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縱橫十六國 》
十四 漢宮之變
陳羨 Chen Xian
劉曜攻入長安的時候,關東的石勒正在攻打並州的樂平,樂平太守嚮晉陽的劉琨求救。由於代王拓跋猗盧死後國中大亂,劉琨得到了昔日拓跋猗盧軍隊的支援,劉琨自感士氣旺盛,便决定出兵,豈料被石勒先算一着(估計又是張賓的計謀),劉琨的援兵遭到石勒伏兵攻擊,幾乎全軍覆沒。並州城內又逢大旱,劉琨簡直陷入了絶望境地。此時盤踞幽州一帶的遼東鮮卑段匹邀請劉琨到幽州共謀大事,劉琨在萬般窘迫之下衹好放棄晉陽,帶着身邊不多的士兵投奔幽州。石勒進入並州,至此,石勒基本上控製了東北中國的所有州郡。投入鮮卑部的劉琨已經不能作為獨立的晉軍力量存在,整個北方唯一為晉朝保留了一州之地的,竟然是偏處在涼州,後來建立了前涼政權的西北張氏。
多年以前,長安一帶曾經流傳過這樣一首童謠:
秦川中,血沒腕,
唯有涼州倚柱觀。
在當時,童謠和圖讖一樣,也具有傳說中神秘的東方式預言的“魔力”。涼州究竟有何獨特之處,沒有人能說得清。早在永寧元年(公元301年),時任散騎常侍的安定人張軌嚮西晉朝廷上書,請赴涼州平亂。張軌以涼州刺史的身份來到姑臧,他討伐當地的鮮卑反叛,打擊盜賊流寇,安定了社會;接着他又發展生産,興辦學校,恢復了當地的經濟。十年間,張氏在涼州的威望穩步提高。建興二年(公元314年),張軌去世,涼州人推舉其子張寔繼任刺史。晉愍帝出降漢軍的前一天,密派手下人前往涼州,拜張寔為大都督、涼州牧,承製涼州一切大小事務。
長安失陷的第二年,張寔决定以攻代守,先發製人,派司馬韓璞和將軍張閬以步騎兵一萬進攻剛剛攻占長安,還未在整個雍州站穩腳跟的漢軍。韓璞的軍隊在南安一帶被當地的羌兵截斷退路,兩方相持一百多天,彈盡糧絶。
韓璞親自宰殺駕車的牛犒勞軍士,一邊吃着牛肉,一邊激動地問道:
“大夥兒想念傢中的父母麽?”
大傢齊聲說:“想念1
韓璞又問:“想念妻子兒女嗎?”
大傢又齊聲高叫:“想念1
“那你們想要活着回去麽?”
“當然想了1
“那你們聽從我的命令麽?”
“誓死聽從1
韓璞於是擂起戰鼓,指揮將士們奮力拼殺,正巧碰上張閬的軍隊也殺到,兩軍夾擊羌兵,大獲全勝。
雖然沒有獲得對漢軍的决定性勝利,但漢軍嚮涼州方向的進攻卻受到了有效的阻撓,加上涼州地處西北,漢軍的主力也一時鞭長莫及。從而在張氏政權的經營下,涼州得以暫時避免中原一帶的戰亂,真的成了一塊可以“倚柱觀”的“淨土”。對於漢國而言,面對小小的涼州,捲土重來並不是沒有可能,但其內部潛藏的危機正在步步升級,一場政變以及緊跟着的一場大亂,似乎已經在所難免。
政變的起因還是那位生活極度荒淫的漢國皇帝劉聰。儘管妃子越立越多,劉聰依然覺得不過癮。他把中護軍靳準的兩個女兒月光、月華納入後宮,封月光為上皇后,月華為右皇后,原先的皇后劉娥則為左皇后,於是劉聰的後宮出現了三個皇后並存的咄咄怪事。陳元達極力進諫,指出此舉的非禮之處,劉聰很不高興。不久後陳元達查出上皇后月光的醜行,嚮劉聰奏明,這纔迫使劉聰廢掉了月光。月光因此羞愧自殺,劉聰從此也開始暗暗憤恨這位敢於直諫的大臣。衹過了一年,依然執迷不悟的他又看中原先張皇后的侍婢樊氏,將她立為上皇后,填補月光死後留下的“空缺”。
由於長時間深居內宮,劉聰又開始寵幸身邊的太監王瀋、郭猗等人。(寵幸太監似乎是自古以來昏君最大的“罪狀”之一。皇帝也有“先天不足”,那就是與外界接觸過少,乃至整天接觸的人除了宮妃就是太監。)一切政事都交給他的兒子,相國劉粲處理。這樣一來,野心傢們開始行動了。
首先是郭猗和國丈靳準與皇太弟劉乂(劉聰當初即位前就想讓劉乂為帝,自己算是代攝其政而已,因此他的打算是將來將帝位傳給劉乂。由於劉乂身邊的大臣勸劉乂謀反,先被人告發,此時正被劉聰派兵軟禁中。)之間有私人恩怨,郭猗便瞄準了對帝位覬覦已久的相國劉粲。一個報私仇,一個爭皇位,兩幫人一拍即合。雙方决定一方面註意劉乂本人的行動,一方面慢慢除掉支持劉乂、反對王瀋等人的大臣。
在王瀋、郭猗等人屢進讒言的情況下,一大批與宦官矛盾甚深的大臣被劉聰下令誅殺。
大臣王易、陳元達等人上表苦諫,這回劉聰是誰的話也聽不進去了,還把上表交給太監們看,笑着說:“陳元達這幫人簡直成呆子了。”
王易直諫受阻,憂鬱而死,陳元達為此大哭,嘆道:“我既然再也不能說話了,為何還在這世上苟且偷生呢?”隨即就自殺了。
(嗚呼,陳元達這位出身匈奴部族的知識分子,見證了匈奴漢國興起的蓬勃,也見證了統治者腐化所導致的帝國的迅速衰敗,眼見得一個剛剛建立的國傢因為不能吸取前朝失敗的教訓,僅僅幾年後就重蹈覆轍。敢於直諫、善於直諫的大臣因不能再諫而死,天下痛苦,莫過於此。)
劉粲利用太監的力量掃除了宮中的異己力量,就把目標轉嚮了皇太弟劉乂。他派人嚮劉乂假傳詔書,說京師將有兵變,要穿戴盔甲以防不測,劉乂果然上當。劉粲將消息告知靳準等人。靳準馬上嚮劉聰進言:“劉乂欲謀反,都已經準備好盔甲了1劉聰大驚,派兵趕往東宮,果然如此。劉聰當然大怒,將尚不知情的劉乂廢為北海王,王瀋等人乘機將與自己有怨的人大殺一批,劉乂最終也被劉粲、靳準合謀殺害。
經過一番折騰,劉粲被立為皇太子,而靳準也掌握了國中大權,博取了劉聰的充分信任。漢麟嘉三年(公元318年),劉聰病死,臨終前他想召手握重兵的劉曜和石勒到國都平陽輔政,兩人當然是“固辭不受”。劉粲繼位,當然重用靳準,靳準又一次利用劉粲之手鏟除劉氏宗族中的異己分子,大殺在朝中任職的劉氏諸王。劉粲的荒唐程度,一點不亞於其老子,靳準很快就得到了軍國大事的决策權。
僅僅一個月後,靳準領兵進入皇宮,將劉粲殺死,同時將劉氏一族不分老幼全部處斬,連劉聰的屍體也沒逃過此劫,被挖出來斬成兩段。(劉聰生前生活糜爛,死後落得屍首糜爛的下場,真是報應不爽。劉淵一族,下場如此之慘,與十六國時期深深的民族矛盾是分不開的。石勒大殺晉朝宗親是一次,而這一回又是一次,在整個十六國時期,這樣的大殺戮還會有很多次。)靳準自稱大將軍、漢天王,他覺得自己作為漢人,消滅了鬍人的政權,定會得到漢人政權晉的支持,於是又嚮晉稱藩。
靳準經過宮中的一番爭鬥後終於獲勝,但卻將自己變成衆矢之的,而他好像還沒意識到自己在軍事上根本抵擋不住他的對手。正當靳準在宮中大肆殺戮的時候,兩支精銳的部隊正由劉曜和石勒率領,分別從長安和襄國,嚮平陽進發。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前言 | 序章 從三國歸晉說起 | 一 南匈奴興起 | 二 劉淵建漢 | 三 文“達”武“曜” | 四 蜀中流民 | 五 羯人石勒 | 六 石勒歸漢 | 七 漢晉洛陽大戰 | 八 洛陽淪陷 | 九 劉琨孤城抗漢兵 | 十 “右侯”張賓 | 十一 陳元達鎖腰諫劉聰 | 十二 石勒詐降破王瀎 | 十三 西晉滅亡 | 十四 漢宮之變 | 十五 兩個趙國 | 十六 前趙的末日 | 一 前仆後繼的鮮卑人 | 二 遼東三部 | 三 慕容翰巧計敗宇文 | 四 慕容傢族的內亂 | 五 後趙的危機 | 六 暴君石虎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