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唐宋才子的真实生活   》 二十三、陈亮(4)      闵泽平 Min Zeping

  上书失败后,陈亮曾下定决心杜门不出,一辈子做个乡贤了。但仅仅过了五、六年,他又到临安来了,他终究是不敢寂寞的。五、六年的教学工作,多少也积攒了一些资金。他终于能够把祖父母、母亲的灵柩葬在祖坟了,又费了一点周折,安葬了他的父亲。大事已毕,了无牵挂,又没有经济压力,他要为自己的前程再次奋斗了。为了达到目标,心高气傲的他甚至委屈自己到太学里去做了一个生员。不过,他很快又回到乡间了。为什么呢?叶适在陈亮的墓志铭中解释说:“同甫在太学,睨场屋士十余万,用文墨少异雄其间,非人杰也,弃去之。”叶适告诉我们:陈亮当太学生的时候,因为瞧不起他那些平庸的同学,觉得鸿鹄安能与燕雀同巢,所以毅然飞走了。事实是这样吗?叶适是在为尊者讳,我们不能相信他。陈亮参加了一次由礼部主持的太学公式,由于陈亮不懂答题格式,又想出奇制胜,所以他偏离主题,解题发挥,大放狂论,几乎是讪谤朝政。考官们很不高兴,也不愿意容忍。陈亮见势头不妙,就走为上策了。
  有传闻说陈亮之所以铩羽而归,是有人故意与他为难。吴子良的《林下偶谈》记载:金华名人唐仲友与陈亮是乡邻,他一向嫉妒陈亮的声名,也知道陈亮擅长写辩论性的文章,主要以气势取胜,而对典章制度礼仪方面素无研究。所以唐仲友在主持太学考试的时候,故意出《礼记》度数方面的试题,陈亮黔驴技穷,无从下笔。等到揭榜后,唐仲友故意把陈亮的试卷挑出来给众位考官审阅,大家便一起肆意嘲笑陈亮文章的空疏。陈亮面红耳赤,无地自容,只好自动退学。
  无独有偶,还有野史宣扬唐仲友之所以与朱熹打擂台,就是陈亮在其间挑唆。周密的《齐东野语》有一则《朱、唐交奏本末》,记载了这个故事。陈亮有次与唐仲友同游天台山,喜欢上一个在籍的乐妓,嘱咐小唐帮助给乐妓脱籍,小唐满口答应了。后来官府举办宴会的时候,小唐见到了陈亮喜欢的那位乐妓,问道:你真要从良嫁给陈官人吗?乐妓说是的。小唐又问:你准备好了去过清贫的日子吗?你有忍饥挨饿的思想准备吗?这位乐妓又是愤怒又是羞愧——原来她还不知道陈亮经济状况,以为从良后就会过上幸福的生活。等陈亮再去见她的时候,这位乐妓就不冷不热了。陈亮打听清楚自己是被小唐出卖,立马改换门庭去见朱熹,因为两人关系不太融洽。朱熹酸溜溜地说:你整天和你的老乡小唐在一起,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呢?最近小唐有什么动向。陈亮说:小唐说老朱大字都不识,怎么可以做监司一职。朱熹一听,勃然大怒,后来寻了一个由头去弹劾唐仲友,小唐不甘示弱,两人刀来剑去,官司打到皇帝那里,皇上问宰相王淮怎么处理?王淮说:“此秀才争闲气耳”,不用理睬他们。
  3.入狱
  乡间依然是那么寂寞,难道自己就注定要与草木同朽么?上天赋予自己的满腹也要深埋到坟墓之中么?陈亮觉得还是不应该轻易放弃,他又想起了上书的捷径。第一次上书失败后的十年,也就是淳熙五年(1178),他再度给孝宗皇帝亲自写信,语气颇为激烈,不仅指斥秦桧之流“饰太平于一隅以为欺”,甚至对孝宗“驱委庸人,笼络小儒,以迁延大有为之岁月”亦颇有微词。
  陈亮的这些言论,如石破天惊,给当时的政坛带来不小的震撼,但各方面的反响并不一致。孝宗在读到陈亮的上书后,赫然震动,并打算越次擢用,这应当是对陈亮政论文的最高褒奖了。众臣却相顾骇然,“尤恶其直言无讳,交沮之”,终不了了之。明人张溥曾经感叹陈亮与贾谊都是旷世奇才,都以风采议论见知人主,最终又同陷坎壈,卒不见用。但贾谊是在汉朝蒸蒸日上,举国上下欢欣鼓舞之时,痛哭流涕,危言耸听,极尽铺排夸张之能事,被后人视为迂阔,弃置不用令人不难理解;但陈亮生活在南北对峙之间,倡言恢复亦无勇武之地,就更令人惋惜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崇文书局
一、王维(1)一、王维(2)一、王维(3)一、王维(4)一、王维(5)一、王维(6)
二、李白(1)二、李白(2)二、李白(3)二、李白(4)二、李白(5)二、李白(6)
二、李白(7)二、李白(8)二、李白(9)二、李白(10)二、李白(11)二、李白(12)
二、李白(13)二、李白(14)二、李白(15)三、 杜甫(1)三、 杜甫(2)三、 杜甫(3)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