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 大唐秦王詞話   》 第十三回 李藥師智降薛仁杲 邢國公愧接小秦王      諸聖鄰 Zhu Shenglin

  詩:
  節使橫矛西出師,鳴弓抔甲羽林兒。
  臺上霜威凌草木,軍中殺氣傍旌旗。
  預知漢使宣威日,正是鬍塵欲滅時。
  為報使君多泛菊,更將弦管醉東籬。
  還將衛使西徵諷,引起秦王討薛詞!
  話表唐秦王、李靖,領人馬下隴西,徵討薛仁杲。六軍似離山虎豹,萬馬如出水蛟竜。大軍正行,哨馬報:“隴西界口,地名高墌到了!”秦王傳令,就在高墌安營。
  兵屯八面,旗列五方。弓弩上弦,防備敵兵劫寨;鋼刀出鞘,時巡寇盜偷營。千千隊長槍大斧,萬萬層利劍撓鈎。風吹鼉鼓山河動,電閃旌旗日月高。
  屯下人馬不題。且說西秦探馬飛報薛仁杲:“今有唐朝秦王,統兵十餘萬,在高墌屯營!”薛仁杲連忙升殿,聚下文武,宣宗羅■為正先鋒,韓簡為副先鋒,梁師成、鄭慶為合後,許貴為左監軍,許華為右監軍。薛仁杲自為主帥,率精兵五萬,擁出隴西城邊,離唐營五裏之地,分三寨屯下。唐營哨馬報知秦王秦王問李靖:“今日着誰迎敵?”李靖說:“打發殷開山領兵!”秦王分付殷開山:“用心出戰!”開山得令,辭了秦王,全裝披挂,果是威風!
  盔甲牢拴膽氣雄,蘸金斧舉跨青驄。
  今朝奮勇興王日,異日官封鄖國公。
  領一支人馬,相近秦營,布成陣勢,鳴鑼擂鼓,應聲搦戰。仁杲在營,正與衆將商議軍情,哨馬來報:“有唐將駡陣!”仁杲問:“誰領兵?”閃過宗羅■、韓簡、梁師成、鄭慶、許貴、許華六將,說:“某等今日領兵出陣,試看唐兵虛實!”仁杲分付:“各宜仔細!”衆將怎生打扮?
  隴右羅■邁等倫,全憑英勇定西秦。
  盔磨四縫明如雪,甲砌魚鱗亮似銀。
  鞘內劍,玉壺冰,袋懸弓箭緊隨身。
  檠刀跨馬翻江獸,好似喪門降世塵!
  豪氣凌霄萬丈高,刀搏彪虎熟兵韜。
  英雄韓簡真無敵,慣使蛇頭丈八矛。
  凜凜彪軀氣概雄,師成威武有誰同。
  長槍宛似穿山蟒,烈馬渾如出海竜。
  青衿絳襖束金縧,畫戟垂纓似火飄。
  插箭彎弓騎烈馬,西秦許貴是英豪。
  馬欺奔嶺虎,鞭賽戰潮鰍。
  鄭慶多英勇,將軍第一流。
  力舉千鈞鼎,能掄三股叉。壯志扶秦國,威名羨許華。
  六員猛將,領了人馬,暫離轅門,排開軍隊。宗羅■領一支人馬,掄着三尖兩刃刀,擁奔陣前。唐陣上殷開山舉着蘸金斧,大喝一聲:“通名來!”“吾乃西秦駕下,正先鋒宗羅■就是!你通名來!”“吾乃〔唐〕秦王麾下,前部殷開山!”二將蹬開戰馬施三略,鬥逞高低按六韜。二將戰有三十餘合,宗羅■力怯,把刀架隔,遮攔不住。有韓簡、梁師成、鄭慶、許貴、許華,各挺兵刃,喊震一聲,縱馬一齊擁奔陣前助戰。好殷開山,全無懼色,抖擻神威,獨戰六將!
  六軍鼓勇,七將爭雄。一似鷹鸇雕鴞逐雲鵬,卻如虎豹彪狼衝獬豸。幹戈亂舞,漫空驟雨打梨花;兵刃相持,滿地狂風飄柳絮。蛇蟠槍舉,如橫丈八春冰;月樣叉輪,似落三潭秋月。密匝匝徵人怒吼撼天關,霧慘煙愁;亂紛紛戰馬群嘶搖地軸,神號鬼嘯。粃剝聲迎槍着劍,叮當響亮斧迎刀。煙塵蕩蕩籠徵甲,汗雨津津濕戰袍!
  衆將大戰,從巳殺至申時,不分勝敗,兩下裏鳴金收軍。且說殷開山收軍回營,旗牌官報進中軍,參見秦王秦王問:“勝敗若何?”殷開山說:“托主洪福!臣與秦邦六將交戰,從巳至申,不分勝敗,兩下裏收兵回營,來日定奪!”秦王大喜,說:“將軍辛苦了!且請安歇!”再說宗羅■等六將回營,見了薛仁杲。仁杲問:“出軍如何?”宗羅■說:“仗大王之威,臣等與唐將大戰一日,兩不相下,來日共决雌雄!”仁杲賞勞衆將,各散寢帳不題。
  碧落銀河皓月明,案間燈焰篆煙清。
  金鳳玉露更闌後,又聽邊城畫角鳴。
  次日早晨,秦王升中軍帳,衆將參見已畢。秦王問李靖:“吾兵到此日久,糧草不多,難以久住。如今用何計策,可破秦兵?”李靖說:“今日不可發兵,待臣定下了計,埋伏人馬,這回交戰,要取勝回朝!”即傳將令,着劉弘基領一支兵,埋伏在周山下圩西北。殷開山領一支人馬,暗藏火炮、火銃、神槍,從山僻小路,抄過秦兵寨後埋伏。“明日衹聽我山頂上放起號炮,就發兵分頭掩殺,一面放火燒其營壘!”令段志玄、長孫順德領一支人馬,伏於大周山𠔌口,以截秦之救兵。調遣已畢,衆將受了計策,各人全裝披挂,點齊軍馬。到四更時分,埋鍋造飯,領兵出了營門,分頭埋伏去了。李靖又調馬三保、長孫無忌、高士廉、唐儉、武士護衆將,領二萬人馬,保主公親自出戰。其餘總管,帶領軍士鎮守轅營。李靖嚮秦王附耳低言,如此如此,秦王說:“我知道了!”李靖自帶一支兵,上大周山頂去。看秦王怎生打扮?
  三山帽嵌幾行金綫,淡紅袍織雲漢飛竜。玉帶束牢拴金鎖甲,鳳尖靴斜踏紫花驄。手執定唐刀,腰懸昆吾劍。袋彎寶雕弓,壺插金鑱箭。軍前現出君王像,馬上威嚴帝主容。五色祥雲和瑞霧,謹隨五爪紫金竜。
  秦王帶領衆總管出管,鳴鑼擂鼓,把人馬排成陣勢。有秦邦哨馬飛報薛仁杲:“今有唐太子領兵,親自挑戰!”仁杲分付:“備馬來!我親與秦王比試,較一勝負,定奪江山!”令宗羅■、韓簡、梁師成保駕,令鄭慶、許貴為策應,許華為遊擊。分撥已定,衆將全裝披挂,結束威風。看仁杲怎生打扮?
  明耀耀紫金盔,亮煌煌金星甲。火焰焰絳絨袍,光燦燦寶妝帶。黑沉沉烏屖靴,雪皎皎青萍劍。麯彎彎絲弦弓,直挺挺雕翎箭。手持丈二蘸金槍,身騎千裏追風馬!仁杲帶領雄兵猛將,出逼唐營,紮住人馬,排開軍陣。畫鼓三通響,門旗兩陣開。唐秦王催馬擎刀,擁出陣門,大喝一聲:“天兵壓境,何不下馬早降!”仁杲大惱:“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焉敢妄出大言?贏得我受降,贏不得休走!”掄動蘸金槍,望秦王罩心刺來。秦王舉定唐刀,劈頂就砍!虎嘯深山萬裏風,竜吟大海浪千重。
  欲知兩國興亡事,盡在今朝一戰中。
  仁杲掄槍來得緊,秦王驟馬把刀迎。
  槍掄北海蛇竜尾,刀砍瑤空閃電紋。
  好似雙竜騰渤海,渾如二虎鬥山林。
  刀掄槍架生寒焰,槍刺刀迎長火雲。
  混世魔逢撥亂主,毒竜早撞玉麒麟。
  交鋒戰卻無多會,詐敗金枝玉葉人。
  戰有十餘合,秦王心生巧計,詐敗佯輸,撥轉馬,落荒而走。薛仁杲不知是計,催促軍士,縱馬隨後追趕。秦王且戰且走,把仁杲誘入周山汙泥澗。李靖在山頂見秦兵追入澗來,連放三聲號炮,唐朝伏兵齊起。秦王衆將復身回來,三面山崩浪滾,殺得秦兵大敗虧輸。但見:秦兵失勢威風散,唐將添雄殺氣高。
  急轉彪軀忙舉斧,輕舒猿臂緊掄刀。
  馬來馬去狻猊走,人撞人衝虎豹跑。
  額角着鞭連眼喪,頦尖遇簡齒牙凋。
  刀釤額頂人頭落,槍刺心窩血水滔。
  利劍砍開金鎖甲,鈎鐮扯住五花袍!
  岡前流血盈溪間,馬死人亡臥滿郊!
  大戰一場。殷開山斧劈了梁師成,衆將心忙。宗羅■奮勇殺條去路,指望要跳過澗去,不意連人帶馬,陷落汙泥澗內,被唐兵把撓鈎搭上岸來,索綁纏拴。韓簡身被數十槍,拼命迎敵,救護仁杲,殺透重圍,徑來隴西城逃竄去了。有鄭慶、許貴、許華急領人馬接應,又被長孫順德、段志玄伏兵擋住。秦王帶領着馬三保、高士廉、唐儉、長孫無忌,人馬過來衝殺。兩軍相撞,各逞英雄。混戰草頭君,怎比真天子?戰不十合,長孫無忌一刀砍死鄭慶,段志玄箭射許貴,高士廉刀砍許華。砍倒帥旗,把秦兵殺得罄盡。又劉文會、白顯道,放火燒了秦營,合兵一處。秦王傳令:“衆將不要卸甲!破竹之勢,不可錯過!”催促人馬前去,圍了隴西城。衆總管大勢人馬,保駕直至城下,合兵遣將。人如翻鐵鷂,馬似混江竜。重重疊疊,圍困城池。秦王同李靖、長孫無忌、高士廉另紮營寨,安頓人馬。李靖令軍士裝起雲梯炮石,晝夜攻打。
  秦邦守城軍,見唐朝大勢人馬圍城,盡皆失色,三三兩兩聚說:“唐兵甚是驍勇,我等難與爭鋒。朝中文武平昔少恩,不相和睦,又非唐將對手。倘若城陷,你我死無葬身之地,不如投順秦王,免受刀割之苦!”衆軍計較已定,到了夜靜之時,守城軍士紛紛拋戈棄甲,墜城而降。有巡城頭目急忙擂鼓,報入朝中。薛仁杲見報,嚇得魂飛雲漢,魄散九霄。思想一會,長嘆數聲:“將士離心,大事去矣,吾何獨免!”到了次日早晨,仁杲聚下將佐,開了隴西城,輿櫬面縛,詣唐營納降。秦王入城安撫軍民,農不輟耕,市不易肆,留白士讓鎮守城池,將薛仁杲解赴長安,請旨發落。
  秦王傳令:“衆將士!如今已有糧草接應,乘着得勝之兵,以近就近,下河西徵伐梁王李軌。攻其無備,决勝必矣!”下令已畢,把軍馬趲離隴西城。有日兵至河西,旗開取勝,將到成功。旬日之間,發兵五陣,擒殺梁將楚英、王偉、魯雄。梁王李軌,親自出軍,被唐將安貴興斬之,河南皆平。秦王入城,安撫地方,秋毫無犯,民皆悅服。毀了宮殿旗幟,令劉正會鎮守河西,傳令起軍回朝。
  鞭敲金鐙,人唱凱歌。徵人面上長歡紋,戰士腮邊添喜色。銅鑼款擊,似丹山彩鳳鳴;畫鼓輕敲,如江海靈虯吼。列千重雜彩旌旗,擺萬隊凝霜劍戟。功成將士,行行郊野射鷹鸇;戰勝徵人,隊隊山林搏麂鹿。笑折路傍花,戲扳堤畔柳。昂昂虎豹關中將,赳赳麒麟閣上臣!秦王兵至潼關,有守將盛彥古出關迎接。秦王進了關,帥府坐下。盛彥古朝拜訖,秦王分付:“盛彥古!多餘糧草,不必帶回長安,暫且屯放關內。我見過父王,進上功勞簿,略停數日,還要起兵下河南,徵剿王世充去!”盛彥古一面齊備筵宴,管待秦王。酒間問道:“主公班師回朝,曾聞得朝中一樁事麽?”秦王說:“什麽事?”盛彥古說:“就是金墉李密的事。”秦王說:“不要提起!有日拿住這賊,碎屍萬段,决不姑容!”盛彥古說:“如今報不得仇了!李密因伐王世充失利,四十萬人馬,敗於翠屏川。將士盡皆散去,城池宮殿,又被單雄信與河南通謀,焚燒劫毀,寸草不留。無處存身,與將王伯當、賈閏甫、柳周臣,四馬投降聖上。”秦王問:“我父王留他麽?”盛彥古說:“聖上納降了,把他官封邢國公,賜七間寶殿居住,月請俸糧百石,撥半千虎賁軍跟隨。又將獨孤公主娘娘,配與成親。皇姑分上也難報仇了!”秦王說:“我父王好沒主張!當日把我監禁在金墉城一百日,倒不記仇,反着他受如此富貴!畢竟養虎自患!”
  秦王問李靖:“我到父王駕前,如見李密這賊,不由人不惱!又恐有失朝儀,如何是好?”李靖說:“臣有一計!如今主公先差一員總管,歸朝見聖上去,奏主公徵討隴西薛仁杲,又討河南梁王李軌,全師得勝回朝。於路風霜辛苦,鞍馬勞睏,除了四位皇叔,並東、齊二府殿下,在朝公卿極品的,要一員出城遠接殿下。如差李密來迎接,把他責侮一番。外面見過了,省得御前失禮,如此也夠了。”秦王準奏,喚過唐儉,一一分付明白:“快歸朝啓奏父王去!”唐儉領了令旨,出得帥府,一騎馬離了潼關,進了長安城,徑到朝前下馬。
  高祖正坐朝,門上官奏:“有二殿下差唐儉候旨!”叫:“宣來!”宣至金鑾殿,朝拜高祖已畢,唐儉奏說:“臣隨二殿下徵伐西秦,又領勝兵收了河西,奏凱回朝,今過潼關屯軍。因於路風霜,鞍馬勞睏,身體欠安,先差臣來啓奏萬歲,除皇叔四位,東、齊二府外,公卿內選一員極品之官,出城迎接二殿下。”高祖說:“不要皇叔、東齊二府,再有誰人?”言未絶,班部中閃出臺官袁天罡、李淳風啓奏:“思二殿下知道李密來投順我主,如今到御前相見,心中宿怨,何由得解?以此要李密迎接。在外面見過了,省得朝中失禮!”唐儉見說,心中道:“好陰陽!內外符合,善測人意!”高祖傳旨:“着近侍宣李密來!”
  不多時,李密宣至駕前。高祖說:“禦弟!寡人宣你,別無話說。吾兒世民,徵伐西秦、河西,班師奏凱,駐軍潼關,命你出城迎接回朝。”李密說:“臣該萬死!失志含羞,有何面目,迎接殿下?臣怎麽敢去?”高祖說:“不妨!寡人與你旨意一道,帶領王駕出去。你若不接秦王,就有抗違之罪;吾兒若不遵旨意,就有慢朕之罪!”李密推辭不過,衹得領了旨意。兩度山呼辭帝主,三聲萬歲出金門。唐儉辭朝,先到潼關去了。二十四番金𠔌宴,千三百裏錦帆遊。人間有此榮華樂,無此榮華無此愁!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大唐秦王詞話唐朝開國演義捲—
第一回 李公子晉陽興義兵 唐國公關中受隋禪第二回 唐高祖郊天頒大赦 王世充毀詔殺欽差
第三回 洛陽城世充被圍 北邙山秦王受誘第四回 唐秦王私看金墉地 程咬金斧劈老君堂
第五回 唐秦王失陷金墉 劉文靖親賫軟表第六回 高祖試三仙鬥術 李靖誘梁王起兵
第七回 金墉城玄成改偽赦 千秋嶺叔寶送真竜第八回 西秦偽霸主起兵 河南假周公顯聖
唐朝開國演義捲二第九回 飛鼠耗糧同天譴 美人睏使亦人謀
第十回 桓法嗣定計奪糧 李玄邃興師伐鄭第十一回 桓軍師大布神師計 李魏王兵敗翠屏川
第十二回 李密計窘投唐 高祖寬恩賜爵第十三回 李藥師智降薛仁杲 邢國公愧接小秦王
第十四回 定巧計十羞李密 吟反詩三忤秦王第十五回 桃林縣李密反唐 ????岡嶺建德中箭
第十六回 野豬坡李玄邃敗兵 斷密澗王伯當死節唐朝開國演義捲三
第十七回 魏玄成抱竿哭主 徐世勣被說降唐第十八回 桓軍師初犯伊州 唐秦王二下河南
第十九回 朱燦醉蒸段學士 公瑾智破楚王兵第二十回 楚朱燦窮投王世充 李藥師計破鄭仙妃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