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类 》 周易今註今譯 》
上經(5)
南懷瑾 Na Huaijin
徐芹庭 Xu Qinting
[今釋]
乾卦,由於初爻的演進,到了九五爻便由第四爻悠遊深淵中的潛竜,躍出水面,一飛衝天,而有飛騰變化不可測的現象。它不但有了更大而無限量的空間,可以發揮它的功能。而且可以居高臨下,俯視涵蓋陸地江河與海洋的一切事物。本卦這一爻的現象,又象徵一天當中的正午時候,太陽正當高空,所謂“日麗中天”的情形。如果以六爻的作用來說,它是外卦的中爻,等於內卦第二爻的現象,同時也有內卦第二爻相似的作用,衹是地位不同,所以情況也不同。在本卦第二爻言,它好比一個人的事業,正由開始而建立起穩固基礎的階段,可以嚮外發展,見到有利於它的大人,呈現自己的才能。但到了本卦九五爻的階段,雖然猶如九二爻一樣,都是站在至中至正的崗位,但是,它的成就,已經由內在的成功,發展到了外面,成為大傢所仰望。所以它也同樣的有可以“利見大人”的現象,然而對象與作用,卻因為地位的不同而有異了。根據《係辭下傳》所說:“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便須有“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的自愛精神纔好。如果以古代帝王政治體製的人事作譬喻,這一爻,便有位極人君,普天之下,萬民之上的狀況。至於歷史上稱皇帝為“九五之尊”,並非用這一爻的意義。那是以《易經》數理來取譬,九是陽數的最高位,五是陽數的最中位。九五,便是至尊中正的意思。
上九①。亢②竜。有悔。
[今註]
①上九:是指乾卦第六爻■的爻位而言。上,就是至高無上的意思。詳見乾卦初九爻的今釋。
②亢:子夏《易傳》說:“亢,極也。”同時有高與乾的雙重意義。
[今譯]
乾卦的第六爻(上九),象徵處在高亢極點的竜,必有悔悶的後果。
[今釋]
乾卦的變化,由初爻開始,一爻一爻地演進,到了九六爻,也就是最高、最後、最末的一爻。《周易》的規例:凡屬第一爻位的陽爻,即稱之為初九,例如乾卦的第一爻;凡屬第一爻位的陰爻,就命名為初六,例如坤卦的第一爻。而屬於最後第六爻的陰爻,便命名它為上六。本卦爻位到了上九,以六爻的爻位而言,已位至極點,再無更高的位置可占,孤高在上,猶如一條乘雲升高的竜,它升到了最高亢、最極端的地方,四顧茫然,既無再上進的位置,又不能下降,所以它反而有了憂鬱悔悶了。如果占卜得了這一爻,在物理而言,便將有“物極必反”的作用。在人事而言,便將有“樂極生悲”的現象。《周易》有關人事吉兇禍福的現象,綜合起來衹有吉、兇、悔、吝四大論斷。悔與吝兩個現象,便是成分少,或比較輕微的兇。所以上九爻的現象,因為位居極點,悔吝必生,那是必然的趨勢。
用九①。見群竜無首。吉。
[今註]
①用九:是指乾卦本身整體的純陽,同時又互通於乾卦本身每一陽爻而言。可參看乾卦初九爻的今釋。
[今譯]
用在乾卦整體,它有如一群竜,互相平等、自由自在地共存,誰也不居其首,這是大吉的現象。
[今釋]
《周易》上下經六十四卦,關於爻辭的解釋,衹有陽卦之首的乾卦有用九,陰卦之首的坤卦有用六。除此以外,再也沒有用九或用六的解釋。何以叫做用九,過去很多學者,各有一種解說,有的從義理去講解,有的從象數來註釋,各自發明一得之見,自成一傢之言,都有相當可貴的道理。其實,非常簡單,衹要從本卦初九爻“潛竜勿用”,開始去理解九字所代表陽爻變化的道理,便可瞭解他所謂的用九,就是不為九所用的反面辭。善於運用乾卦六爻的變化,而不被變化所拘,有超然物外,拔於塵纍的情形。九數是代表陽爻的數字,在乾卦而言,因為陽極陰生,所以無論卦與爻都勢在必變。陽九勢極,必反變為陰,所以全卦或任何一爻都沒有不受其變的可能。如果不受陽九位數的拘束,用九而不被九用,超然物外,就可以很客觀地見到六位陽爻,猶如群竜的變化,自身自然吉無不利了。倘使乾卦本身六位陽爻,也都各自善於利用陽九的潛能,誰也不爭居領導變化的首位,不作開始發動的作用,自然無以後一爻一爻有吉有兇的變化現象。那便如《係傳》所謂“原始反終”,歸真返璞,守定原始本位的道理,當然就大吉而無兇了。所以本卦象辭,便有“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以及本卦文言有“乾元用九,天下治也”的釋義了。善於用九而有其位的,舉歷史人物的事例來說,便是堯、舜、文王、周公。以不在其位的來說,便如老子、孔子等人,都是善於用九的榜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臺灣商務印書館國學經典文叢
【資料來源】重慶出版社 |
|
|
敘言 | 《易經》與“三易” | 易名的定義 | 《易經》的作者 | 十翼的作者及其他 | 易學的傳承及其他 | 兩派十宗及其他 | 易學的精神 | 本書譯事的經過 | 《周易今註今譯》四版序 | 《周易今註今譯》凡例 | 上經(1) | 上經(2) | 上經(3) | 上經(4) | 上經(5) | 上經(6) | 上經(7) | 上經(8) | 上經(9) | 上經(10) | 上經(11) | 上經(12) | 上經(13)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