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古董 》 馬未都說收藏:陶瓷篇(下) 》
第16節:墨分五色 緊皮亮釉
馬未都 Ma Weidou
墨分五色 緊皮亮釉
下面對康熙青花做個總結。第一,從技術上講,康熙時期的青花是最藍的,非常漂亮,叫"翠毛藍"。由於原料的不同,工匠技術的提高,導致康熙青花顔色非常清麗,很容易取悅於人。第二,同樣是青花,康熙青花可以分出來層次,稱為"墨分五色"。《陶雅》中這麽記載:"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寫得非常清楚,康熙青花甚至能分出九個層次。所以康熙青花在整個清朝,乃至後來到民國,到現在,都被認為是清朝青花裏最好的。《陶雅》也是這樣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窯。然則青花一類,康青雖不及明青之美者,亦可以獨步本朝矣。"康熙青花雖然豔不如明朝的青花,但在清朝這個朝代裏,肯定是老大。由於這些因素,收藏者一開始最容易喜歡上的,就是康熙青花。
康熙瓷器在工藝上有很大提高,對胎土的要求特別高,所以分量特別重。過去說:行傢一上手,就知有沒有。康熙青花用手一拎,就比較重。它的釉面也顯得非常堅硬,有"緊皮亮釉"之說。這些感覺,要自己去慢慢體會。
總結
天啓、崇禎、順治、康熙,這四朝整整一百零一年。這一個世紀,是西方的資本主義追趕我們的一百年,是我們平穩發展的一百年。我們當時的社會發展在全世界來說,都是空前的、領先的。這一時期的青花,實際上跟社會形態有很大關係。比如過渡期的瓷器,體現出來的思想都比較自由、解放,一切生命的狀態都是呈自由傾嚮的。這裏以瓷器上畫的鳥為例,作個總結。
萬歷時期畫的鳥,都是頭衝前,扇着翅膀,像臨終奔命,有點兒說:大明要完了,咱趕緊跑吧!到了天啓、崇禎,鳥就不這麽直飛了,它做自由飛翔狀,上下左右翻舞。它這時候的心態反而輕鬆了,知道反正大明要完了,索性就這樣了,有點兒徹底解脫的意味。到了順治呢,這鳥立刻做回頭狀,飛着還要回頭,少有落在枯枝上的。玩兒大發了,也得坐下來歇歇,溫故而知新,總算找到一個安傢落腳的地方。一進入康熙朝,這鳥就肥了。康熙的鳥都是大肚子,按理說那麽大的肚子,根本飛不起來,有點兒養尊處優、貪圖安逸的意思。
萬歷、天啓、崇禎、順治、康熙,兩代五朝,我們從一隻鳥就能看出當時的社會心態。康熙四十年以後,就進入了18世紀,這個世紀就是我們常說的"康乾盛世"。下一講就講清中期青花。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傢講壇 |
|
|
第1節:過渡期 | 第2節:天啓崇禎青花(1) | 第3節:天啓崇禎青花(2) | 第4節:崇禎筆筒 | 第5節:筆筒在晚明出現 | 第6節:明末江山之爭 | 第7節:正月理發 | 第8節:順治青花 | 第9節:筒瓶 | 第10節:康熙大帝 | 第11節:康熙青花 | 第12節:康熙青花枯枝花鳥梅瓶 | 第13節:刀馬人 | 第14節:勤能補拙 | 第15節:寄托款與文字 | 第16節:墨分五色 緊皮亮釉 | 第17節:雍正皇帝的政治與文化(1) | 第18節:雍正皇帝的政治與文化(2) | 第19節:雍正青花風格(1) | 第20節:雍正青花風格(2) | 第21節:賞瓶 | 第22節:督陶官(1) | 第23節:督陶官(2) | 第24節:十全老人--乾隆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