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 學習靜坐如何用心      南懷瑾 Na Huaijin

  靜坐並不難,用心實不易。一般學習靜坐的人,十分之七,為了健康長壽;十分之二的人為了好奇而求玄求妙,或者想達到神通,如放光、預知等境界;十分之一的人為了求道;而真正瞭解道是什麽,修道的正法又是什麽,則幾乎是萬難得一。 關於學習靜坐如何用心的問題,首先需要瞭解學習靜坐的目的何在,如此才能切實商榷如何入手和如何用心。現在一般較為普遍流行的靜坐用心方法,大體歸納起來,在東方的中國方面,都可納入傳統文化的儒、佛、道三傢。此外,有瑜伽的靜坐用心方法、有從歐美回籠的催眠術,以及其他宗教的祈禱、齋期、避靜等,也都屬於靜坐的用心方法之一。但在中國,通常最流行的靜坐中,用心的方法大體都以佛、造兩傢為主,縱然有許多方法,不屬於佛傢或道傢的正統,但已積非成是,而都認為那些就是佛、道的方法,在此不必嚴加區分,徒事理論。
   在佛傢的方法中,現在最流行的,便是念佛、修止觀、或觀心、參禪等。至於,篤信密宗的;便以持咒、觀想等為正當的用心方法。各執一端,輕視餘者。不過,在佛傢的用心方法中,除了部分學習西藏流傳的密宗以外,的確都是重視“修心”為基礎,不大註意身體生理上的變化,而且認為重視身體生理變化者,便是外道之流、甚至,大有嗤之以鼻,不屑親近之慨。
  但在道傢的方法中,卻極端註重身體生理的變化。甚至,認為由於靜坐修持的方法,達到身體生理預定的效果,打通任督二脈,以至於通達奇經八脈,恢復健康,增加壽命,纔是道的真正效果。倘使如佛傢一樣,衹知“修心”而不知身體生理的奇妙,便不合道。所以道傢者流,便認為佛傢的修法,衹知“修性”,而不知“修命”,並不完全。因此道傢主張“性命雙修”,纔是正道。並且說:“衹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衹修祖性不修丹(命功),萬劫陰靈難入聖。”
  乃至引用《易經》的觀念與《中庸》的大旨。確定“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作為無上的原則。
  其實,無論佛傢或道傢,乃至其他各宗各派所謂的旁門左道,除非不講究靜坐修持,便無話說。倘入進入靜坐修持的法門,試問:除了這個生理的身體和有知覺情感的心理思維狀況以外,還有什麽方法能夠離開身心以外而可以起修的嗎,假定是有,那便是從事物質科學的研究,或者專門註重醫藥,或藥物化學、生理化學等的事情。它與人生生命起修的方法迥然不同,一個是藉着自己生命的自在功能而求證形而上道;一個是籍外物的實驗,而瞭解宇宙物理的奧秘。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前言長生不老確有可能靜坐的方法
靜坐的心身狀況哪一本是靜坐的最佳入門參考書因是子靜坐法的利弊
人體的氣機是怎麽一回事丹田與脈輪是什麽靜坐與氣脈
儒佛道三傢的靜坐姿勢七支坐法的形式有關七支坐法的傳說
叉手盤坐與健康的效果關於頭腦的健康功效盤足麯膝與健康
學習靜坐如何用心存想與精思安心守竅的方法
當心守竅的後果守竅與存想的原理守竅與煉氣
什麽是氣靜坐與氣的存想人體內部的氣機與空氣的關係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