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流动的光影声色:罗展凤映画音乐随笔   》 第16节:流动的光影声色:塔可夫斯基的音乐色彩与本质(6)      罗展凤 Luo Zhanfeng

  8
  "欲望很大,力量微薄。当人诞生时,弱无力;当人死时,却是强硬的。当树木成长时,它柔;当它干硬时,便死去。硬性和力量是死亡的伴侣,柔和弱小却表达生活的新鲜;因此坚固是不可战胜的。"那是潜行者在电影中的一番话。
  潜行者一开始是如此弱,却又极为坚执。作家称他是疯子、是白痴,他不曾反抗,甘心接纳。当作家与科学家放弃进入那个神秘房间之际,三个人背对背坐在房间外的地面上,然后摄影机以缓慢而不易察觉的方式逐步拉远,成了一个远景,画面所见,形同舞台。前景是一片积水区,骤然下起一阵豆大的雨,后来雨声随雨势减弱收细。镜头中三人都静默地经历这次缓慢而奇异的自然变化,塔可夫斯基以镜头呈现阵雨、光影、积水种种迷茫的景象,破房子带点颓靡美。三个灵魂,就此作了一次洗涤心灵之旅。流光暗中偷换,宁静、和缓。
  接着是塔可夫斯基那种无法参透的神秘性梦魇笔触:透澈水沟有着科学家遗弃下的炸弹零件,一尾胖胖的鱼儿游近,血浆似的液体流入水中,墨黑色的液汁涌出来,一片清澈水流被染得黑压压……短短的镜头,却不忘来一段由铜管乐吹奏的音乐片段。那是法国作曲家拉威尔(Maurice Ravel)的著名作品《波莱罗》(Boléro),它曾被视为一个音乐界的笑话。管弦乐队围绕着一个简单的主题(theme),在不断重复的同时只加大声音的强度与配器的密度。塔可夫斯基这位爱强调不相信电影需要音乐的导演,竟然忍不住加上这段乐曲,也就肯定了《波莱罗》在当中的重要性。
  9
  1928年11月,巴黎歌剧院上演了一出令人出乎意料的作品,对当时的观众来说,造成很大冲击。曲目演奏过后,一名女观众禁不住大喊大叫起来:"疯子,这首乐曲的作曲家一定是个疯子!"
  的确,这支乐曲是越轨了。单一曲调由两个短主题组成,乐曲一旦开始,微乎其微的小鼓敲击出单调的节奏,紧接是长笛吹奏出一阙充满异国风情的旋律,再由单簧管接上,奏出主题后半部的乐章,音乐就此周而复始地由不同配器交替演奏,强调的是音色之多变,此外就是乐曲渐强的表现,整支乐曲似乎无休止地借两个短主题延续着,当到达高潮时,整个管弦乐以排山倒海之势表现其节奏与音响,最后更爆炸性地转调,突然完结。
  毫无疑问,这样简单的音乐太罕见了。表演过后,观众先是感到疑惑,然后定一定神,进入莫名其妙的亢奋情绪。接下来,是赞赏作曲家的如雷贯耳的掌声,作曲家也多番被邀请到舞台上接受欢呼,向观众致谢。那位作曲家就是拉威尔,那支乐曲就是《波莱罗》。
  当拉威尔回到后台,祝贺他的朋友纷纷到来,有人更告诉他有一位女士说他是"疯子",拉威尔非但没有任何不悦,反而高兴地说:"只有她才了解我的音乐,只有她一个啊!"
  这则故事,记载在Madeleine Goss的The Life of Maurice Ravel一书当中。Madeleine Goss, Bolero: The life of Maurice Ravel, Tudor Publishing Company, 1945.
  10
  "疯子",向来在艺术、文学及至哲学的领土有着不同层次跟程度的象征意义。
  "疯子"总比时代走得前,他们反叛、破格,想人所不想,能人所不能;"疯子"不在乎别人眼光,只顺着自家信仰而行,且坚守笃定;"疯子"的意志力总是超乎常人,有着牢不可破的顽强信念,一心朝着信念而行,遇神杀神,遇佛弒佛;"疯子"以他们所坚信的方式,决意超越、克服及至对抗外在的荒谬世界;"疯子"永不言悔,永不言败,永不止息,抱着一种牺牲与舍身精神,为着寻得终极救赎,可以舍生取义。中庸、合群、随俗、顺从、认命……从来不是疯子所为。他们选择当悲剧英雄、革命烈士,注定孤独、寂寞,不为人所理解、认同。像电影《堂·吉诃德》(Man of La Mancha,1972)中的那首《The Impossible Dream》,歌词道出疯子堂·吉诃德的精神,成了一首振奋人心又富深意的电影歌曲:"去梦那不可能的梦,去打那不可能胜的仗;去承担那难以忍受的忧伤;去闯那勇者不敢到的地方……"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声画联姻 文/周黎明第2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及其音乐里的终极关怀(1)
第3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及其音乐里的终极关怀(2)第4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及其音乐里的终极关怀(3)
第5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及其音乐里的终极关怀(4)第6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及其音乐里的终极关怀(5)
第7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及其音乐里的终极关怀(6)第8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及其音乐里的终极关怀(7)
第9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及其音乐里的终极关怀(8)第10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及其音乐里的终极关怀(9)
第11节:流动的光影声色:塔可夫斯基的音乐色彩与本质(1)第12节:流动的光影声色:塔可夫斯基的音乐色彩与本质(2)
第13节:流动的光影声色:塔可夫斯基的音乐色彩与本质(3)第14节:流动的光影声色:塔可夫斯基的音乐色彩与本质(4)
第15节:流动的光影声色:塔可夫斯基的音乐色彩与本质(5)第16节:流动的光影声色:塔可夫斯基的音乐色彩与本质(6)
第17节:流动的光影声色:塔可夫斯基的音乐色彩与本质(7)第18节:流动的光影声色:塔可夫斯基的音乐色彩与本质(8)
第19节:流动的光影声色:塔可夫斯基的音乐色彩与本质(9)第20节:流动的光影声色:塔可夫斯基的音乐色彩与本质(10)
第21节:流动的光影声色:塔可夫斯基的音乐色彩与本质(11)第22节:流动的光影声色:塔可夫斯基的音乐色彩与本质(12)
第23节:以音乐装饰长镜头的梦:安哲罗普洛斯映画音乐史诗(1)第24节:以音乐装饰长镜头的梦:安哲罗普洛斯映画音乐史诗(2)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