 《走嚮共和》兩極爭議白熱化 導演張黎解迷津 | 《走嚮共和》編劇盛和煜稱:願為李鴻章負責 | 南方周末:《走嚮共和》的內幕故事 | 第一章 修園子(一) | 第一章 修園子(二) | 第一章 修園子(三) | 第一章 修園子(四) | 第一章 修園子(五) | 第一章 修園子(六) | 第二章 洋務運動(一) | 第二章 洋務運動(二) | 第二章 洋務運動(三) | 第二章 洋務運動(四) | 第二章 洋務運動(五) | 第二章 洋務運動(六) |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一) |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二) |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三) |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四) |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五) |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六) | 第四章 一局雙贏(一)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