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志 》 追憶繁華京城過往煙雲:圖說北京三千年 》
北京城的“後門”
葛忠雨 Ge Zhongyu
地安門是北京皇城四門之一。從地理位置上說,皇城正門稱天安門(明稱承天門),東稱東安門,西稱西安門,北稱地安門(明稱北安門),俗稱厚載門,亦稱後門。從皇城面南背北之勢來看,天安門顯然是皇城的前門,地安門則成了後門,這個稱呼即親切,又很符合中國傳統的“傢國同構”觀念,所謂的前門、後門,正像一大戶人傢對自己門口的稱呼。
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的地安門,位於皇城北垣正中,南對景山,北對鼓樓,為磚結構之宮門式建築,正中設朱紅大門三門,左右各兩梢間為值房,是北京中軸綫上重要的標志性建築之一。作為皇城的北門,與作為皇城南門的天安門遙相呼應,象徵着天地平安,形象地表達了人們希望年年豐收、風調雨順的良好願望。
俗話說水火無情,在歷史上,皇城四門都曾遭受過大火的襲擊。天安門,明時稱作承天門。明天順元年(1457年)七月丙寅,承天門遭受雷擊起火被毀,後來重建。祟禎(1644年)十七年四月十九日,李自成放火焚宮,承天門被毀。清順治八年重修,並改名為天安門,寓意天賜平安。太監曹吉祥及其從子曹欽謀反,放火燒東安門。東安門於明天順五年(1461年)重建。1912年2月27日,袁世凱策動兵變,放火焚東安門。西安門也於1950年12月1日因用火不慎而發生火災被毀。
與皇城四門屢遭火災形成有趣對比的是,地安門在歷史上也曾屢次發揮着重要作用。由於是皇城的北門,所以凡是皇帝北上出徵巡視時大都要出地安門,而且親祭地壇諸神時也要經地安門而出。就是在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時候,侵略軍也曾在地安門遭到清軍的頑強抵抗。而且在緊急的關頭,慈禧太後帶了光緒皇帝倉皇逃出紫禁城,正是從地安門而出,再出內城德勝門,遠走西安的。還有,1924年馮玉祥將軍驅逐溥儀出宮時,這位末代皇帝也是從地安門灰溜溜地走嚮他的出生地攝政王府的。早年,地安門內設有許多為皇傢服務的衙門,諸如尚衣監、司設監、司禮監、酒醋局、織染局、針工局、巾帽局、火藥局、司苑局,還有鐘鼓司、供用庫、蠟庫、簾子庫、兵器庫、皮房、紙房、安樂堂等等。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城市交通的治理,政府部門曾在1954年將地安門拆除了。不過在拆除地安門的時候,曾遭到一些社會名流的反對。在當時,政府也許諾將從地安門拆下來的門窗、木梁等構件都一一編號登記造册,連同磚石琉璃瓦等都運往天壇,計劃在天壇北壇上門內照樣移建一座地安門。不料,後來天壇發生了火災,也將堆垛在那裏的木質材料全部燒壞,又因為沒有留下實測圖紙,移建地安門之議從此也就泡了湯。
近來,隨着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的深入以及北京人文奧運計劃的實施,北京城北中軸綫的整治和保護已經提上日程。市政府有關部門和西城區也已經開始着手編製北中軸綫的整治保護方案,同時復建地安門已經作為北中軸綫整治保護工作的重要內容體現在整治保護方案中,圍繞地安門的交通道路組織方案也在論證過程中。由此看來,北京地安門的復建已經是指日可待了。這對於渴望一睹地安門風采的國民來說,的確是一件令人非常振奮的好事情。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黃山書社 |
|
|
繁華有因:“漂”來的北京 | 虎踞竜盤:棋盤結構的北京城 | 缺憾之惑:北京古城墻缺個角 | 中軸傾斜:京城中軸綫之謎 | 皇傢寺院: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 | 古城的“雙竜”佈局 | 中南海的歷史滄桑 | 北海九竜壁的傳說 | 什剎海的由來之謎 | 正陽門箭樓千斤閘探秘 | 天安門城樓設計者之謎 | 前門大柵欄之謎 | 太廟被李自成燒毀了嗎 | 社稷壇的五色土 | 景山坐像之謎 | 北京城的“後門” | 故宮又稱紫禁城之謎 | 宮門:解讀故宮之謎的鑰匙 | 揭秘皇城三大殿 | 故宮房間為何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 | 故宮三大殿院內為何不種樹 | 東華門門釘也有謎團 | 元代皇帝為何沒有陵墓 | 神秘的明代皇帝葬儀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