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知青文革 》 折騰十年 》
第16節:文明的衝突
清秋子 Qing Qiuzi
糧草足,心情就好,沒事兒就逗大老張講"嘭嚓嚓"的故事。60年代初的生活令我們神往,那些年我們還小,沒成人,好多樂趣沒趕上。衹記得小學老師人人都唱"花兒為什麽這樣紅"。他們當我們面兒,要我們做"合格接班人",在我們看不到的時候,沒準兒也要"蹭肚皮"。現在的少壯派學者,把"文革"前和"文革"兩個時期給一勺燴了,說反正都是不自由。自由不自由的,我不會太在乎,關鍵是安穩。那些年代初,就安穩,我們上學哪有傢長接送的?沒匪、沒娼、沒人販子,連汽車都沒多少,我們怕什麽?
因此我們下鄉後就不滿,不能學習了,還要服苦役,安穩的日子,從此沒了。聽大老張講過去,就像現在的小女人願意聽人傢講上海灘,都是自慰而已。
我一般不崇拜學者,尤其不尿那些少壯派。但對有一位是例外,他不是我們同胞,他是美國人,叫亨廷頓。他說,美國和第三世界老掐架,那是由於"文明的衝突"。這個理論,我服。我們當年從長春到東甸子,就相當於從華盛頓到了巴格達,必然也要有"文明的衝突"。
那時候我們去,說是接受"再教育",心裏可不大服。老師、校長都沒能教育我們,山溝裏的農民有什麽資格?我們,就是時尚的代表。單說這拉鎖大翻領、天藍運動褲,農民見都沒見過。
那些農民,不大自覺,還真以為會種地就有了天下第一的學問,要充充老師。尤其那些30來歲的少壯,滿口土掉渣的地方口音,把"敦化"說成"敦滑",把"貧下中農"說成"貧下中能",把"春耕"說成"春驚",把"大寨"說成"大再"。我們說標準音,他們還要嘲笑。這普通話是國傢推行的,難道還想顛覆?這暫且不說了,文明的衝突,大不了各說各的。最讓我們幾個男生不能容忍的,是少壯們三十郎當歲,拉傢帶口,兒女好幾個,還個個色迷迷的。專跟我們戶女生套近乎。一開會,就往女生跟前湊,沒話找話,說說"敦滑",聊聊"春驚",恬不知恥。
女生呢,比我們男生能適應環境,鶯鶯燕燕,能迷住那些大老爺們兒,沒準兒心裏都挺得意。來而不往非禮也,她們也樂意跟少壯們聊聊"貧下中能",扯扯學"大再",連長春口音都改了。氣死個人!集體戶內部開會,我們就提出,女生要堅决抵製變相的"性騷擾",女生們不吃這一套,說,思想不要太骯髒,她們接近"貧下中能",沒有錯兒。你看,我們倒鬧個思想骯髒。
那少壯農民,都有點文化水兒,以高小畢業的居多,上衣口袋習慣性地別着一管鋼筆,大分頭鋥亮,上面抹了豆油也說不定。領口上還縫一圈襯領,用白綫勾的,花裏鬍哨,以為憑這個就能勾引城裏的美眉。他們勾引,也就罷了,又對我們男生一百個不理不睬。平時幹活兒,老幫着女生,有時實在看不過眼兒了,纔象徵性地幫幫我們。
女生意志薄弱,或者說性意識早熟,見了少壯們有說有笑,對我們一個屋檐下住的同學,反而不鹹不淡。
這不是公然挑釁嗎?我們被激怒了。
那時,李傢軒跟街道上的小流氓混,學會了一種黑幫"切口",也就是黑話。說起來誰也聽不懂,學起來挺簡單。原理就是,在說話時,把一個漢字的聲母和韻母分開,在聲母後面加一個"ai",在韻母前面加一個"g"。比如說"媽"字,就要說成"買嘎";說"爸"字,就要說成"百嘎"。據李傢軒講,這語言叫"啞語",他一提倡,我們都感到有趣兒,幾天就學會了。說起話來滴裏嘟嚕,完全是外國語,可一點不影響意思的表達。
會了"啞語",我們就神了,可以當面駡人,被駡的一點兒也不知道。也可在外人面前商量機密,不怕泄露。
再開會,少壯們往女生那兒一湊,我們就用啞語大駡,內容很不文明,這裏就不好翻譯了。大意是說,發情不能不看場合,或者回傢找自己妹子去,等等。
少壯們起初很意外,跟女生打聽我們說的是什麽話。女生們也不知,就開玩笑說是西班牙語。少壯們知道沒好話,尷尬了幾天,又厚着臉皮繼續"君子好逑"。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1節:序幕 | 第2節:那場大折騰 | 第3節:戀愛意識在萌動 | 第4節:被上帝選中了 | | 第5節:水靈靈的小丫頭 | 第6節:高舉偉大旗幟 | 第7節:農村第一夜 | 第8節:生活其樂無窮 | | 第9節:清理階級隊伍 | 第10節:不是鬧着玩兒的 | 第11節:天上掉餡兒餅 | 第12節:為生活所迫 | | 第13節:連火都不敢生 | 第14節:給自己壯膽兒 | 第15節:山神爺保佑 | 第16節:文明的衝突 | | 第17節:全場笑倒一片 | 第18節:與時俱進派 | 第19節:不要太骯髒 | 第20節:革命化的春節 | | 第21節:英雄救美 | 第22節:禍從口出 | 第23節:早晚惡有惡報 | 第24節:好男不和女鬥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