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唐宋才子的真實生活 》
二十三、陳亮(1)
閔澤平 Min Zeping
陳亮本是天縱英豪,自許為“人中之虎,文中之竜”,意在“推到一世之智勇,開拓萬古之心胸”,所以喜歡談論兵法利害,無意於鉛槧之業,事骫骳之文、無根之談而消磨心志。他談兵治史,論道議理,指點江山,臧否人物,巨筆如掾,洋洋灑灑,均以開社稷數百年之基為己任,以天下大勢與恢復大計為旨歸。後人也極力推許,以之為“真英雄、真豪傑、真義士、真理學者”,不敢以區區文墨之事繩之。他的影響也極為深遠,朱熹曾經說過:“陳同甫(陳亮)學已行到江西,浙人信嚮已多,傢傢談王霸,不說蕭何、張良,衹說王猛;不說孔、孟,衹說文中子。”為此,他與陳亮進行長期的論辯。時至今日,陳亮的哲學思想、軍事思想、教育思想等仍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如醇液佳釀,愈久彌香。但這樣一位天才,一生歷經坎坷,兩次入獄,好不容易狀元及第,卻隨即病卒。
1.夢想
陳亮是浙江永康人,據他自己考證,永康陳氏雖然繁多,瓜瓞綿綿,宗分支出,譜牒不曾相通,但均是皇傢之後。在他的《先祖府君墓志銘》中,陳亮自豪地宣稱,自司馬氏南渡建立東晉之後,穎川陳氏的後裔隨之進入江南,後來陳霸先就為陳代開國之君。雖然從陳霸先到陳叔寶,四世也不過三十年,但陳氏畢竟是在竜椅上坐過,這樣的榮耀可以讓子孫挺胸擡頭、躊躇四顧了。
就在六朝陳代的時候,皇傢的一個分支遷徙到永康,留下一座皇陵,也留下了許許多多的陳氏子孫。三十年的國祚確實太短,留給永康陳氏的福澤也相當少,陳氏子孫很快泯然於衆人矣。陳亮的八世祖陳通已經是個農民了,不過他十分能幹,辛勤勞作,勤儉持傢,終於先富了起來,“以財豪於鄉”,可以算是一方之大財主了。到陳亮高祖的時候,陳傢人丁興旺,傢境富裕,子孫番衍,召開一個家庭會議,動輒就有數百人參加。此後盛極而衰,逐漸沒落,所謂“死生睏頓,何所不有”(《祭三五伯祖父》),傢族中各種各樣的狀況都開始出現了。為了尋找更好地出路,陳亮的曾祖父陳知元投身於行伍,大宋宣和年間死在抗金前綫。陳亮一生大聲疾呼收復中原,看來是國仇、傢恨交織在一起。
親人中對陳亮影響最大的,是他的祖父陳益。陳益早年曾參加科舉考試,沒有任何可稱道的成績。既然此路不通,他又棄文從武,欲馳騁於疆場,有所樹立,可惜也未能如願。他唯有沉醉於杯酒之中,“遇客,不問其誰氏,必盡醉乃止”。陳亮從祖父那裏繼承了豪放的性格、不羈的情懷,同時還繼承了文武兼通的志嚮。宋代分工更為精細,文士、武夫越來越職業化、專門化,它們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遙遠。陳亮的一個核心思想,就是主張文武之道合而為一。他認為文士不衹是舞文弄墨,武士不衹是舞槍弄棍,文人要有處事之才,武士要有料敵之智。真正的人才,要有纔有智。成年後的陳亮尤其鄙視與痛恨那些腐儒,所以在給孝宗皇帝的第一封信中,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今世之儒士自以為得正心誠意之學者,皆風痹不知痛癢之人也。舉一世安於君父之仇,不知何者謂之性命乎?”這段話,一直讓理學家耿耿於懷。
鄧廣銘教授說,陳亮沒有降生在一個最幸福的家庭裏,但卻降生在一個最適合的時間了。因為他的出生使陳傢看到了傢族振興的希望。在《告祖考文》中,陳亮回顧說:祖父、祖母認真地輔導我學習,希望我長大後能夠有所作為,也認定我一定會有所成就,所以給我取名為“汝能”,而字“同甫”。
陳亮的名字為什麽最初叫陳汝能呢?準確地說法,則是因為他的祖父夢見了一位狀元,這位狀元名叫童汝能,他認定這狀元就是未來的孫子。陳老先生的夢,在當時受到了衆位鄉鄰的嘲笑,在衆人眼中,這確實衹能當作一個夢而已,調零的陳傢連進士都很久沒有出産了。陳亮的叔祖陳持,在考場上屢戰屢敗,由於他的參加考試的次數實在太多了,年紀也實在太大了,有關人士也過意不去了,按照政策規定賞了一個恩科。雖然,陳益在有生之年沒有能夠見到夢想的實現,但陳汝能的未來確實不是一個夢,陳亮歷經坎坷,在臨死的前一年終於當上了貨真價實的狀元郎,這樣赴九泉之下去會見祖父時,他應該能夠心中無所愧疚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崇文書局 |
|
|
一、王維(1) | 一、王維(2) | 一、王維(3) | 一、王維(4) | 一、王維(5) | 一、王維(6) | 二、李白(1) | 二、李白(2) | 二、李白(3) | 二、李白(4) | 二、李白(5) | 二、李白(6) | 二、李白(7) | 二、李白(8) | 二、李白(9) | 二、李白(10) | 二、李白(11) | 二、李白(12) | 二、李白(13) | 二、李白(14) | 二、李白(15) | 三、 杜甫(1) | 三、 杜甫(2) | 三、 杜甫(3)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