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唐宋才子的真实生活   》 二十三、陈亮(2)      Min Zeping

  陈益对陈亮抱有厚望,不仅仅是他的那个美妙的梦,主要是陈亮出生时就显示出了异相,他刚生下来,两个眼睛又黑又亮,还闪闪发出灼人的光芒。对于这一点,史官们也不敢轻易否认,《宋史·陈亮传》说陈亮“生而且有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陈亮的黑眼珠所散发出的智慧光芒,今天我们已经没有机会欣赏了,但他“喜谈兵、议论风生”的性格还是可以略知一二。十九岁时,陈亮撰写了《酌古论》,讨论了十九位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切入点就是古人用兵的成败问题。陈亮的才气,首次在这些文章中展露出来。
  与传统文人不一样的是,陈亮较少从道德的立场去评价成败得失,而更多着眼于战略战术的正确运用。如对曹操的评判,历代文人多指责其奸诈的品性,而陈亮则详细分析了曹操征讨荆州前后的形势,指出曹操不识进取之缓急是其不能一统天下的主要原因。由于角度的新颖,陈亮每每能言人之所未言,新见迭出,烟霞满纸,令人目不暇接,如文中论汉光武帝的做了很多连汉高祖都做不到的事情,他的中兴之功远过古人;论刘备私忿兴师,轻敌取败;论孙权能审时度势,切中机会;论邓禹不能随机应变,功败垂成;论马援不懂履险之术,不能因地制宜等。他总能从习见的材料中得出不寻常的观点,从传统的观点中引发出令人惊讶的结论,如评羊祜胶柱鼓瑟、不事权谲;评邓艾之帅兵轻进、侥幸功成等,初读之下令人瞠目,反复琢磨又无不令人信服。
  由于陈亮所论皆为风雨云雷的时代英雄,其际遇兴会颇能引起作者共鸣,故其字里行间饱含深情,行文一唱三叹,风神摇曳,如“自古幸而功成者多矣,死而论定,未有如邓艾之欺于后世者也”,大有“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之幽思。当时的婺州郡守周葵看了这部书,击节叹赏,赞誉陈亮他日将成为国士,并邀请他为座上客。在周葵的大力提携下,陈亮开始走上前台。
  2.执着
  绍兴三十二年(1162),孝宗即位,周葵回朝任职,先任兵部侍郎,后改同知贡举兼权户部侍郎。次年,刚刚二十岁的陈亮参加了进士考试,理所当然没有任何结果,不过周葵对他爱护之心没有丝毫减弱。他仍然将陈亮邀请到自己家中居住,并将他介绍给上门言事的名士权贵。陈亮因此得以结交当朝俊杰,眼界打开,学问日深。这段时间,是陈亮一生中最为阳光灿烂的日子。
  周葵赏识陈亮,但赏识归赏识,两人在许多问题上都扞格不入。周葵是个主和派,并由此升任为参政执事,而陈亮一心抗战,主张雪耻复仇。在学术方面,风尚所至,周葵偏重于明心见性之说,笃信“格物致知”之说,而陈亮热衷事功之学。在周葵看来,陈亮偏离了宋代学术的主流,有走偏锋的危险,因此他隆重地把《大学》、《中庸》都著作推介给陈亮,告诫陈亮“读此可精性命之说”。
  陈亮没有完全接受周葵的观点,他自己说:“绍兴辛巳、壬午之间,余以极论兵事,为一时名公巨臣之所许,而反授以《中庸》、《大学》之旨,余不能识也,而复以古文自诡。于时道德性命之学亦渐开矣。……新安朱元晦讲之武夷,而强立不反,其说遂以行而不可遏止。齿牙所至,嘘枯吹生,天下之学士大夫贤不肖,往往系其意之所向背,虽心诚不乐,而亦阳相应和。若余非不愿附,而第其品级不能高也。”(《钱叔因墓碣铭》)后来陈亮虽然接受周葵教诲研究学理,却依然发现自己不能苟同于流行的学术潮流,于是奋然而起,自成一派,与吕祖谦、朱熹鼎足而立。
  隆兴二年(1164)冬,周葵罢相,退居二线。客居临安已达三年的陈亮也收拾行囊,回家成亲去了。促成这门婚事的是何恪,何恪四年前已经进士及第,他为人孤傲不群,目空四海,但对豪杰之士却异常尊敬。读到陈亮的文章后,何恪当即认定陈亮是不世之才,不仅四处褒扬,还执意将其兄何恢之次女嫁给陈亮。何恢为义乌富豪,乃是理财高手,不愿意将女儿嫁给贫寒的陈家。但何恪坚持认为陈亮不是等闲之辈,必有一飞冲天之日,虽然他还没有见到过陈亮本人,但他对自己的眼光坚信不疑。后来,何恪要去江西永新县任主簿之职,临行前反复叮咛说:“必以次女归亮,吾保其可依也。”何恢狐疑不决,何恪远行之后,有空闲就写信,写信就谈陈亮的婚事。何恢终于抵挡不住,毅然说道:即使让我的宝贝女儿一辈子受苦受累,也不能冷落了兄弟的一片情谊,不然我以后怎么与兄弟见面呢?那个时代,兄弟和睦,远比子女幸福重要。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崇文书局
一、王维(1)一、王维(2)一、王维(3)一、王维(4)一、王维(5)一、王维(6)
二、李白(1)二、李白(2)二、李白(3)二、李白(4)二、李白(5)二、李白(6)
二、李白(7)二、李白(8)二、李白(9)二、李白(10)二、李白(11)二、李白(12)
二、李白(13)二、李白(14)二、李白(15)三、 杜甫(1)三、 杜甫(2)三、 杜甫(3)
No.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