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讀遍紅樓 》
海客琴樽兩無緣
鬍文彬 Hu Wenbin
海客琴樽兩無緣
——《海客琴樽圖》辨
曹雪芹為《海客琴樽圖》題詩一事,首見於思泊先生的《曹雪芹故居與脂硯齋脂硯》(原載《春遊瑣談》第一集,又發表於1982年5月15日《團结報》)一文。其中有雲:“友人陶北
溟告餘‘其同鄉莊炎字莊漢,藏有《海客琴樽圖捲》,係乾隆時朝鮮人金某奉使中國,丐某畫傢作此捲,遍徵當時士大夫題詠,無慮數十傢,中有可着重者二人,為曹雪芹、顧太清題詩,最後為歐陽述題詩。’”
這則記述,因涉及曹雪芹的交遊、佚詩,故為某些紅學研究者所特別重視,輾轉相引,儼成事實。但據我所見的零星材料考察,所謂曹雪芹為《海客琴樽圖》題詩云雲,如不是有人故意捏造,也係誤聞誤傳。故有一辨之必要。
(1)按於文記述,《海客琴樽圖》繪於“乾隆時,其上限應是1736年(清高宗乾隆元年),下限應是1795年。但著名滿洲女詞人顧太清,卻生在清嘉慶四年已未(1799),並未趕上乾隆盛世。所以,顧太清也無法為之題詩。而曹雪芹雖生在乾隆之世,但以其落拓處境,恐怕難稱“士大夫”。記述本身之矛盾,實在難於令人相信。
(2)朝鮮人李尚迪(惠吉)有《恩誦堂集》,其中詩集十捲、文集二捲、文續集一捲、詩續集一捲。據道光丁未(1847)刻本捲七載,李尚迪有《張仲遠(曜孫)囑題、二圖》詩。題《海客琴樽》圖詩云:
有酒如澠琴一麯,竹深荷淨無三伏。
(註:丁酉夏,君與餘集予偉卿留客納涼之館。)
醉來握手貴知音,後會寧嘆難再卜。
青衫何事滯春明,書劍飄零誤半生。
痛飲離騷為君讀,大海茫茫移我情。
詩寫於道光二十二年壬寅,即1842年。詩註中所說的“丁酉夏”當指道光十七年(1837)。其後,李尚迪又有《追題二十韻》捲九長詩。詩前小序說:“入畫者,比部吳偉卿,明府張仲遠,中翰潘順之、補之及玉泉三昆仲,官贊趙伯厚,編修馮景亭、莊衛生,吏部姚湘坡,工部汪鑒齋,明經張石州,孝廉周席山、黃子幹、吳冠英,冠英畫之。其餘為十八人也。”詩較長,首四句為“十載重揩眼,西山一桁青。題襟追漢上,修禊續蘭亭。”末四句為“海內留圖畫,天涯托性靈。百年幾相見,萬裏即門庭。”此詩寫於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故“十載重揩眼”句當指道光丁酉夏詩人與張仲遠等“讌集於偉卿留客納涼之館”事。
在《恩誦堂詩集》裏,除上面提到的兩詩外,捲九還有《乙巳春張仲遠屬吳冠英為我寫照見貽,追題二截謝仲遠兼寄子梅》一詩中,也提到了《海客琴樽圖》。其第二截雲,
廿載春明幾賞音,琴心酒趣補苔岑。
停雲萬裏神遊遍,越水吳山又孔林。
(註:辛卯秋,番禺儀墨農為作《苔岑雅契圖》,近有仲遠《春明話舊》、《海客琴樽》二圖及子梅《舂明六子圖》。子梅時寓麯阜。)
從李尚迪所寫的三首詩中,我們可以得知以下事實:
(1)世傳《海客琴樽》圖有二:一為張仲遠所繪。一為吳冠英所繪。繪畫的時間在道光年間,而非乾隆朝。
(2)李尚迪於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至道光二十六年丙午多次來中國,並與張仲遠、吳冠英等書畫傢相聚作畫題詩。那麽,張仲遠、吳冠英等人該不會是“乾隆時”人。當然,也不可能與《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一起論詩作畫。但以顧太清的生存年代來看,這位女詞人倒是有可能在張仲遠或吳冠英繪的《海客琴樽圖》上題詩的。
曹雪芹一生偉大,令人敬仰。因此,冀望目睹他的墨寶、佚詩的心情,可謂人皆有之。可嘆《海客琴樽圖》繪之太晚,竟與曹雪芹無緣。如此一來,我們也衹好另尋別的曹雪芹“遺物”!
1982年6月1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紅樓一春夢 |
|
|
捲首絮語 | 祭曹雪芹逝世二百四十周年文 | 此書係自愧而成 | 通靈寶玉:一塊被幻化的頑石 | 賈寶玉:前身是一塊“美石” | 智而通則悟 | 難得糊塗 | 寧榮二公的囑托與寧國府的祭宗祠 | 實非別書之可比 | 《紅樓夢》中的一樁難解之謎 | 尤氏心內有什麽“病”? | 看着明白人,倒都是些呆子! | 一支《寄生草》,填的真妙 | 一日倘或樂極生悲 | 裙釵一二可齊傢 | 萬不可奢華過費 | 敏探春“興利除弊” | 三人成衆,衆志成城(1) | 三人成衆,衆志成城(2) | 不過實錄其事 | 我心裏進不去,也白過了一世 | 娶妻當如薛寶釵 | 嬌養太過,競釀成個盜蹠習性(1) | 嬌養太過,競釀成個盜蹠習性(2)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